知識是慢慢生長的,思維是慢慢開拓的,這是我們學習的一個重要的規(guī)律和方法.下面這道題目將幫助你領悟這種學法和規(guī)律,提高你的學力.
問題:關于化學反應實質的思考.
回顧點1:回顧第一單元“課題1  物質的變化和性質”中的化學變化即化學反應的概念:化學反應是指物質變化后有
 
 產(chǎn)生的變化.
回顧點2:回顧第三單元“課題2  分子和原子”的學習,我們可以用微觀的角度來進一步審視化學反應:化學反應其實是“
 
 拆離,
 
重組”的過程,更簡單地說,化學反應就是生成新分子的過程;若物質變化后,分子的仍然是原來的分子,分子沒有變成別的分子,這種變化只能是
 
變化.
回顧點3:回顧本在課題中介紹的食鹽的形成過程,我們便能更進一步認識化學反應的過程,即化學反應其實是原子的電子發(fā)生變化的過程.至此,我們對化學反應實質的理解就已經(jīng)螺旋上升到最高檔次.
反思與應用:既然化學變化從某角度看只是原子的電子發(fā)生變化的過程,而原子核
 
(填“發(fā)生”或“沒發(fā)生”)變化,所以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
 
 (填“不變”或“發(fā)生改變”).基于這種認識,原子彈爆炸(發(fā)生核裂變,即原子核裂解成更小的原子核)能產(chǎn)生新物質,這種變化一定
 
 (填“屬于”或“不屬于”)化學反應.
考點:化學變化的基本特征,化學反應的實質
專題:物質的變化與性質
分析:根據(jù)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本質區(qū)別進行分析,如果有新物質生成,則屬于化學變化;反之,則是物理變化.
解答:解:回顧點1:化學反應是指物質變化后有新物質產(chǎn)生的變化;
回顧點2:化學反應其實是“分子拆離,原子重組”的過程,更簡單地說,化學反應就是生成新分子的過程;若物質變化后,分子的仍然是原來的分子,分子沒有變成別的分子,這種變化只能是化學變化;
反思與應用:既然化學變化從某角度看只是原子的電子發(fā)生變化的過程,而原子核沒發(fā)生變化,所以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基于這種認識,原子彈爆炸(發(fā)生核裂變,即原子核裂解成更小的原子核)能產(chǎn)生新物質,這種變化一定不屬于化學反應.
答案為:回顧點1:新物質;     回顧點2:分子、原子;化學;               反思與應用:沒發(fā)生;不變、不屬于
點評:解答本題的關鍵是要充分了解變化屬于化學變化還是屬于物理變化,如果是化學變化就有新物質生成.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硝酸銨樣品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33%,則該樣品中不可能含有下面的哪種雜質(  )給你本題相關信息:
物質名稱硝酸銨硫酸銨尿素氯化銨碳酸氫銨
物質化學式NH4NO3(NH42SO4CO(NH22NH4ClNH4HCO3
各物質的含氮量35%21%47%26%18%
A、硫酸銨B、尿素
C、氯化銨D、碳酸氫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具有可燃性和還原性的氧化物是(  )
A、CO2
B、H2
C、C
D、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水的電解實驗中,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描述正確的是(  )
A、與電源正極相連的試管內有氣泡產(chǎn)生,而與電源負極相連的試管內則沒有
B、與電源負極相連的試管內匯集的氣體可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C、與電源正極相連的試管內匯集的氣體移近火焰時,氣體能夠燃燒,火焰呈淡藍色
D、與電源正、負極相連的試管內匯集的氣體體積比約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3年6月,國務院發(fā)改委將大力實施促進中部地區(qū)崛起戰(zhàn)略工作.下列各項我國中部城市群的產(chǎn)業(yè)鏈發(fā)展項目中,不屬于化學所研究范疇的是(  )
A、新藥品的研制與開發(fā)
B、稀有金屬的冶煉與加工
C、信息軟件的開發(fā)與應用
D、化學纖維的合成與加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現(xiàn)有如圖所示下列裝置,實驗室用它們制取氧氣,請回答:

實驗室制取氧氣的裝置用
 
;收集氧氣可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自熱米飯”帶有一個發(fā)熱包,主要成分有鐵粉、活性炭
 
等,遇水后產(chǎn)生熱量.請根據(jù)圖表信息回答

自來米飯營養(yǎng)成分表
營養(yǎng)成分每份含量
蛋白質29.6g
油脂23.5g
淀粉103g
蔗糖1.2g
800mg
(1)“自熱米飯”中含“鈉”的調味品是
 

(2)表中營養(yǎng)成分屬于有機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填名稱);
(3)取少量淀粉、蔗糖分別放在燃燒匙中,在酒精燈上加熱,直至完全燒焦,得到黑色的殘渣,此現(xiàn)象說明這些物質中都含有
 
元素;
(4)“自熱”的原理之一是:鐵粉、氧氣、水共同作用,化合生成氫氧化亞鐵[Fe (OH)2],并放出大量的熱量.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將17.9g鋅放入40mL(密度為1.29g/mL)的稀硫酸中,反應停止后將剩余的鋅取出,洗凈后稱其質量為4.9g,試求:
(1)參加反應的鋅的質量.
(2)所用稀硫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
(3)反應后生成的硫酸鋅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和研究化學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請按表中信息填空

①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是
 
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的符號是.相對原子質量最小的元素的符號是:
 

②元素的種類由
 
決定,而元素的化學性質與原子結構中的
 
數(shù)關系密切.
③查找出原子序數(shù)為10的元素名稱
 
,排在第
 
 周期.
④核電荷數(shù)為12元素符號是
 
.氯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
 

⑤上表中每一周期元素原子序數(shù)的變化規(guī)律是
 

在同一族中,各元素的原子結構呈現(xiàn)的規(guī)律有
 

⑥硫元素的原子核外有
 
個電子層,它屬于
 
元素(填“金屬”、“非金屬”),其化學性質比較活潑,在化學反應中易
 
  (填“得到”、“失去”)電子.
⑦上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每一個橫行叫做
 
.原子序數(shù)在數(shù)值上等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