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zhì)燃燒必須要同時滿足三個條件(如圖A所示)
(1)根據(jù)圖A所示的“火三角”可表示燃燒的條件,圖中缺少的一個條件①是
 


(2)根據(jù)圖B的實驗,探究得出燃燒的條件是
 
(選填“①”或“②”或“③”)
(3)實驗時,如果不慎碰倒酒精燈,灑出的少量酒精在桌子上著火燃燒,最好的滅火方法是
 
,所依據(jù)的滅火原理是
 
考點:燃燒與燃燒的條件,滅火的原理和方法
專題:實驗性簡答題
分析:(1)燃燒的條件是:(1)物質(zhì)具有可燃性.(2)可燃物與氧氣接觸.(3)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2)(3)根據(jù)燃燒條件和滅火原理解答.燃燒需要三個條件:物質(zhì)具有可燃性,與氧氣接觸,溫度達到著火點;滅火只需破壞燃燒條件之一即可.
解答:解:(1)圖A所示的“火三角”可表示燃燒的條件,圖中缺少的一個條件是可燃物.
故答案為:可燃物.
(2)棉花能燃燒,蘸有水的棉花不燃燒,說明燃燒要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故答案為:③.
(3)滅火方法有三種:隔絕氧氣;降溫到著火點以下;撤離可燃物;酒精在桌上燃燒最好的方法是用濕布蓋滅,采用隔絕空氣的方法.
故答案為:用濕布蓋滅;隔絕空氣.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燃燒和滅火等方面的知識,解答時要從燃燒的條件方面進行分析,從而判斷出正確的滅火方法.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如果把自然界里溶解于水的氣體也算在內(nèi),則自然界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大于21%,氮氣體積分數(shù)小于78%,此現(xiàn)象說明
 
;相同條件下,氧氣密度大于空氣密度,則空氣中氧氣的質(zhì)量分數(shù)
 
(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或無法確定)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如圖的實驗儀器省去了固定裝置,請根據(jù)要求回答問題:

(1)乙圖中的微型裝置H可用于實驗室制備CO2,此微型裝置在操作上的優(yōu)點是
 
;在甲圖中可選擇
 
(填儀器序號)裝配與裝置H功能相同的裝置.
(2)裝配KClO3制備O2的發(fā)生裝置,甲圖中除固定裝置外還差的儀器是
 
(寫名稱);該反應(yīng)的化學(xué)方程式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下列各組物質(zhì)有同種分子構(gòu)成的是(  )
A、金和金剛石B、水和干冰
C、氧氣和臭氧D、氫氣和液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選擇合適物質(zhì),將其序號填入對應(yīng)空格中:A.銅綠;B.碳酸氫銨;C.氧氣;D.氮氣;E.二氧化碳;
F.金剛石;G.木炭;H.石墨;I.高錳酸鉀
(1)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是
 

(2)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質(zhì),可以用來劃玻璃的是
 
;
(3)一種化肥,受熱易分解
 

(4)紫黑色固體,常用來制氧氣
 

(5)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可以做溫室氣體肥料
 
;
(6)綠色固體,加熱時變黑
 
;
(7)最軟的礦物之一,可以制作鉛筆芯、電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硬水和軟水可以用肥皂水加以鑒
B、水通電能分解,說明水由氫氣和氧氣組成
C、降低水的硬度可以用煮沸的方法
D、水是常見的溶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規(guī)范的操作是化學(xué)實驗成功的保障.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用pH試紙測定溶液酸堿度時,先將pH試紙用水潤濕,然后再測定
B、在粗鹽提純實驗中,蒸發(fā)結(jié)晶直到濾液蒸干時停止加熱
C、用高錳酸鉀制取所需氧氣后,先將酒精燈熄滅再把導(dǎo)管從水槽中移出
D、配制稀硫酸時,將濃硫酸沿?zé)诼尤胨,并不斷攪?/spa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下列物質(zhì)能共存于同一溶液中的是( 。
A、CuSO4 Ca(OH)2  Na2CO3
B、KNO3   Na2SO4   HCl
C、Na2CO3 KOH   H2SO4
D、BaCl2   AgNO3   Na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十面霾伏”已成為2013年我國十大新聞詞語之一,PM2.5是首要污染物.2014年5月7日,國家環(huán)保部公布我是空氣質(zhì)量指數(shù)(AQI)達到204,為重度污染.下列措施不能減少霧霾的是( 。
A、加大城市綠化、園林建設(shè)
B、禁止焚燒秸稈
C、大力發(fā)展火力發(fā)電
D、建筑工地定時灑水降塵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