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某課外活動小組擬用下列裝置做煉鐵原理的實驗,同時檢測氧化鐵礦的純度(假設礦石不含其他與 CO 反應的成分),并除去尾氣。CO 用H2C2O4(乙二酸)來制。 。與Fe2O3反應的 CO 需純凈、干燥。
(1)若所制的氣體的流向為從左向右時,下列儀器組裝連接的順序是(用 a,b……表 示):________;
(2)實驗結束后,先熄滅________處的酒精燈,再熄滅_________處的酒精燈;
(3)為了保護環(huán)境,怎樣處理儀器末端導出的 CO(寫出具體方法):______ ;
(4)實驗前氧化鐵礦粉末的質量為 ag,實驗后測得乙和丙的質量分別增加了 yg 和 zg, 則可依上述數(shù)據(jù)計算氧化鐵礦粉末中氧化鐵的質量分數(shù)。但按此方法實際實驗測定結果可能偏大,造成這種誤差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也可能偏小,造成這種誤差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若要消除上述誤差,要求不要添加其他實驗裝置,且實驗裝置連接順序不變,你認為應如何改進實驗 _______。
【答案】abcfghide 或 adefghibc 戊 甲 點燃 (或用氣囊收集) 除去 CO 中 CO2 的裝置吸收 CO2 不充分,吸收 CO 與 Fe2O3 反應生成的CO2 的裝置吸收了空氣中的 CO2 CO 與 Fe2O3反應生成的 CO2 未被 NaOH完全吸收 稱取氧化鐵樣品的質量,完全反應并冷卻后再稱量剩余固體的總質量。通過計算得氧化鐵樣品中氧化鐵的質量分數(shù),可消除誤差。
【解析】
(1)要得到純凈干燥的一氧化碳,首先要通過燒堿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因為氫氧化鈉能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氫氧化鈉與一氧化碳不反應,且洗氣應“長進短出”,然后通過濃硫酸除去一氧化碳中的水分,因為濃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與一氧化碳反應,然后一氧化碳與氧化鐵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然后通過濃氫氧化鈉溶液,讓濃氫氧化鈉溶液吸收二氧化碳,通過氫氧化鈉溶液的增加量得出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然后通過二氧化碳的質量計算出氧化鐵的質量,從而計算出鐵礦石的純度,因此裝置連接順序應是abcfghide或adefghibc;
(2)反應結束時還原出的鐵單質高溫下還可以與O2反應,所以應使Fe在CO的還原性氣氛中慢慢冷卻,才能防止再被氧化,故先熄滅戊處的酒精燈,再熄滅甲處的酒精燈;
(3)因為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實驗結束時還要繼續(xù)通一氧化碳直到玻璃管冷卻,一氧化碳有劇毒,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氣中,為了保護環(huán)境,所以將排出的CO點燃;
(4)根據(jù)反應的化學方程為3CO+Fe2O32Fe+3CO2可知,通過測定氫氧化鈉溶液吸收生成二氧化碳前后的質量差來計算氧化鐵樣品中氧化鐵的質量分數(shù),測得二氧化碳的質量越大,結果偏大,反之,就偏小;再結合,分析可知:除去 CO 中CO2的裝置吸收CO2不充分或吸收 CO 與Fe2O3反應生成的CO2的裝置吸收了空氣中的CO2,會導致結果偏大;CO 與Fe2O3反應生成的CO2未被 NaOH完全吸收,會導致結果偏。蝗粢`差,可以通過測定玻璃管中固體在反應前后的質量差,來計算氧化鐵樣品中氧化鐵的質量分數(shù),具體如下:稱取氧化鐵樣品的質量,完全反應并冷卻后再稱量剩余固體的總質量;通過計算得氧化鐵樣品中氧化鐵的質量分數(shù)即可。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1)請結合如圖所示實驗回答問題:
①實驗一銅片上的白磷燃燒紅磷不燃燒,說明燃燒的條件之一是______。
②實驗二活性炭具有______、過濾作用。
③實驗三集氣瓶中水的作用是______。
(2)下列各組物質的鑒別或除雜方法括號內是雜質均正確的是______用字母作答。
選項 | 物質 | 方法 |
A | 通過灼熱的氧化銅 | |
B | 加無色酚酞試液 | |
C | 加水溶解、過濾 | |
D | 溶液 | 加入適量的氫氧化鈉溶液、過濾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取一定質量的碳酸鈣固體高溫灼燒一定時間,測得反應后剩余固體質量為8.8g,其中鈣元素質量分數(shù)為50%,則下列說法中符合事實的是( 。
A.碳酸鈣固體高溫灼燒發(fā)生了氧化反應
B.反應前碳酸鈣固體的質量為11g
C.生成CO2氣體的質量為2.2g、
D.反應后剩余固體中氧化鈣質量為5.6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NaHS、MgSO4、NaHSO3組成的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a%,則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
A. a% B. 2a% C. (100-1.75a)% D. (1-0.75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種天然堿樣品的化學式可以用xNaHCO3·yNa2CO3·zH2O表示(式中x、y、z是 最簡整數(shù)比)。取50g某一濃度的鹽酸與3.32g樣品充分反應,能生成1.32gCO2氣體。
(1)若改用1.66g樣品與50g這種鹽酸反應,能產生 gCO2。
(2)另取3.32g樣品在300℃下加熱至完全分解(已知:, Na2CO3在300℃時不會分解),能產生0.22gCO2和0.45gH2O,試確定該樣品的化學式: 。
(3)寫出這種天然堿與鹽酸完全反應的化學方程式。若6.64g天然堿樣品與50g該鹽酸能恰好完全反應放出,求該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氫氣是使用較為廣泛的氣體,從人類的最初接觸到現(xiàn)在的廣泛應用,經(jīng)歷了科學家們兩百多年的努力探索。
(1)氫氣的發(fā)現(xiàn)。16世紀,瑞士醫(yī)生帕拉塞斯發(fā)現(xiàn)鐵屑與硫酸接觸產生一種氣體,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英國科學家卡文迪許發(fā)現(xiàn)這種氣體和空氣混合后會產生猛烈爆炸,可燃性氣體在點燃前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他將這種氣體命名為“可燃性氣體”,并發(fā)現(xiàn)其充入動物膀胱后,動物膀胱會慢慢升空。這些研究引起了英國科學家普利斯特里的關注,他將氫氣和空氣混合,用電火花引爆,發(fā)現(xiàn)生成了水。
(2)氫元素的發(fā)現(xiàn)。拉瓦錫深入研究了前人的研究后,將這種氣體命名為氫氣,將對應元素命名為氫元素,并就此創(chuàng)立氧化學說。
(3)電解水實驗。英國科學家卡里斯爾等用伏打電池電解水獲得成功,進一步證明了拉瓦錫的結論。我們利用霍夫曼水電解器(如圖所示)研究水的組成。
①a端產生的氣體為________。
②電解水的實驗結論為_______。
③若想研究水分子中的氫、氧原子個數(shù)比,還需提供的數(shù)據(jù)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水是生命之源,下列關于水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愛護水資源,一方面要防治水體污染,另一方面要節(jié)約用水
B.“直飲水機”可將自來水凈化為飲用水,其內部使用的活性炭主要起吸附作用
C.生活中常用肥皂水檢驗飲用水是硬水還是軟水;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并起到消毒殺菌的作用
D.如圖為電解水的實驗裝置圖。通電一段時間后,玻璃管 b中收集到的氣體是氫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甲、乙兩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 甲物質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質的溶解度
B. t1℃時,甲、乙兩物質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一定相等
C. t2℃時,將20g乙物質放入100g水中,所得溶液的質量為120g
D. t2℃時,等質量甲、乙兩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到t1℃,析出晶體質量甲>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探究反應物濃度對硫代硫酸鈉(Na2S2O3)與硫酸反應速率的影響。
(查閱資料)
a Na2S2O3易溶于水,能與硫酸發(fā)生反應:
b 濁度計用于測量渾濁度。產生的沉淀越多,渾濁度(單位為NTU)值越大。
(實驗過程)
20℃時,用圖所示裝置進行如下表所示的5個實驗,分別測量混合后溶液達到相同渾濁度的過程中,渾濁度隨時間的變化。實驗①~⑤所得數(shù)據(jù)如圖所示。
實驗編號 | 1.6% Na2S2O3溶液體積/ mL | 1% H2SO4溶液體積/ mL | 水體積/ mL |
① | 1.5 | 3.5 | 10 |
② | 2.5 | 3.5 | 9 |
③ | 3.5 | 3.5 | x |
④ | 3.5 | 2.5 | 9 |
⑤ | 3.5 | 1.5 | 10 |
注:所用溶液的密度均按1 g/mL計。
(解釋與結論)
(1)選用濁度計進行測量,原因是Na2S2O3溶液與H2SO4溶液反應生成了_______。
(2)實驗①~⑤中,反應速率最快的是_______(填實驗編號)。
(3)實驗③中,x=_______。
(4)實驗①、②、③的目的是_______。
(5)比較①、②、③與③、④、⑤兩組實驗,可推斷:改變_______(填“A”或“B”)對Na2S2O3與硫酸反應速率的影響更大。
A Na2S2O3溶液濃度
B H2SO4溶液濃度
你推斷的證據(jù)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