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牟平區(qū)模擬)化學興趣小組的三位同學對蠟燭(主要成分是石蠟)及其燃燒進行了如下探究.
(1)貝貝取一支蠟燭,用小刀切下一小塊,把它放入水中,蠟燭浮在水面上.結論:石蠟的密度比水
;
(2)芳芳點燃蠟燭,觀察到火焰分為外焰、內(nèi)焰、焰心三層.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中(如圖)約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
a
a
(填“a”、“b”或“c”)處最先碳化.結論:蠟燭火焰的
外焰
外焰
溫度最高;
(3)婷婷在探究蠟燭燃燒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罩在火焰上方的燒杯內(nèi)壁被熏黑,你認為她的以下做法中不合適的是
C
C

A.反復實驗,并觀察是否有相同現(xiàn)象
B.查找資料,了解石蠟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體是什么
C.認為與本次實驗目的無關,不予理睬
D.詢問老師或同學,討論生成黑色物質(zhì)的原因
(4)芳芳認為蠟燭燃燒過程中既有物理變化,也有化學變化,而貝貝和婷婷則認為只有化學變化,你同意芳芳的觀點嗎?
同意
同意
,你的理由是
化學變化一定伴隨著物理變化
化學變化一定伴隨著物理變化
分析:(1)根據(jù)石蠟浮在水面上,進行判斷石蠟與水的密度大��;
(2)根據(jù)火柴梗的a處最先碳化,說明蠟燭火焰的外層溫度最高;
(3)對待科學實驗要有嚴謹?shù)牟凰家黄埖膽B(tài)度,可以據(jù)此結合所給選項進行解答;
(4)分解化學變化中一定伴隨著物理變化,物理變化不一定伴隨著化學變化分析.
解答:解:(1)蠟燭浮在水面上,說明石蠟的密度比水的密度��;
(2)點燃蠟燭,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蠟燭的火焰中(如圖)約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a處最先碳化,說明蠟燭火焰的外焰溫度最高.
(3)A、反復實驗,并觀察是否有相同的實驗現(xiàn)象,就是進行對比實驗,做法正確;
B、查找蠟燭成分資料,探究黑色物質(zhì)成分,符合科學探究的過程,做法正確;
C、認為與本次實驗無關,就是沒有對發(fā)現(xiàn)的問題進行探究,做法錯誤;
D、向老師請教生成黑色物質(zhì)的原因,就是咨詢老師,做法正確. 
故選C.
(4)同意,因為化學變化一定伴隨著物理變化,物理變化不一定伴隨著化學變化,蠟燭熔化屬于物理變化,燃燒屬于化學變化;
故答案為:(1)小;(2)a;外焰;(3)C;(4)同意;化學變化一定伴隨著物理變化.
點評:此題是一道實驗過程的考查題,解題的關鍵是對每項實驗過程的詳細分析,結合題目的要求作出判斷,屬基礎性實驗考查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3?牟平區(qū)模擬)根據(jù)下列儀器,回答問題:

(1)寫出儀器的名稱:A.
漏斗
漏斗
 B.
燃燒匙
燃燒匙
 C.
燒杯
燒杯
 D.
試管夾
試管夾

(2)填寫適當儀器的編號:
①配制溶液時,用來溶解物質(zhì)的容器是
C
C

②不溶性固體和液體物質(zhì)分離時所需用到的儀器是
A
A

③加熱試管內(nèi)的液體物質(zhì)時,用來夾持試管的儀器是
D
D

④將固體反應物放入集氣瓶中燃燒,所用的儀器是
B
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3?牟平區(qū)模擬)自來水廠凈化水的處理過程可表示為:取水吸附沉降過濾消毒送水.其中一定發(fā)生化學變化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3?牟平區(qū)模擬)下列現(xiàn)象最能說明分子之間存在間隙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3?牟平區(qū)模擬)下圖所示為實驗室常用的氣體收集裝置:請你選擇下列氣體性質(zhì)的編號填寫在各問題的橫線上:①密度比空氣�、诿芏缺瓤諝獯螈勰苋苡谒懿蝗苡谒�
請回答下列問題:
A裝置可收集
的氣體.B裝置可收集
的氣體.C裝置可收集
的氣體.D裝置可收集
①②④
①②④
的氣體.若D正放從a端通入氣體可收集
的氣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
闂傚倷鑳舵灙濡ょ姴绻橀獮蹇涙晸閿燂拷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磻婵犲洤绠柨鐕傛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