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金屬以及合金有廣泛的用途.
(1)一角硬幣為鋁合金或或不銹鋼制作,選擇鑄幣的材料時不需要考慮的因素是A.
A.金屬的導電性    B.金屬的耐磨性
C.金屬的硬度      D.金屬價格與硬幣面積的吻合度
(2)鋁具有很好的抗腐蝕性能的原因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4Al+3O2=2Al2O3;而金屬鐵則很容易生銹,鐵生銹的主要條件是氧氣、水.
(3)下圖為某學習小組探究金屬化學性質(zhì)時所做的四個實驗,請回答.

②較C、D中產(chǎn)生氣泡的劇烈程度(鹽酸濃度相同),C(填序號)較劇烈.
②寫出B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Fe+CuSO4═FeSO4+Cu.
③描述A中的實驗現(xiàn)象銅絲表面附著一層銀白色固體,溶液變?yōu)樗{色.
④要證明Cu、Fe、Ag的活動性順序,至少要做的實驗是AB(填序號).
(4)銅以及銅合金的應用,在我們安陽有著厚重的歷史.現(xiàn)有黃銅(銅、鋅合金)10g,與足量的稀硫酸完全反應后,測得剩余固體的質(zhì)量為6.75g.請計算生成氫氣的質(zhì)量.

分析 (1)根據(jù)硬幣的流通特點分析硬幣應具有的特點要求,特別是其耐腐蝕、硬度、及價值的相關(guān)因素;
(2)根據(jù)鋁在空氣容易形成致密的氧化物,因此抗腐蝕性能很好;金屬鐵的銹蝕條件:鐵與氧氣、水同時接觸就會生銹,進行解答;
(3)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只有排在氫前的金屬可以和稀酸溶液(除稀硝酸外)生成氫氣,只有前面的金屬可以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屬從鹽溶液中置換出來,利用這一規(guī)律對問題進行判斷分析即可;
(4)由于黃銅中鋅與稀鹽酸反應放出氫氣,銅與鹽酸不反應,所以恰好完全反應后過濾得到的濾渣是銅,進而可計算鋅的質(zhì)量,據(jù)方程式計算出生成氫氣的質(zhì)量.

解答 解:(1)根據(jù)硬幣的流通特點可知:鑄造出的硬幣要有較強的耐腐蝕性、硬度較大且硬幣價值與面值的吻合度要接近,而金屬的導電性不是鑄造硬幣所考慮的因素;故選A.
(2)根據(jù)鋁在空氣容易形成致密的氧化物,所以鋁在空氣中具有很好的抗腐蝕性能的原因是:鋁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鋁薄膜;其化學方程式為4Al+3O2=2Al2O3;金屬鐵的銹蝕條件:鐵與氧氣、水同時接觸就會生銹.
(3)①因為鋅的活動性較強,故較C、D中產(chǎn)生氣泡的劇烈程度(鹽酸濃度相同),C中較劇烈.
②B中為鐵與硫酸銅溶液反應,故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CuSO4═FeSO4+Cu.
③由于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銅>銀,所以銅可以置換出銀,并生成藍色的硫酸銅溶液,所以A中的實驗現(xiàn)象是銅絲表面附著一層銀白色固體,溶液變?yōu)樗{色;
④用于證明鐵、銅、銀的金屬活動性順序?qū)嶒炇茿、B,因為由A知銅能置換出硝酸銀中的銀,說明活動性銅>銀,B中的鐵能置換出硫酸銅中的銅,說明活動性鐵>銅,所以可得活動性:鐵>銅>銀;
(4)解:(1)黃銅中鋅與稀鹽酸反應放出氫氣,銅與鹽酸不反應,所以恰好完全反應后過濾得到的濾渣是銅,則黃銅中鋅的質(zhì)量是10g-6.75g=3.25g;
設(shè)反應產(chǎn)生氫氣的質(zhì)量為x.
Zn+2HCl=ZnCl2+H2
65             2
3.25g          x
則$\frac{65}{2}=\frac{3.25g}{x}$,解得x=0.1g. 
故反應產(chǎn)生氫氣的質(zhì)量是0.1g;
故答案為:
(1)A.(2)4Al+3O2=2Al2O3; 氧氣、水.
(3)①C.②Fe+CuSO4═FeSO4+Cu.③銅絲表面附著一層銀白色固體,溶液變?yōu)樗{色.④AB.(4)0.1g.

點評 此題是一道與金屬相關(guān)的考查題,解題的關(guān)鍵是充分理解和掌握金屬和合金的性質(zhì)以及其它相關(guān)的知識.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小李同學查閱資料了解到化合物根據(jù)導電性的不同,可分為電解質(zhì)和非電解質(zhì)兩大類.其中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狀態(tài)下能夠?qū)щ姷幕衔锝凶鲭娊赓|(zhì),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狀態(tài)下都不能導電的化合物叫做非電解質(zhì).于是他以食鹽、硝酸鉀、蔗糖、氫氧化鈉和硫酸銅為材料,按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實驗結(jié)果記錄如表:
物質(zhì)
導電性
狀態(tài)
食鹽
NaCL
硝酸鉀
KNO3
蔗糖
C12H22O11
氫氧化鈉
NaOH
硫酸銅
CuSO4
固態(tài)×××××
溶化狀態(tài)×
水溶液×
(1)此實驗可知,上述物質(zhì)中屬于非電解質(zhì)的是蔗糖.
(2)老師告訴小李同學,用上述裝置實驗,電解質(zhì)溶液在導電的同時,在電極a、電極b上都會有新的物質(zhì)生成.據(jù)此判斷,這是一種將電能轉(zhuǎn)變?yōu)榛瘜W 能的裝置.
(3)閱資料得知,電解質(zhì)能導電,是由于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狀態(tài)下產(chǎn)生自由移動的離子,這
些陰、陽離子在電流的作用下定向移動.如氯化鈉在水溶液里會產(chǎn)生能自由移動的Na+
Cl-,當閉合開關(guān)后,Cl-離子會由b向a方向移動.
(4)進一步查閱資料得知,一定量溶液中的陰、陽離子越多,溶液的導電性就越好.據(jù)此判斷,當閉合開關(guān)后,向盛有硫酸銅溶液的燒杯中持續(xù)滴加氫氧化鋇溶液時,燈泡的亮度會如何變化?先變暗直至熄滅后逐漸變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經(jīng)測算某塊農(nóng)田缺少氮元素373.6Kg,應在該田中施加多少Kg含尿素98%的化肥?(尿素的化學式為[CO(NH2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通過一學期的學習,同學們已經(jīng)掌握了實驗室制取氣體的一些原理和方法,請根據(jù)已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儀器a的名稱是試管;搭建B裝置時,酒精燈應在固定儀器a之前(選填“前”或“后”)放置;
(2)選擇不同的藥品和實驗裝置可以制取O2,請?zhí)顚懴卤恚?table class="edittable">選用藥品發(fā)生裝置(填序號)收集裝置(填序號)反應原理(化學方程式)過氧化氫溶液
二氧化錳①③④高錳酸鉀②⑤(3)在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中,進行了如下四種實驗(已知:濃鹽酸有揮發(fā)性)
藥品
大理石mg塊狀Mg塊狀Mg粉末狀Mg粉末狀
鹽酸(過量)Wg稀鹽酸Wg濃鹽酸Wg稀鹽酸Wg濃鹽酸
Ⅰ.上述實驗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
Ⅱ.若要研究鹽酸濃度大小對反應的影響,可選實驗甲與乙對照(選填實驗編號)
Ⅲ.除鹽酸的濃度外,上述實驗研究的另一個影響反應的因素是反應物的接觸面積;
Ⅳ.研究發(fā)現(xiàn)酸濃度越大,產(chǎn)生氣體速度越快,與甲比較,對丁分析正確的是A、B(選填編號)
A.反應更為劇烈       B.最終剩余溶液的質(zhì)量更小
C.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的質(zhì)量更大     D.粉末狀大理石利用率更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煤爐旁放一盆水就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B.撲滅電器、圖書、檔案等火災,最適宜的滅火器是二氧化碳滅火器
C.一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
D.紅磷燃燒呈藍色火焰,冒大量白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1)海水、河水、湖水都是天然水,天然水是混合物(填“純凈”或“混合”);
(2)進入北京海淀區(qū)西部的京密引水渠是向北京市供水的重要通道.為了保護好城市用水,下列做法中,不正確的是①②④(填寫序號);
①在引水渠岸邊堆放垃圾     ②向引水渠中排放工業(yè)廢水
③在引水渠兩岸植樹         ④向引水渠中傾倒生活污水
(3)資料一:我國部分省市人均水量圖
資料二:水資源緊缺指標
緊 缺 性輕度缺水中度缺水重度缺水極度缺水
人均水量(m3/α)1700-30001000-1700500-1000<500
上述資料顯示,北京屬于極度缺水城市,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節(jié)約用水
資料三:如圖二是某些國家的人均水量和世界人均水量(m3/人).
(1)由圖中可以看出我國是一個水資源短缺的國家.
(2)研究表明,一節(jié)含汞、鎘、鉛等金屬的電池所造成的污染可使60t水無法使用.若成年人每人每天飲水約2kg,則60t水能供一個人飲用約82年.(一年按365天計)
(3)某同學向政府提出了幾條建議:①向河中放養(yǎng)魚苗,保持生態(tài)平衡②清理南橋河中的污泥③禁止向河道內(nèi)傾倒垃圾 ④禁止使用化肥和農(nóng)藥,防止水質(zhì)污染其中不合理的是④.(填序號)
(4)談談你在生活中節(jié)約用水的三點做法洗手時隨時關(guān)閉水龍頭、用洗衣水沖廁、用淘米的水澆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取鎂銅合金樣品20g放入燒杯中,將280g稀硫酸分4次加入燒杯中,充分反應后,測得剩余固體的質(zhì)量記錄如表,請計算:
次數(shù)1234
加入稀硫酸質(zhì)量/g70707070
剩余固體質(zhì)量/g18.216.414.613.2
(1)該合金中銅的質(zhì)量分數(shù)
(2)所加稀硫酸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銅是人類最早利用的金屬之一.
(1)圖1所示銅制品中,利用金屬導熱性的是C(填字母序號).

(2)“濕法煉銅”的原理是CuSO4與Fe反應,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uSO4+Fe=FeSO4+Cu.
(3)圖2為某學習小組探究金屬化學性質(zhì)時所做的三個實驗,其巾A中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銅絲表面附著一層銀白色固體,溶液由無色變?yōu)樗{色;由圖
中實驗可得出Cu、Zn、Ag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由強到弱為Zn>Cu>A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檢驗某可燃燒的化合物是否含有氫、碳、氧3種元素,在該物質(zhì)完全燃燒后還必須進行的實驗是:①用帶火星的木條檢驗;②用無水硫酸銅檢驗;③用澄清石灰水檢驗;④對反應物、生成物進行稱量.以下選項中正確的是( 。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