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圖標中,屬于“禁止帶火種”標志的是(  )

A. A B. B C. C D. D

D 【解析】 A、選項A的標志是禁止煙火,故A錯;B、選項B的標志是禁止燃放鞭炮,故B錯;C、選項C的標志是禁止放易燃物,故C錯;D、選項D的標志是禁止帶火種,故D正確。故選D。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無錫市江陰市敔山灣實驗學校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2015年5月23日中國醫(y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了一種新物質(zhì),并向中國專利技術局申請了專利,該物質(zhì)被CAS登記為第6000萬種已知結構的新物質(zhì)M(化學式為C19H15N4FSO2)。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M屬于化合物 B.M由42個原子構成

C.M中氮氧原子個數(shù)比為2︰1 D.M由六種元素組成

B 【解析】 試題根據(jù)化合物的化學式可知,A選項M屬于化合物是正確的敘述;B選項是錯誤的敘述,1個M分子由42個原子構成;C選項M中氮氧原子個數(shù)比為2︰1,是正確的敘述; D選項M由六種元素組成是正確的敘述;故答案選擇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甘肅省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期中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科學家屠呦呦因創(chuàng)制新型抗瘧藥--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的貢獻,獲得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下列關于青蒿素(化學式C15H22O5)的說法錯誤的是 ( )

A.青蒿素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

B.青蒿素分子中碳、氫、氧的原子個數(shù)比為:15:22: 5

C.青蒿素中碳、氫、氧三種元素的質(zhì)量比為:90: 11: 40

D.青蒿素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282g

D 【解析】 試題A、物質(zhì)由元素組成,青蒿素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正確,B、化學式中元素符號右下腳的數(shù)字表示一個分子中所含的原子個數(shù),故青蒿素分子中碳、氫、氧的原子個數(shù)比為:15:22: 5,正確,C、青蒿素中碳、氫、氧三種元素的質(zhì)量比=12×15:1×22:16×5=90: 11: 40,正確,D、相對分子質(zhì)量是一個比值,單位是1,不是g,錯誤,故選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西賀州市2018年中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圖象不能正確反映其對應關系的是(  )

A. 等質(zhì)量不同形狀的石灰石中分別加入足量相同濃度的稀鹽酸

B. 向含有NaOH和BaCl2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硫酸

C. 向飽和的NaCl溶液中加入KNO3固體

D. 向pH=3的溶液中不斷滴加NaOH溶液

C 【解析】 A、等質(zhì)量、不同形狀的石灰石中分別加入足量相同的稀鹽酸中時,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質(zhì)量相等,但是由于粉末狀的石灰石與稀鹽酸的接觸面積大,所以反應速率快,故正確;B、向含有NaOH和BaCl2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氯化鋇與稀硫酸反應生成了沉淀,當氯化鋇完全反應后不再產(chǎn)生沉淀,故正確;C、向飽和的NaCl溶液中加入KNO3固體,還能再溶解KNO3固體,溶液的質(zhì)量不斷增加,故C錯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西賀州市2018年中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棉花、羊毛、尼龍都屬于天然纖維

B. 磷肥可以增強作物的抗旱、抗寒能力

C. 點燃氫氣前一定要檢驗其純度

D. 人們正在利用和開發(fā)的其他能源有風能、地熱能、太陽能、潮汐能等

A 【解析】 A、尼龍屬于合成纖維,錯誤;B、磷肥可以增強作物的抗旱、抗寒能力,正確;C、氫氣是可燃性氣體,不純時加熱或點燃可能產(chǎn)生爆炸,故點燃氫氣前一定要檢驗其純度,正確;D、正在利用和開發(fā)的其他能源有風能、地熱能、太陽能、潮汐能等,正確。故選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西賀州市2018年中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聯(lián)合制堿法(又稱侯氏制堿法)的發(fā)明者是(  )

A. A B. B C. C D. D

D 【解析】 A、楊振寧與李政道共同提出宇稱不守恒理論,故選項錯誤;B、屠呦呦因發(fā)現(xiàn)青蒿素治療瘧疾的新療法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故選項錯誤;C、張青蓮測定了一些相對原子質(zhì)量的新值,故選項錯誤;D、侯德榜改進了制堿工藝,發(fā)明了聯(lián)合制堿法,故選項正確。故選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人教版初中化學九年級下冊第八單元《金屬與金屬材料》單元檢測題 題型:簡答題

(題文)某化學小組用一定量AgNO3和Al(NO3)3的混合溶液進行了下圖實驗,已知溶液甲呈藍色。

(1)向固體乙上滴加鹽酸時____________(填“有”或“沒有”)氣泡產(chǎn)生。

(2)溶液甲中一定含有哪些溶質(zhì)?(寫化學式)__________________

(3)請寫出該實驗過程中所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沒有Al( NO3) 3、Zn( NO3)2、Cu(NO3 ) 2Cu + 2 AgNO3 = Cu (NO3) 2 + 2 Ag Zn +2AgNO3 = Zn(NO3)2 +2Ag[或 Zn + Cu(NO3)2= Zn(NO3)2 +Cu] 【解析】 金屬活動性順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屬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屬,從其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換出來。題出涉及金屬的活動性順序是: Al>Zn> Cu>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人教版初中化學九年級下冊第八單元《金屬與金屬材料》單元檢測題 題型:單選題

表中列出幾種物質(zhì)的熔點,據(jù)此判斷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 銅球掉入鐵水中不會熔化

B. 在-220 ℃時,氧呈液態(tài)

C. 水銀溫度計可測量-40 ℃的溫度

D. 用鎢制成的燈絲不易熔化

D 【解析】 “鐵水”說明鐵是液體,已經(jīng)熔化,此時鐵水溫度在1535°C以上,銅的熔點為1083°C,鐵水溫度達到了銅的熔點,故銅球熔化,A錯誤;在-220°C時,沒有達到氧的熔點-218°C,故氧沒有熔化為液體,此時氧為固體,B錯誤;水銀的熔點是-38.8°C,-40°C時水銀沒有達到熔點,為固體,此時不能測量溫度,C錯誤;鎢的熔點較高,為3410°C,常溫為25°C,在常溫下不易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黑龍江省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期中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已知A、B兩種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A、B元素的質(zhì)量比為2:3,其相對原子質(zhì)量之比為2:1,則該化合物的化學式為(  )

A. A2B3 B. A3B2 C. AB3 D. A3B

C 【解析】 設:A、B兩種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為:AxBy,再根據(jù)已知“A、B元素的質(zhì)量比為2:3,其相對原子質(zhì)量之比為2:1”,可求該化合物的化學式。 設:A、B兩種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為:AxBy,因為相對原子質(zhì)量之比為2:1,則設B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為M,A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為2M;再根據(jù)A、B元素的質(zhì)量比為2:3,所以可列式: x:y=1:3 �;瘜W式為AB3。故選C。...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