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玫瑰花中含有香茅醇、橙花醇和丁香油酚等物質.丁香油酚的化學式為C10H12O2.請計算:
(1)丁香油酚中碳、氫、氧三種元素的質量比30:3:8.
(2)丁香油酚碳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73.2%(結果保留到0.1%);
(3)求16.4g丁香油酚中含氧元素的質量(結果精確到0.1g)(要求寫計算步驟)

分析 (1)根據(jù)化合物中各元素質量比=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原子個數(shù)之比,進行分析解答.
(2)根據(jù)化合物中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frac{相對原子質量×原子個數(shù)}{相對分子質量}$×100%,進行分析解答.
(3)根據(jù)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質量=該化合物的質量×該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1)丁香油酚中碳、氫、氧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12×10):(1×12):(16×2)=30:3:8.
(2)丁香油酚碳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frac{16×2}{12×10+1×12+16×2}$×100%≈73.2%.
(3)16.4g丁香油酚中含氧元素的質量為16.4g×$\frac{16×2}{12×10+1×12+16×2}$×100%=3.2g.
故答案為:(1)30:3:8;(2)73.2%;(3)3.2g.

點評 本題難度不大,考查同學們結合新信息、靈活運用化學式的有關計算進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如圖所示變化過程中,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
A.
稀釋等質量的30%H2SO4和10% H2SO4
B.
往等質量的Na2CO3和NaHCO3固體中加入足量HCl溶液
C.
將等質量的Mg和Fe投入到足量稀H2SO4
D.
        電解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將金屬Ni、Mn分別放入其他三種金屬X、Y、Z的鹽溶液中,反應的結果和有無金屬析出的情況如下表所示:
X鹽溶液Y鹽溶液Z鹽溶液
Ni
Mn 無
它們的金屬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 。
A.X  Mn  Y  Ni  ZB.Z  Ni  Y  Mn  XC.Z  Mn  Y  Ni  XD.X  Mn  Ni  Y  Z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5.有下列物質:①氧氣;②氮氣;③五氧化二磷;④二氧化硫;⑤二氧化碳;⑥食鹽水;⑦四氧化三鐵.請用這些物質的化學式填空:
(1)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是N2;
(2)屬于有刺激性氣味的有毒氣體的是SO2;
(3)通常情況下屬于白色固體的是P2O5
(4)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無色、無毒氣體是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電石,學名碳化鈣(CaC2),以焦炭和碳酸鈣為原料生產(chǎn)碳化鈣并制備重要工業(yè)原料乙炔(CxHy)氣體的原理如下圖.

【實驗探究】
(1)C與B的組成元素相同,有毒,寫出固體A和焦炭反應得到碳化鈣的化學方程式為CaO+3C$\frac{\underline{\;高溫\;}}{\;}$CaC2+CO↑.
(2)小組同學對D提出三種猜想:猜想一:氧化鈣;猜想二:氫氧化鈣;猜想三:碳酸鈣.同學們經(jīng)過分析將猜想一排除,理由是氧化鈣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
(3)驗證該固體D:取樣,滴加稀鹽酸,觀察到固體溶解,無氣泡產(chǎn)生,猜想二正確.
【組成測定】
(一)實驗設計:
將一定量的乙炔(CxHy)完全燃燒,生成的氣體全部緩緩通過下圖II裝置(選填Ⅰ或Ⅱ).
 
(二)實驗測定:
小資料:一個乙炔分子中共有四個原子構成
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數(shù)據(jù)于下表中,試通過計算,確定乙炔的化學式.
計算過程:
反應前質量/g反應后質量/g
裝置①125.3127.1
裝置②78.287.0
結論:乙炔的化學式C2H2
【歸納小結】寫出碳化鈣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CaC2+2H2O=Ca(OH)2+C2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下列生活中的現(xiàn)象,哪個變化與其他三個變化有本質區(qū)別(  )
A.燃放煙花B.榨取果汁C.汽油揮發(fā)D.高壓鍋爆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A-F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它們的相互轉化關系如圖所示,已知A,B組成元素相同,E是天然氣的主要成分,請回答下列問題:
(1)A的化學式為H2O2;
(2)反應③的基本反應類型為化合反應;
(3)反應④的化學方程式為CH4+2O2$\frac{\underline{\;點燃\;}}{\;}$C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氧氣在放電條件下可以轉化為臭氧.下列與此相關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該變化是物理變化B.該變化是化學變化
C.臭氧與氧氣是同一種物質D.臭氧與氧氣性質完全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對蠟燭(主要成分是石蠟)及其燃燒的探究
(1)取一支蠟燭,用小刀切下一小塊,把它放入水中,蠟燭浮在水面,結論:石蠟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
(2)火柴火焰靠近蠟燭(不點燃)和蠟燭點燃后分別發(fā)生的現(xiàn)象是蠟燭熔化,蠟燭先熔化后燃燒;根據(jù)此實驗說明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關系化學變化中常常伴隨著物理變化,物理變化中不包含化學變化.
(3)點燃蠟燭,觀察到蠟燭火焰分為外焰.內焰.焰心三層.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蠟燭的火焰中約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處在外焰層的最先碳化.結論:外焰的溫度最高;
(4)熄滅燃燒的蠟燭,觀察剛熄滅的蠟燭會產(chǎn)生一縷白煙,若用火柴火焰接觸白煙,可以看到白煙能燃燒,蠟燭復燃,原因是白煙是固態(tài)石蠟小顆粒;
(5)放在同一平面上的兩支蠟燭,一高一低,點燃以后,用一大燒杯罩在蠟燭上,一段時間后,發(fā)現(xiàn)高處的蠟燭先熄滅,低處的蠟燭后熄滅,原因是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不能支持燃燒,但是由于生成的二氧化碳溫度較高,所以密度比空氣;
(6)再將一只干燥的燒杯罩在火焰上方,燒杯內壁出現(xiàn)水霧.片刻后取下燒杯,迅速向燒杯內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蕩,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結論:石蠟中一定含有C、H元素.
(7)燃燒3.5g石蠟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由此可推斷石蠟中還含有O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