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一定質(zhì)量的CaCO3高溫加熱一段時間后,冷卻,測得剩余固體的質(zhì)量為8.0g,剩余固體中鈣元素質(zhì)量分數(shù)為50.0%.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生成2.0 gCO2氣體 B.原來CaCO3的質(zhì)量為14.3 g
C.生成了5.6 gCaO D.剩余CaCO3的質(zhì)量為3.0 g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20年湖北省武漢市硚口區(qū)四月中考模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燒杯中盛有硫酸銅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共100.0g,向其中慢慢滴加10%的NaOH溶液,燒杯中溶液的質(zhì)量與滴加溶液的質(zhì)量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ab 段(不含a、b點)對應的溶液中含三種陽離子
B.c 點對應的溶液的質(zhì)量為 250.2g
C.原混合溶液中硫酸和硫酸銅的質(zhì)量分別為 9.8g、8.0g
D.向d點對應的溶液中滴加無色酚酞溶液,會變紅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三;瘜W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說法或微觀解釋正確的是( )
A. 水分子是由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的,所以氫原子和氧原子能保持水的化學性質(zhì)
B. N2O4是由2個氮原子和4個氧原子構成
C. 將水加熱變成水蒸氣,體積變大,是因為水分子體積變大
D. 花香四溢說明分子是不斷運動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上海市青浦區(qū)2019-2020學年九年級下學期期中(二模)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中和反應是一類重要的化學反應。某同學利用圖1實驗研究稀鹽酸與氫氧化鈉液反應的過程,并測量反應過程中溶液的pH和溫度的變化情況,得到圖2和圖3
(1)燒杯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
(2)滴管A中溶液的溶質(zhì)是_____(填化學式);
(3)結合圖2中有關信息可知圖3中V的數(shù)值最接近_____(填“6”、“12”或“16”);
(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
A 圖2中b點所示溶液中的溶質(zhì)是NaCl和HCl
B 取圖2中d點所示溶液加熱蒸干所得固體為純凈物
C 圖2中c→d所示溶液中NaCl的質(zhì)量不斷增加
D 圖3中e→f變化趨勢可說明該反應是放熱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上海市青浦區(qū)2019-2020學年九年級下學期期中(二模)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金屬制品,利用其導熱性的是
A. 奶鍋 B. 勺子 C. 電線 D. 獎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20年寧夏中衛(wèi)市中寧縣中考一;瘜W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圖像能正確反映相關實驗過程中量的變化關系的是( )
A.氫氧化鈉溶液加水稀釋
B.一定壓強下,CO2氣體在水中的溶解度與溫度的變化關系
C.一定溫度下,向飽和的氯化鈉溶液中加入氯化鈉固體
D.向生銹的鐵釘緩慢滴加稀鹽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上海市松江區(qū)2019-2020學年九年級下學期期中(二模)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圖是某個化學反應的微觀模擬圖,說法正確的是
A.甲、乙、丙三種物質(zhì)均是由分子構成的
B.甲可能是氧化物
C.該反應前后分子個數(shù)沒有改變
D.甲、乙、丙三種物質(zhì)的質(zhì)量比為4: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