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觀察蠟燭的燃燒以及對燃燒產物的實驗探究,正確的結論是
火焰溫度最高處是外焰 蠟燭燃燒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燃燒時可產生發(fā)光發(fā)熱的現象 ④熄滅后產生的白煙是石蠟小顆粒
A、只有 B、只有④ C、只有④ D、④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右圖是實驗室煉鐵的過程中,通入CO質量與紅色粉末質量的關系.根據圖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b點表示通入CO一段時間后加熱,反應開始發(fā)生;
B.c點表示紅色粉末已充分參加反應;
C.可根據通入CO的質量計算出紅色粉末的質量
D.d點表示反應結束后仍需繼續(xù)通入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氯化鈉是生活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提純含少量泥沙的粗鹽,一般經過以
下操作流程:
(1)操作①中必須用到的一種儀器是 (填序號).
A.研缽 B.量筒 C.燒杯 D.試管
(2)操作④中需要將圓形濾紙折疊處理,下列圖示中不該出現的情形是 (填序號).
(3)操作⑤中除用到三腳架、酒精燈、玻璃棒、坩堝鉗外,還需要用到 等儀器.該操作中容易造成食鹽固體飛濺,為盡量減少飛濺,除連續(xù)攪拌外還可采取 等措施.
(4)實驗結束后稱量獲得的精鹽,并計算精鹽的制得率,發(fā)現制得率較低,其可能原因是
(填序號).
A.食鹽沒有全部溶解即過濾 B.蒸發(fā)時食鹽飛濺劇烈
C.蒸發(fā)后,所得精鹽很潮濕 D.器皿上沾有的精鹽沒全部轉移到稱量紙上.
解:(1)量筒是用來量取液體的體積的,燒杯是用來做大量液體的反應容器的,試管可以加熱少量的液體,這三種儀器都是玻璃儀器,用力撞擊會損壞,要將大顆粒的粗鹽變成小顆粒,需要一定的力量,經過排除法可知只有研缽,故選A,
(2)A、B、C 是濾紙的正確的折疊方法,D中的濾紙,接口處出現縫隙,液體會直接的進入下面的燒杯,故選D,
(3)在加熱食鹽蒸發(fā)時,除了所給的儀器,還需要盛放液體的加熱裝置,故答案為:蒸發(fā)皿,
使液體受熱均勻就可以減少液滴的飛濺,所以既可以攪拌,也可以通過移動酒精燈來使溶液受熱更均勻,故答案為:來回移動酒精燈,
(4)既然粗鹽的產率低說明在提純時,損失了精鹽,
A、食鹽沒有完全溶解,會使精鹽的質量減少,故A正確,
B、食鹽飛濺了導致了精鹽的減少,故B正確,
C、精鹽很潮增大了精鹽的質量,會使質量分數增大,故C錯誤,
D、蒸發(fā)皿中的精鹽沒有全部轉移到稱量紙上,會使精鹽的質量減小,故D正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區(qū)分各種物質的方法錯誤的是
A、空氣、氧氣、二氧化碳----燃燒的木條 B、白酒和白醋----聞氣味
C、蒸餾水和自來水----看顏色 D、鐵粉和鋁粉----用磁鐵吸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空氣的說法錯誤的是
A.空氣中的氧氣可以供給呼吸、燃燒、煉鋼、化工生產等
B.雨潤香腸采用真空包裝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隔絕氧氣
C.在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中,選用的紅磷要足量
D.PM2.5是造成空氣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邏輯推理是學習化學常用的思維方法,下列推理正確的是
A.物質的分子構成不同則化學性質不同,所以氧氣和臭氧(O3)的化學性質不同
B.由同種分子構成的物質一定是純凈物,所以純凈物一定是由同種分子構成
C.氧、硫、氯原子最外層電子數均多于4個,所以非金屬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數都多于4個
D.單質是由同種元素組成的,所以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一定是單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酒精燈是實驗室中常用的加熱儀器.為了探究酒精燈各層火焰溫度的高低,某同學點燃酒精燈,仔細觀察酒精燈火焰的分層情況后,取出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酒精燈火焰中,1~2s后取出,觀察火柴梗位于火焰某一層的部分明顯碳化.
(1)寫出碳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
(2)實驗結論: 的溫度最高.
(3)這層火焰溫度最高的原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從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釋錯誤的是
A.墻內開花墻外香——分子在不斷地運動
B.吹脹氣球——分子間的間隔變大
C.電解水生成H2和O2——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組成分子
D.液氧和氧氣都能助燃——同種物質的分子化學性質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