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徽省阜南縣一所小學又發(fā)生一起誤把亞硝酸鈉當食鹽的中毒事件,確保食品安全的警鐘再次敲響,亞硝酸鈉(NaNO2)外觀與食鹽極相似,有咸味,區(qū)別它們的有效方法是隔絕空氣加熱,沒有明顯變化的是食鹽,能分解放出刺激性氣味氣體的是亞硝酸鈉,此氣體可能是( 。
A.SO2B.NH3C.N2D.NO2

分析 根據(jù)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把物質(zhì)隔絕空氣加熱,是該物質(zhì)發(fā)生了分解反應,亞硝酸鈉(NaNO2)中含有Na,N和 O元素,不含有S,H元素可以判斷出A和B錯,再根據(jù)N2是一種無色無味氣體,分解放出的氣體有刺激性氣味,判斷C錯,從而可以找出正確答案.

解答 解:把物質(zhì)隔絕空氣加熱,是該物質(zhì)發(fā)生了分解反應,亞硝酸鈉(NaNO2)中含有Na,N和 O元素,不含有S,H元素故A和B都錯,再根據(jù)N2是一種無色無味氣體,分解放出的氣體有刺激性氣味,故C錯;
故選:D.

點評 排除法也是解答選擇題的一種常用方法,同學們需靈活應用.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1.加熱高錳酸鉀制氧氣,用排水法收集.
①制取氧氣前要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②用高錳酸鉀制氧氣時試管口應向下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入試管,將試管炸裂
③常在試管口塞一團棉花,其目的是防止高錳酸鉀小顆粒隨氣流進入導氣管.
④加熱時先將酒精燈在試管下方來回移動,其目的是給試管預熱,防止加熱時試管受熱不均勻引起試管炸裂.
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氣,當氣泡連續(xù)均勻冒出時,再開始收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把鐵片分別放入下列溶液中,鐵片溶解,溶液質(zhì)量增加,但無氣體放出,則該溶液是( 。
A.稀硫酸B.AgNO3溶液C.Fe2(SO43溶液D.CuSO4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操作中,正確的是( 。
A.固定裝有高錳酸鉀的試管時,試管口略向上傾斜
B.開始加熱時,導管口出現(xiàn)氣泡立即收集
C.加熱試管時,先在試管下方來回移動酒精燈
D.停止加熱時,先熄滅酒精燈再將導管移出水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對資料或?qū)嶒炞C據(jù)的分析是否正確,直接關系到科 學探究是否符合客觀事實.下圖為實驗室用等質(zhì)量的 高錳酸鉀和氯酸鉀(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錳)分別制取氧 氣的數(shù)據(jù)分析示意圖.下列依據(jù)下圖所得出的結(jié)論正 確的是( 。
A.同時開始加熱,先收集到氧氣的是氯酸鉀
B.用相同容積的試管制取較多量的氧氣時,宜選擇氯酸 鉀為原料
C.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錳使氯酸鉀產(chǎn)生的氧氣質(zhì)量增加
D.反應時間較長的是高錳酸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下列關于分子和原子的說法,錯誤的是( 。
A.分子和原子都可以直接構(gòu)成物質(zhì)
B.由分子構(gòu)成的物質(zhì),分子是保持其化學性質(zhì)的最小粒子
C.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又可以結(jié)合成新的分子
D.分子和原子之間都有間隔,分子之間間隔較大,原子之間間隔較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我國紀念2017年“世界水日”和“中國水周”活動的宣傳主題為“落實綠色發(fā)展理念,全面推行河長制”.下列有關水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水可用于滅火
B.淡水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C.可用紫色石蕊試液區(qū)分硬水和軟水
D.海洋有自凈能力,所以不存在海水污染問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固體物質(zhì)受熱變成氣體,這種變化( 。
A.一定是物理變化
B.一定是化學變化
C.可能是物理變化,也可能是化學變化
D.既不是物理變化,也不是化學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紀錄片《穹頂之下》引起了社會對空氣質(zhì)量的熱議.以下不屬于空氣污染物的是( 。
A.水蒸氣B.二氧化硫C.可吸入顆粒物D.一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