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下列過程不發(fā)生化學變化的是


  1. A.

    紫花變紅花
  2. B.

    水中生火
  3. C.

    濃氨水和濃鹽酸靠近生白煙
  4. D.

    干冰升華
D
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確定.判斷一個變化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要依據在變化過程中有沒有生成其他物質,生成其他物質的是化學變化,沒有生成其他物質的是物理變化.
解答:A、紫花變紅是因為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使其變紅,有新的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A錯;
B、水中生火是白磷燃燒生成了五氧化二磷,有新的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B錯;
C、濃氨水和濃鹽酸靠近生白煙是因為氨水與鹽酸反應生成了氯化銨的緣故,有新的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C錯;
D、干冰升華是由固態(tài)直接變?yōu)闅鈶B(tài),只是狀態(tài)發(fā)生了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要熟記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本質區(qū)別:是否有新物質生成,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3?崇明縣一模)在學習“石灰石和鐘乳石”時,小明和老師做了如圖所示的一組對比實驗.根據上述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小明的實驗現象說明石灰石灼燒時沒有反生化學反應,其本質原因是
加熱的溫度不夠,碳酸鈣沒有分解
加熱的溫度不夠,碳酸鈣沒有分解
;
(2)老師的實驗現象說明石灰石灼燒時發(fā)生了化學反應,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aCO3
 高溫 
.
 
CaO+CO2
CaCO3
 高溫 
.
 
CaO+CO2
;
(3)酚酞溶液變紅,說明溶液呈
性,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CaO+H2O=Ca(OH)2
CaO+H2O=Ca(OH)2
;
(4)若老師實驗時夾持的石灰石質量為10克,灼燒完全后剩余固體為6.7克(所含雜質在灼燒過程中不發(fā)生變化),請回答下列問題:
①當石灰石完全反應后,生成CO2的物質的量為
0.075
0.075
mol;
②求該石灰石中CaCO3的質量分數(根據化學方程式列式計算).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小明 用坩堝鉗夾持一小塊石灰石,在酒精燈的火焰上灼燒(如圖1所示),2分鐘后,把它投入含有酚酞的蒸餾水中 酚酞溶液不變色
老師 用坩堝鉗夾持一小塊石灰石,在酒精噴燈火焰上灼燒(如圖2所示),2分鐘后,把它投入含有酚酞的蒸餾水中 酚酞溶液變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2?河北)在學習“酸堿中和反應”時,老師給大家變了一個魔術---使“水”變色的杯子.操作過程及現象如圖所示.

老師揭秘:“空”杯子底部事先涂抹了某種無色液體,無色的“水”是事先用兩種無色溶液混合而成.請回答下列問題:
(1)“空”杯內涂抹的物質可能是溶液
堿溶液(如NaOH)
堿溶液(如NaOH)

(2)此過程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能是
NaOH+HCl═NaCl+H2O(答案不唯一)
NaOH+HCl═NaCl+H2O(答案不唯一)

(3)最終溶液為無色,能否說明該溶液一定呈中性?
不能
不能
(選填“能”或“不能”),理由是
酚酞在酸性溶液中也呈無色
酚酞在酸性溶液中也呈無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學�;瘜W實驗小組進行 CO2 實驗室制法及性質的探究:
(1)實驗室制取和收集一瓶CO2氣體,需要的儀器是
BC
BC
(填字母).

(2)CO2溶于水的過程是否發(fā)生了化學變化呢?課本根據下列實驗進行了探究:

以上實驗中實驗
Ⅱ、Ⅳ
Ⅱ、Ⅳ
(填序號)可合并進行,使實驗更加方便簡捷.
(3)小強同學對以上實驗進行了改進,巧妙地利用為“小紙人換衣服”的實驗完成了活動探究:

實驗步驟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1 將紫色石蕊溶液浸泡過的干燥“小人”,兩袖分別滴加稀醋酸 袖子變紅 石蕊遇酸變紅
2 褲子上滴蒸餾水 褲子不變色 石蕊遇水不變色
3  
將“小紙人”放入盛有干燥的CO2集氣瓶中
將“小紙人”放入盛有干燥的CO2集氣瓶中
 
上衣不變色,褲
子變紅
和反應生成的碳酸使石蕊變紅,化學方程式:
CO2+H2O=H2CO3
CO2+H2O=H2CO3
4 將“小紙人”取出,用熱寶加熱  
小紙人褲子變成紫色
小紙人褲子變成紫色
碳酸不穩(wěn)定,易分解
改進實驗使反應的四個步驟在同學們熟悉的神奇的小紙人上依次進行,實驗改進的優(yōu)點是
實驗設計新穎,容易引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
實驗設計新穎,容易引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
.(寫一點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小強同學看到媽媽將買來的排水口洗凈劑(主要成分:過碳酸鈉、檸檬酸)灑在廚房排水口網狀蓋的底部,倒上溫水后迅速冒出氣泡.為了解其反應過程,他與學習小組的同學進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一】小組同學根據所學的化學知識設計并進行了如圖所示的實驗.

實驗中觀察到如下現象:A中有氣泡產生;B中的澄清石灰水變渾濁;C中收集到的氣體能使燃著的木條燃燒更旺.由此同學們得出結論:生成的兩種氣體分別是
O2、CO2
O2、CO2
(填化學式).B中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CO2+Ca(OH)2=CaCO3↓+H2O
CO2+Ca(OH)2=CaCO3↓+H2O

【探究二】
(1)實驗過程:教師提供了一瓶過碳酸鈉(Na2CO4),小組同學進行了如下實驗探究:

(2)提出問題:無色溶液X中的溶質有哪些物質?
(3)猜想與假設:根據以上實驗現象,X溶液中一定存在的溶質是
H2O2
H2O2
(寫化學式);還可能存在Na2CO3、NaHCO3、NaOH中的一種或幾種.
(4)查找資料:資料1:氯化鈣溶液呈中性;氯化鈣溶液與碳酸氫鈉溶液混合不發(fā)生反應;氯化鈣溶液與碳酸鈉溶液混合后發(fā)生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鈣和氫氧化鈉不反應.
資料2:NaHCO3溶液呈堿性,與石灰水反應生成白色沉淀;碳酸氫鈉、碳酸鈉與足量的酸反應產物相同.
(5)實驗過程:小組同學對溶液X中的溶質進行了如下實驗.請將下列實驗方案填寫完整.
實驗操作 主要實驗現象 結論
取溶液X適量于試管中,加入過量CaCl2溶液
取溶液X適量于試管中,加入過量CaCl2溶液

�、僦蟹磻笊蠈忧逡哼m量,加入適量稀鹽酸
�、僦蟹磻笊蠈忧逡哼m量,加入適量稀鹽酸

�、僦蟹磻笊蠈忧逡哼m量,加入酚酞試液
�、僦蟹磻笊蠈忧逡哼m量,加入酚酞試液
出現白色沉淀
出現白色沉淀

無氣泡
無氣泡

不變色
不變色
證明溶液中只有Na2CO3
有關反應的方程式為
NaHCO3+NaOH=Na2CO3+H2O
NaHCO3+NaOH=Na2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根據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步驟,寫出下列過程中發(fā)生反應的方程式:
(1)人在劇烈運動后,血液中會產生較多的乳酸(化學式為C3H6O3),使肌肉酸痛.放松一段時間后,乳酸與吸入的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使肌肉的酸痛感消失,該反應的方程式是:
C3H6O3+3O2=3CO2+3H2O
C3H6O3+3O2=3CO2+3H2O

(2)為了適應火車提速,滬寧線上原有的短軌已全部連接為超長軌.工程技術人員常用鋁和氧化鐵(鐵的化合價為+3)在高溫條件反應生成氧化鋁和鐵來焊接鐵軌間的縫隙,化學方程式是:
2Al+Fe2O3
 高溫 
.
 
2Fe+Al2O3
2Al+Fe2O3
 高溫 
.
 
2Fe+Al2O3

(3)飼養(yǎng)觀賞魚,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增進人們對生活的熱愛.空運觀賞魚,必須密封.為了解決魚的吸氧問題,可在水中加入過氧化鈣(化學式CaO2),過氧化鈣與水反應生成的是氫氧化鈣和氧氣.寫出過氧化鈣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CaO2+2H2O=2Ca(OH)2+O2
2CaO2+2H2O=2Ca(OH)2+O2

(4)距今兩千多年前,我國勞動人民就已經掌握了煉鐵的技術.他們將炭不完全燃燒,產生一氧化碳,在高溫條件下利用一氧化碳將鐵礦石中的三氧化二鐵還原為鐵,同時生成了二氧化碳.請寫出一氧化碳與三氧化二鐵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Fe2O3+3CO
 高溫 
.
 
2Fe+3CO2
Fe2O3+3CO
 高溫 
.
 
2Fe+3CO2

(5)“納米材料”特指粒徑1~100nm(1nm=10-9 m)的顆粒,納米材料和納米技術的應用幾乎涉及現代工業(yè)的各個領域.用納米級的某種氧化物作催化劑,使汽車尾氣中的CO跟NO反應轉化為兩種氣體,其中一種可參與植物的光合作用,另一種是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寫出NO和CO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CO+2NO
 催化劑 
.
 
2CO2+N2
2CO+2NO
 催化劑 
.
 
2CO2+N2

(6)變色眼鏡的玻璃片中含溴化銀(AgBr),溴化銀見光分解為銀(Ag)和溴(Br2),鏡片自動變暗.光線弱時,溴與銀又化合生成溴化銀,眼鏡變亮.試寫出溴化銀分解的化學方程式:
2AgBr
 光照 
.
 
2Ag+Br2
2AgBr
 光照 
.
 
2Ag+Br2

(7)在軍事術語上把核潛艇在海里的連續(xù)航行叫長行.為了保證長時間潛行,在潛艇里要配備氧氣的化學再生裝置.潛艇里制氧氣的方法是:在常溫下使過氧化鈉(Na2O2)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氧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2Na2O2+2CO2═2Na2CO3+O2
2Na2O2+2CO2═2Na2CO3+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