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body id="fd7bs"><span id="fd7bs"></span></tbody>
  • <nobr id="fd7bs"><menu id="fd7bs"><thead id="fd7bs"></thead></menu></nobr>
  • 仔細觀察如圖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水與酒精混合后,總體積
     
    10mL(填“大于”、“等于”、“小于”).
    (2)該實驗說明
     
    考點:分子的定義與分子的特性
    專題:實驗性簡答題
    分析:根據(jù)分子這間存在間隔分析;
    解答:解:(1)由于分子之間存在間隔,所以5mL酒精和5mL水混合后的總體積將小于10mL;
    (2)該實驗說明分子之間是存在間隔的;
    故答案為:(1)小于; (2)分子之間存在間隔.
    點評:本題考查分子的定義及特性,難度較。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興趣小組同學向盛有生石灰的燒杯中加入碳酸鈉溶液,攪拌、過濾、洗滌、干燥后得到固體A和溶液B,并對固體A和溶液B進行探究.
    上述實驗中發(fā)生的反應有:①CaO+H2O=Ca(OH)2;②
     
    (寫化學方程式).
    Ⅰ.固體A成分的探究及測定
    【猜想】
    ①固體A中只有CaCO3
    ②固體A中含有CaCO3和Ca(OH)2;含有Ca(OH)2的理由是
     

    【實驗】
    取少量固體A于試管中加足量水,振蕩、靜置,向上層清液中滴加硫酸銅溶液,出現(xiàn)
     
    ,猜想②成立.
    【組成測定】
    取8.7g固體A于試管中,加足量稀鹽酸至固體完全溶解,收集到純凈CO2 2.2g,則固體A中CaCO3和Ca(OH)2的質量比為
     

    Ⅱ.溶液B的成分探究
    【猜想】
    ①溶液B中的溶質是NaOH;
    ②溶液B中的溶質是NaOH和Na2CO3;
    ③溶液B中的溶質是NaOH和Ca(OH)2
    根據(jù)對固體A成分的探究,小組同學認為猜想③正確,其理由是
     

    【實驗】
    取少量溶液B于試管中,滴加
     
    溶液,產生白色沉淀,證明猜想③正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銨態(tài)氮肥為什么不能和草木灰混合使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分類與歸納是學習化學的有效方法,同學們對化學反應A+B═C+D進行總結.
    (1)若A、B、C、D是四種不同類別的物質,其中C和D分別是鹽和水,則A、B可能是
     
    基本反應類型是
     

    (2)若A、B、C、D四種物質屬于兩種類別,其中A、C的類別相同,B、D的類別相同,則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能是
     

    (3)若A、B、C、D四種物質是同種類別的物質,則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能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化學與生活密切相關,在廚房里蘊藏著許多化學知識.
    (1)如圖1食物中,能提供大量維生素的是
     
    (填字母序號);

    (2)加鈣牛奶中的“鈣”是指
     
    ,身體中一旦缺鈣,可能患有的疾病是
     
    ;
    (3)廚房中的如圖2物品中,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屬于天然纖維的是
     
    。ㄌ钭帜感蛱枺;

    (4)我們常用洗滌劑清洗餐具上的油污,這是因為洗滌劑具有
     
    的功能;
    (5)廚房中能用來除去水壺中水垢的物質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請根據(jù)下列實驗和溶解度曲線回答問題:(已知水的密度約為1g/cm3
    實驗操作實驗結果
    取100mL水加入25g硝酸鉀攪拌恢復至20℃全部溶解,得溶液①
    再加Wg硝酸鉀,攪拌,恢復至20℃恰好飽和,得溶液②
    再加25g硝酸鉀,攪拌,恢復至20℃得溶液③
    加熱全部溶解,得溶液④
    冷卻至20℃析出晶體,得溶液⑤
    (1)從圖中溶解度曲線可以得到的信息是(寫一條)
     

    (2)③中溶液的質量為
     
    g;一定屬于不飽和溶液的是
     
    (填序號,下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一定相等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
     
    、
     
    稱為化石燃料,屬于
     
    資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實驗如圖所示).
    (1)實驗原理:所選試劑能在
     
    中燃燒(如鐵絲不行)且只消耗
     
    (如鎂帶不行)及生成物是
     
    (或生成物是氣體但生成的氣體可以被
     
    ,如硫,用
     
    溶液吸收),使容器內外形成壓強差.
    (2)實驗現(xiàn)象:紅磷燃燒產生
     
    ,放出熱量,冷卻到室溫后打開止水夾,水沿導管進入集氣瓶液面以上容積的
     
    (填體積分數(shù)).
    (3)紅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4)實驗結論:①氧氣有助燃性;②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
     
    ;
    ③空氣中還有
    4
    5
    體積的不可燃、不助燃也不溶于水的氣體.
    (5)實驗分析與討論:
    (實驗后若結果偏小,可能的原因有:
     
    、
     
    、
     
    .若偏大,可能的原因有
     
    (寫一條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等質量的下列金屬含原子數(shù)目最多的是( 。
    A、鋅B、鐵C、鋁D、鎂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