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物質(zhì)的性質(zhì)決定著物質(zhì)在生產(chǎn)和生活中的用途。木炭和一氧化碳都具有還原性,都可用于冶煉金屬。請根據(jù)下圖回答有關(guān)問題。
(1)請寫出下列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
①木炭還原氧化銅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________________。
(2)A、B裝置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裝置最右端酒精燈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A裝置中,當觀察到________________時,證明木炭粉末和氧化銅粉末已經(jīng)完全反應(yīng)。
【答案】 C+2CuO2Cu+CO2↑ 3CO+Fe2O32Fe+3CO2 檢驗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 除去未反應(yīng)完的一氧化碳氣體,防止污染空氣 A裝置豎直的試管內(nèi)導管口不再有氣泡冒出
【解析】木炭和一氧化碳都具有還原性,都可用于冶煉金屬。(1) ①木炭還原氧化銅∶C+2CuO2Cu+CO2↑;②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3CO+Fe2O3 2Fe+3CO2。(2)A、B裝置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檢驗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二氧化碳與石灰水反應(yīng)生成碳酸鈣沉淀,可使石灰水變渾濁。(3)B裝置最右端酒精燈的作用是除去未反應(yīng)完的一氧化碳氣體,防止污染空氣,一氧化碳有毒,屬于空氣污染物。(4)在A裝置中,當觀察到裝置豎直的試管內(nèi)導管口不再有氣泡冒出時,證明木炭粉末和氧化銅粉末已經(jīng)完全反應(yīng)。
點睛∶物質(zhì)的性質(zhì)決定著物質(zhì)在生產(chǎn)和生活中的用途。木炭和一氧化碳都具有還原性,都可用于冶煉金屬。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以下檢驗或除雜方法不恰當的是( )
A.鑒別氧氣和空氣兩瓶氣體時,將燃著的木條分別插入瓶中,燃燒更旺的為氧氣
B.鑒別鐵粉和石墨粉時,分別加入稀鹽酸,若有氣體放出,則證明為鐵粉
C.除去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時,把混合氣體通入灼熱的氧化銅
D.區(qū)別真黃金和假黃金(銅鋅合金)的方法是看顏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苯酚(C6H6O)是生產(chǎn)某些樹脂、殺菌劑、防腐劑的原料。下列對苯酚的說法正確的是
A.苯酚中碳、氫、氧三種元素的質(zhì)量比為6:6:1
B.苯酚分子中含有13個原子
C.苯酚中氫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最小
D.苯酚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是94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面是五種粒子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1)圖中粒子共能表示種元素。
(2)圖中表示的陽離子是(用離子符號表示),表示的陰離子是 (用離子符號表示),由這兩種離子組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從楚王陵中出土的鐵器中發(fā)現(xiàn)了迄今世界上最早的炒鋼技術(shù),說明中國早在公元前2世紀就掌握了炒鋼技術(shù)。
炒鋼是一種冶煉技術(shù),冶煉時先將生鐵加熱到液態(tài)或半液態(tài),然后靠鼓風或加進精礦粉,降低生鐵的含碳量,使其成鋼。由于在冶煉中要不斷攪拌,好像炒菜一樣,因而得名。
(1)生鐵的含碳量為________________,煉得的鋼是________________ (選填“純凈物”或“混合物”)。
(2)將生鐵加熱到液態(tài)或半液態(tài)并不斷攪拌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
(3)寫出向液態(tài)生鐵中鼓風和加進精礦粉(以赤鐵礦為例)所發(fā)生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善于歸納和總結(jié)是科學的學習方法,下列歸納正確的是
A.He、NO2、SO2是有害氣體
B.煤、石油、天然氣是化石燃料
C.塑料、纖維、橡膠是天然材料
D.鈣、鐵、鋅、硒是人體微量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CO和CO2都是碳的氧化物,下面對兩種物質(zhì)的描述正確的是( )
A.都是無色、無味的氣體
B.都可溶于水,且具有毒性
C.都能夠燃燒,用作燃料
D.都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