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jié)合圖1、圖2回答問題:
(1)寫出有標號的儀器名稱: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
(2)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O2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為防止高錳酸鉀進入導管,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
(3)實驗室用B、D裝置制取CO2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若將發(fā)生裝置由B改為F,其優(yōu)點是_______________。
(4)SO2是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有毒氣體,密度比空氣大,易溶于水.SO2的某些化學性質(zhì)與CO2相似,實驗中常用NaOH溶液吸收SO2尾氣.用如圖2所示裝置收集一瓶干燥的SO2,裝置中導管按氣流方向連接順序是①→②→______→_______→⑤(填序號);圖中漏斗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燒杯中NaOH溶液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中考題原創(chuàng):食品“雙吸劑”的保鮮原理 題型:單選題
物質(zhì)的用途是由物質(zhì)的性質(zhì)決定的。下列物質(zhì)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質(zhì)的是( 。
A.干冰在舞臺制霧時作致冷劑 B.還原鐵粉在月餅盒內(nèi)作除氧劑
C.碘酒可作醫(yī)學上的消毒劑 D.液氧可用于火箭發(fā)射的助燃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北京市2019-2020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漢代;韬顕z址考古發(fā)掘出大量珍貴文物。
(1)下圖是首都博物館展出的3件文物,其中由金屬材料制成的是 (填序號)。
(2)出土的鐵質(zhì)編磬銹蝕嚴重,金餅卻依然金光燦燦,從物質(zhì)性質(zhì)的角度解釋其原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中考題原創(chuàng):古沉船考古 南宋古沉船“南海一號” 明代古沉船“南澳Ⅰ號”出水文物亮相 題型:填空題
南宋古沉船“南海一號”進入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整體安置在“水晶宮”進行考古保護,2009年9月26日首次展露真容,采集文物樣本和收集整體打撈后的基本信息。其據(jù)保守估計,其上載有6萬至8萬件文物,在已發(fā)掘出的文物中發(fā)現(xiàn)了大量瓷器、宋代銅錢、鐵鍋、梳篦等物品。
(1)“水晶宮”艙體內(nèi)充滿海水,每月置換一次,其中水質(zhì)、溫度以及其他環(huán)境與古船出水前相似。為了保護水晶宮建筑能夠百年防腐,你認為選擇建筑材料應當具有的特性有_____。
(2)被發(fā)掘出的宋代銅錢已經(jīng)銹跡斑斑,這是因為銅能與空氣中的成分發(fā)生化合反應生成銅綠(化學式為Cu2(OH)2CO3),請寫出相關(guān)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根據(jù)銅綠的組成判斷,若要除去銅錢表面的銅綠,可選用的試劑為___(填化學式)。
(3)打撈出水的文物中,“鎏金龍紋金手鐲”光彩奪目、完好無損;銅鏡表面有銅銹;鐵器則銹跡斑斑或蕩然無存。這說明金、銅、鐵三種金屬的活動性從強到弱的順序是_________。以下措施不能阻止鐵器生銹的是___(填序號)
①刷漆 ②涂油 ③水洗 ④鍍一層耐腐蝕的金屬
(4)在發(fā)掘過程中,發(fā)現(xiàn)有許多破碎的瓷片與淤泥混雜在一起。為使這些寶貴的文物不流失,請你設計一種可行的方法獲得這些碎瓷片: ______________。
(5)沉船出水的漆木文物都富含水分,為了防止木制文物因失水過快而引起變形,考古界常?捎胈______方法讓明礬晶體(KAl(SO4) 2·12H2O)填充在木纖維中,已知明礬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顯著增大。操作方法是:將木制文物浸入明礬的______溶液中,待明礬溶液充分滲入后,取出冷卻擦干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福建省泉州市2019-2020學年九年級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根據(jù)圖示信息,用化學用語填空:
(1)寫出溶質(zhì)中金屬元素的元素符號_____________;
(2)寫出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陰離子的符號______________;
(3)標出溶劑中氧元素的化合價____________;
(4)寫出該溶液中溶質(zhì)的化學式____________;
(5)純凈的氯化鋁屬于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福建省泉州市2019-2020學年九年級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集氣瓶中裝滿某氣體,可能是下列氣體中的一種:①二氧化碳 ②氧氣 ③空氣 ④氮氣將燃著的木條伸入瓶中,火焰立即熄滅,則該瓶氣體可能是( )
A. ①或② B. ②或③ C. ①或④ D. ③或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濰坊市2020年九年級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興趣小組在課外實驗中意外發(fā)現(xiàn):將鎂條放入Na2CO3溶液中,快速產(chǎn)生較多氣泡,有白色沉淀生成。小組同學對此進行了系列探究活動。
探究1:反應產(chǎn)生的氣體是什么?
(作出猜想)小組同學經(jīng)查閱資料和討論,根據(jù)化學變化過程中元素不變,且反應物中含有_____三種元素,作出如下猜想:
①氫氣;②二氧化碳;③氫氣和二氧化碳。
(實驗1)取適量鎂條、100 mL Na2CO3溶液于反應裝置A中,按如圖1所示方案進行實驗,B中石灰水不變渾濁;C處氣體燃燒,燒杯內(nèi)壁有水珠。說明猜想①正確。
(1)反應裝置A應選用圖2中的_____(填寫序號)。
(2)小組同學討論認為,上述實驗中“燒杯內(nèi)壁有水珠”作為“反應產(chǎn)生的氣體是氫氣”的證據(jù)不可靠。為使這一證據(jù)可靠,且仍能一次性地驗證三個猜想,只需在圖1所示方案的基礎上加以改進完善。你的改進方案是_____。
探究Ⅱ:快速產(chǎn)生氣體的原因是什么?
(查閱資科)鎂與水緩慢反應生成氫氣:Na2CO3溶液顯堿性,其溶液中除Na+、CO32﹣外,還有OH+。
(作出猜想)可能是Na2CO3溶液中的某一種離子促進了鎂與水的反應。
(實驗2)按圖3所示方案進行實驗。G、I中緩慢產(chǎn)生氣泡,H中快速產(chǎn)生較多氣泡,說明是CO32﹣而不是Na+、OH﹣促進了鎂與水的反應。
(1)G中實驗的作用是_____。
(2)試劑X是_____。
探究Ⅲ:反應產(chǎn)生的白色沉淀中是否含有MgCO3?
(實驗3)取實驗1反應生成的沉淀于試管中,加入試劑Y,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說明白色沉淀中含有MgCO3.試劑Y及實驗現(xiàn)象為_____,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
反思交流:有些偉大的發(fā)現(xiàn)就是從異,F(xiàn)象中得到啟發(fā),通過深入研究而實現(xiàn)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2019-2020學年九年級下學期3月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2017年5月,我國南海海域成功開采出了可燃冰?扇急饕煞质荂H4· nH2O,在開采過程中,若甲烷泄露,燃燒會導致嚴重的溫室效應。某興趣小組同學對甲烷燃燒的產(chǎn)物產(chǎn)生了興趣。請你參與探究:
(提出問題)甲烷燃燒后的產(chǎn)物有哪些?
(查閱資料)含碳元素的物質(zhì)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不完全燃燒生成一氧化碳。
(猜想與假設)猜想I:H2O、 CO2; 猜想II:H2O 、 CO; 猜想III:________。
(實驗探究)為了驗證上述猜想與假設,將甲烷在一定量的純氧氣中燃燒的產(chǎn)物通過如下的裝置進行實驗(每種裝置有若干個,可重復使用,固定裝置略去)。請?zhí)羁眨?/p>
(1)實驗中甲烷燃燒用純氧氣而不用空氣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B裝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3)為了驗證猜想III成立,實驗裝置的正確連接順序為:甲烷燃燒產(chǎn)物→_______(填裝置序號)。
(反思與交流)燃氣熱水器必須安裝在浴室外非密閉空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