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是某實驗小組的同學繪制的兩種固體物質(zhì)的溶解度曲線圖。請你根據(jù)圖示回答問題:
(1)t1℃時,a物質(zhì)的溶解度___b 物質(zhì)的溶解度(填“>”、“<”或“=”)。
(2)將t2℃時a、b兩種物質(zhì)相同質(zhì)量的飽和溶液,分別冷卻到t1℃,析出晶體最多的是_______物質(zhì)。
(3)把t2℃的a、b 兩種物質(zhì)飽和溶液降溫到t1℃兩種物質(zhì)的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的大小關(guān)系是_________。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屆安徽省桐城市九年級第三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信息分析題
Ⅰ、在化學反應3Cu + 8HNO3(稀) = 3Cu(NO3)2 + 2X ↑ + 4H2O中:
(1)X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
(2)Cu(NO3)2中銅元素、氧元素的質(zhì)量比為__________。
(3)7克Cu(NO3)2中銅元素的質(zhì)量是__________(結(jié)果精確到0.1克)。
Ⅱ、在物質(zhì)的宏觀性質(zhì)、微觀結(jié)構(gòu)和表示符號之間建立聯(lián)系是化學學科的特點。如圖為某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圖中“、O”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請你依據(jù)圖示回答以下問題:
(1)該反應屬于_________________(填基本反應類型),寫出一個符合圖示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該圖示獲得的微觀信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一條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全國百強!2017屆吉林省九年級下學期第二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填充題
下列幾種溶液敞口置于空氣中,溶質(zhì)成分不變,但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減小且溶液質(zhì)量增加的是( )
? ?
A. 濃硫酸????????????? B. 濃鹽酸??????????????? C. 氫氧化鈉溶液???????? D. 石灰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屆湖北省枝江市九年級3月調(diào)研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簡答題
甲同學對有關(guān)鹽的知識進行了以下的整理。
硫酸鉀 | 硫酸鈣 | 硫酸鈉 | 硫酸鎂 | 硫酸鋁 | 硫酸鋅 | 硫酸亞鐵 |
K2SO4 | CaSO4 | Na2SO4 | MgSO4 | Al2(SO4)3 | ZnSO4 | FeSO4 |
(1)上述鹽的排列是依據(jù)_______________________順序歸納整理的。
(2)上述鹽因組成上相似而具有某些共同的化學性質(zhì),如都能與BaCl2溶液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選其中一種鹽即可)。
(3)甲同學通過查閱資料,發(fā)現(xiàn)許多反應都有鹽類物質(zhì)生成。他將這些知識間相互關(guān)系整理成右圖,請將右圖補充完整a____________________,b 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同學提出可用右圖指導進行物質(zhì)的制備:請寫出其中1個有關(guān)硫酸亞鐵生成的置換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屆湖北省枝江市九年級3月調(diào)研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填充題
對于化學反應A+B==C+D,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若A、C為單質(zhì),B、D為化合物,則該反應一定是置換反應
B. 若C、D分別為鹽和水,則該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
C. 若A、B為化合物,則該反應可能是復分解反應
D. 無論A、B、C、D為哪類物質(zhì),該反應不可能是化合反應和分解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屆湖北省枝江市九年級3月調(diào)研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填充題
從防止空氣污染的角度考慮,下列實驗過程應在通風櫥中進行的是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屆安徽省桐城市九年級第四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填充題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純凈物一定是化合物
B. 混合物中可能只含一種元素
C. 某物質(zhì)不是化合物就是單質(zhì)
D. 某物質(zhì)含有氧元素,它一定是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首發(fā)]山東省臨沂市2017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選擇填充題
下列化學反應中,符合如圖卡通畫情景的是( )
A. C+2CuO2Cu+CO2↑
B. Cu+2AgNO3═Cu(NO3)2+2Ag
C. Fe2O3+3CO2Fe+3CO2
D. Fe+H2SO4═FeSO4+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