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常用下列裝置研究氣體的制取,根據(jù)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利用上圖所示裝置,下面不能完成實驗室制取氣體的是____(填字母)

A 用③⑥制取氧氣

B 用①④制取氧氣

C 用②④制取二氧化碳

D 用③④制取氫氣

(2)用裝置B作為氣體發(fā)生裝置對反應物狀態(tài)和反應條件的要求是_____。

(3)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一瓶較純凈的氧氣,收集氣體結束時,為防止試管炸裂正確的操作是___;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

(4)請你和小明一起進行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探究。

I選擇藥品。小明對三組藥品進行了研究,實驗記錄如下:

組別

藥品

實驗現(xiàn)象

A

塊狀石灰石和稀鹽酸

產生氣泡速率適中

B

塊狀石灰石和稀硫酸

產生氣泡速率緩慢并逐漸停止

C

碳酸鈉粉末和稀鹽酸

產生氣泡速率很快

從制取和收集的角度分析,一般選A組藥品,該組藥品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不選擇C組藥品的原因是:______。

Ⅱ選擇裝置。他想制取較多的二氧化碳,最好選擇____(填序號)作為氣體發(fā)生裝置,該裝置的優(yōu)點是______。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西百色市2019-2020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 題型:推斷題

A、B、C、D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這四種物質中均含有同一種元素.其中A為無色氣體單質,B、C為氧化物,且B為有毒氣體,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它們之間的部分轉化關系如圖所示(圖中反應條件及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已省略).

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下列物質A的化學式:_____.

(2)寫出由物質B轉化為C物質的化學方程式_____.

(3)寫出C物質的一個用途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西百色市2019-2020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情況下所采取的滅火方法,不恰當?shù)氖?/p>

A.炒菜時油鍋著火,立即蓋上鍋蓋

B.酒精燈不慎打翻起火.用濕抹布撲蓋

C.電器因短路起火時,用水澆滅

D.用液態(tài)二氧化碳滅火器撲滅圖書檔案等火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西百色市2019-2020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A. 聞氣體氣味 B. 檢查氣密性 C. 點燃酒精燈 D. 取用塊狀固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區(qū)2019-2020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金屬材料在生產、生活中有越來越廣泛的用途。

(1)錳鋼比組成它的純金屬硬度_____,可用于制作鋼軌。

(2)人類每年向大自然提取數(shù)以億噸計的金屬,請你寫出一條保護金屬資源的措施____。

(3)為防止自行車生銹,下列做法中不合理的是_____(填字母)

A 車架表面噴涂油擦

B 露天放置,日曬雨淋

C 鏈條表面涂機油

D 鋼圈表面鍍防護金屬

(4)金屬鈦(Ti)及其合金是一種重要的金屬材料。地殼中的鈦主要以氧化物的形式存在,其中鈦元素的化合價是+4價,該氧化物的化學式為____。

(5)某化學興趣小組同學在實驗室將一定質量的鋅粉放入盛有硝酸銀、硝酸銅和硝酸鎂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濾渣和濾液,濾液呈無色。濾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屬是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區(qū)2019-2020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金屬及金屬材料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生鐵和鋼的性能不同,主要是由于二者的含碳量不同

B.四氧化三鐵、生鐵、不銹鋼都是鐵的合金

C.合金的很多性能與組成它們的純金屬不同

D.鋁在空氣中表面會生成致密的氧化鋁薄膜,使鋁具有很好的抗腐蝕性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遼寧省丹東市2019-2020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 題型:計算題

某品牌“鈣加維生素D軟膠囊”的部分說明如圖所示,根據(jù)說明計算這種鈣片中的碳酸鈣質量分數(shù)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南省洛陽市2019-2020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分析推理是化學學習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確的是

A.置換反應中有單質生成,所以有單質生成的反應一定是置換反應

B.單質只含有一種元素,所以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一定是單質

C.燃燒一般都伴隨有發(fā)光、放熱現(xiàn)象,有發(fā)光放熱現(xiàn)象的一定屬于燃燒

D.稀有氣體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8,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8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氣體元素的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