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班同學進行“使用塑料的利與弊”的辯論。甲方認為“利大于弊”,理由是:大部分塑料的抗腐蝕能力強,不與酸或堿反應(yīng)等;乙方認為“弊大于利”,理由是:回收利用廢棄塑料時,分類十分困難,而且經(jīng)濟上不合算等。你愿意加入______方(填“甲”或“乙”),并說出你的一條辯論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與上面不同的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同學取用一定量的過氧化氫溶液與一定量的二氧化錳混合制取氧氣,如圖所示有關(guān)氧氣的體積(V)、二氧化錳的質(zhì)量(m)與時間(t)關(guān)系的圖示中正確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4年“6.5”世界環(huán)境日中國主題為“向污染宣戰(zhàn)”.下列行為不利于遏制污染的是( )
| A. | 對工業(yè)污水作處理使之符合排放標準,防止水體污染 |
| B. | 將廢電池填埋,避免重金屬污染 |
| C. | 機動車用壓縮天然氣替代汽油,減輕空氣污染 |
| D. | 使用微生物降解塑料和光降解塑料,減少白色污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變化中前者是化學變化,后者是物理變化的是( )
A. 食鹽溶于水,火藥爆炸 B. 鎂帶燃燒,鐵生銹
C. 食物腐敗,電燈發(fā)光 D. 汽油揮發(fā),酒精燃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對化學的認識不正確的是 ( )
A.不僅研究自然界已經(jīng)存在的物質(zhì),還要根據(jù)需要研究和制造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質(zhì)
B.想制什么物質(zhì)就可以制什么物質(zhì)
C.開發(fā)新能源和新材料,改善人類的生存條件
D.綜合應(yīng)用自然資源和保護環(huán)境,使人類生活得更美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化學世界里沒有生命的阿拉伯數(shù)字也變得鮮活起來,它們在不同的位置表示著不同的含義。下列化學符號中數(shù)字“2”表示的意義正確的是( )。
A.Mg2+:一個鎂離子帶2個單位正電荷
B.CO2: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氧分子
C.2H:2個氫元素
D.:氧化鈣的化合價為+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