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題目】請用所學的化學知識判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KH2PO4屬于復合肥

B. 塑料、合成纖維、合金都屬于有機合成材料

C. 缺鈣會引起骨質疏松

D. 用洗滌劑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是利用了其乳化作用

【答案】B

【解析】A、KH2PO4屬于鉀,磷復合肥,故A正確;B、塑料、合成纖維都屬于有機合成材料,合金屬于金屬材料,故B錯誤;C、缺鈣會引起骨質疏松,鈣是構成骨骼的重要組成部分,故C正確;D、用洗滌劑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是利用了其乳化作用,洗滌劑可以把油污乳化成小液滴,故D正確。

點睛常用的化肥是氮肥,磷肥和鉀肥,同時含有氮,磷和鉀中兩種或兩種以上元素的化肥稱為復合肥。塑料、合成纖維、橡膠都屬于有機合成材料。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氯化鎂是制取鎂的原料之一.現(xiàn)要測定某化工產品(含MgCl2和KCl)中所含的氯化鎂質量分數(shù),進行實驗:先將10g樣品完全溶于水,然后把50g一定質量分數(shù)的氫氧化鉀溶液平均分五次加入樣品溶液中,充分振蕩,實驗所得數(shù)據(jù)見下表:

編號

1

2

3

4

5

加入氫氧化鉀溶液的質量/g

10

10

10

10

10

生成沉淀的質量/g

0.58

a

1.74

2.32

2.32

請分析上述數(shù)據(jù),回答下列問題:
(1)表中a為
(2)樣品中的氯化鉀屬于化肥中的肥,可回收利用.
(3)所用的氫氧化鉀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是
(4)計算樣品中氯化鎂的質量分數(shù)是多少?(寫出計算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事實解釋錯誤的是

選項

事實

解釋

A

金剛石很堅硬,而石墨卻很軟

碳原子的種類不同

B

液氧和氧氣都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同種分子的化學性質相同

C

電解水生成H2O2

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組成分子

D

搜救犬通過聞氣味找到搜尋的目標

分子在不斷運動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化學用語表示正確的是

A. 氧化鐵:FeO B. 鋁離子:Al+3 C. 氮原子:N2 D. 氫氧根離子: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1991年,我國著名化學家張青蓮教授與另一位科學家合作,測定了銦(In)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的新值。銦元素的核電荷數(shù)為49,相對原子質量為115,銦原子的電子數(shù)為

A. 115 B. 66 C. 49 D. 16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生活常識認識不正確的是

A. 我國規(guī)定食鹽必須加碘,“碘”是指“碘元素”

B. “綠色食品”是指顏色一定是綠色的食品

C. 通常所說的“煤氣中毒”是指CO中毒

D. “白色污染”是指某些難以分解的“塑料垃圾”對環(huán)境造成的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野外施工中,常常用鋁熱劑來進行鋼鐵焊接,因為這個反應會產生高溫,生成的鐵成熔化狀態(tài)。反應方程式為:2Al+Fe2O3=Al2O3+2Fe 有關該反應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該反應屬于化合反應 B. 該反應屬復分解反應

C. 該反應屬置換反應 D. 該反應中鐵元素的化合價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A. 用灼燒聞氣味的方法,不能區(qū)分棉制品和羊毛制品

B. 制作鋁合金門窗、食品保鮮膜的主要材料都屬于有機合成材料

C. 棉花、羊毛都屬于天然纖維

D. 汽車輪胎、手機塑料外殼都屬于塑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實驗室里,小明與同學欲用如圖所示裝置(氣密性良好)和藥品制取氧氣并驗證其有關性質.

(1)寫出圖中標有序號的儀器名稱:① , ②
(2)點燃A中的酒精燈制取并收集氧氣,反應的化學式表達式式為 . 待檢驗到B中氧氣已收集滿,接下來的操作是 , 把集氣瓶蓋好玻璃片后,正放在桌面上.
(3)將點燃的蠟燭放入集滿氧氣的集氣瓶中,可觀察到且瓶壁上有水霧出現(xiàn),證明蠟燭燃燒有水生成.接著,將蠟燭從集氣瓶中取出,(填實驗步驟和現(xiàn)象),證明蠟燭燃燒還生成了二氧化碳.
(4)小明同學要制取純凈的氧氣來做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應該用法收集氣體,他在鐵絲末端系一根小木棍,其目的是 , 在集氣瓶底部盛少量水,其目的是 , 如果仍然沒有觀察到鐵絲劇烈燃燒,則原因可能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