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四個反應在一定條件下都能發(fā)生,其中不屬于化合反應的是( 。
分析:化合反應: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反應后生成一種物質的反應,其特點可總結為“多變一”;據(jù)此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解:A、氫氣+氧氣
點燃
水,該反應符合“多變一”的特征,屬于化合反應,故選項錯誤.
B、木炭+氧氣
點燃
二氧化碳,該反應符合“多變一”的特征,屬于化合反應,故選項錯誤.
C、酒精+氧氣
點燃
二氧化碳+水,該反應的生成物是兩種,不符合“多變一”的特征,不屬于化合反應,故選項正確.
D、硫+氧氣
點燃
二氧化硫,該反應符合“多變一”的特征,屬于化合反應,故選項錯誤.
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掌握化合反應的特征(“多變一”)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1、化學就在我們身邊.
(1)用化學用語填空:
2個氫原子
2H
3個鐵離子
3Fe3+
4個碳酸分子
4H2CO3

(2)現(xiàn)有下列四種物質;尿素、石油、汞、合成橡膠、請選擇相應的物質填空:
①可做汽車輪胎的材料是
合成橡膠
②溫度計中填充的液態(tài)金屬是

③可作氮肥的是
尿素
④被稱為“工業(yè)的血液”的化石燃料是
石油

(3)A物質常用于焊接或切割金屬.把一定質量的純凈物A和40g的純凈物B在-定條件下按下圖所示充分反應,當B物質反應完時,可生成44g C物質和9g D物質.

①參加反應的A物質的質量是
13克

②A物質中各元素的質量比為
碳元素與氫元素的質量比為12:1

(4)今春我國西南部分省區(qū)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一些災區(qū)群眾用水極其困難,他們在政府的幫助下,多方尋找水源.
①將渾濁的水變澄清的簡單方法是
過濾

②將澄清后的水煮沸,若水中出現(xiàn)較多水垢,該水為
硬水
(選填“硬水”或“軟水”).
③全球氣候變暖會導致干旱、洪澇等災害的頻發(fā).面對全球氣候變暖的嚴峻挑戰(zhàn),各國都應采取的措施有
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寫一條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1)我國家用能源的發(fā)展已經(jīng)進入到了燃氣時代.小華在家里打開煤氣罐(內裝液體燃料)時,聽到“咝咝”的聲音.請用分子的觀點解釋這一現(xiàn)象:
分子是在不斷的運動的
分子是在不斷的運動的
.如果你是小華,在家里你檢測燃氣是否泄漏的簡單方法是
把肥皂水涂在燃氣管口,若有氣泡,則說明漏氣
把肥皂水涂在燃氣管口,若有氣泡,則說明漏氣
為了便于提醒用戶煤氣是否泄漏,國家統(tǒng)一規(guī)定必須在燃氣中加入乙硫醇(化學式為C2H6S).請說出乙硫醇可能具有的性質
具有特殊氣味、無毒等
具有特殊氣味、無毒等
(至少兩條).
(2)劉菲為同學們表演了一組魔術,她在3個盛有相同液體的玻璃杯(分別編號A、B、C)中,分別倒入三種不同的液體,同學們看到下列奇特現(xiàn)象:A杯變成紅葡萄酒,B杯變成“汽水”(有大量氣體生成),C杯變成“牛奶”(有白色渾濁).請你給劉菲揭開魔術的秘密.
①B杯中生成的氣體可能是
CO2
CO2
(填化學式).
②寫出C杯中可能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Ca(OH)2+Na2CO3═CaCO3↓+2NaOH
Ca(OH)2+Na2CO3═CaCO3↓+2NaOH

(3)A、B、C、D表示四種物質,其微觀示意圖見下表:A和B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C和D,若有16gB參加反應,則生成D的質量為
18
18
g.
物質 A B C D
微觀示意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某;瘜W興趣小組對金屬活動性順序等知識進行了研究.
(1)根據(jù)如圖中的實驗現(xiàn)象判斷,稀鹽酸里的A、B、C、D四種金屬中,在金屬活動性順序里,位于氫后面的金屬是(填字母)
D
D

(2)為了確定Fe、Cu、Hg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興趣小組同學用鐵片、銅片、硝酸汞溶液和鹽酸四種試劑設計了下列實驗方案,其中可行的是(
C
C
 )
A.Fe+HCl    Cu+HCl         Fe+Hg(NO32
B.Fe+HCl    Fe+Hg(NO32  Cu+Hg(NO32
C.Fe+HCl    Cu+HCl         Cu+Hg(NO32
D.Cu+HCl    Fe+Hg(NO32   Cu+Hg(NO32
(3)為了確定鐵、銅、銀的金屬活動性順序,同學們用到的藥品有鐵絲、銅絲、銀絲、稀硫酸和硫酸銅溶液.實驗結束后,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欲對該實驗的廢液進行探究,請你一起參與.
[提出問題]廢液中含有什么物質?
[交流表達]
①小明通過觀察,認為廢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銅.他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溶液顯藍色.
溶液顯藍色.

②小紅通過分析,認為廢液中一定含有硫酸亞鐵,她的依據(jù)是:
鐵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亞鐵,鐵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
鐵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亞鐵,鐵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

[作出猜想]小華認為廢液中還可能含有硫酸.
[實驗驗證]小華同學聯(lián)想到聯(lián)想到教材上二氧化碳與水的反應相關實驗的設計,準備了abcd四朵用紫色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
取干燥的花a和噴上水的花b分別放入盛滿二氧化碳的兩個集氣瓶中,發(fā)現(xiàn)花a不變色,花b成了
色;
干燥的花c噴水,花不變色,說明了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
H2CO3
H2CO3
(填化學式);
在干燥的花d滴加幾滴廢液,花d變成了
色,說明廢液里含有硫酸.
通過分析與實驗,同學們得出廢液中含有硫酸亞鐵、硫酸銅和硫酸.
[反思拓展]
①小明取一條鋁片加入少量廢液中,開始時,鋁片表面沒有卻氣泡出現(xiàn),一段時間后才有氣泡出現(xiàn).開始時,鋁片表面沒有氣泡出現(xiàn)的原因是
鋁片表面有一層致密的氧化鋁薄膜,能與酸反應
鋁片表面有一層致密的氧化鋁薄膜,能與酸反應

②在分析化學反應后所得的物質成分,除了考慮生成物外還需考慮
剩余的反應物
剩余的反應物

[拓展應用1]①若將廢液中硫酸銅、硫酸全部轉化為硫酸亞鐵,應向廢液中加入過量的
.②反應完全后,過濾,洗滌、干燥后得到金屬固體.
A:實驗室進行過濾操作時,用到的玻璃儀器除漏斗、燒杯外,還需
玻璃棒
玻璃棒

B:固體中物質為
銅、鐵
銅、鐵

[拓展應用2]為比較同種金屬與不同種酸反應的速率,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裝置如右圖所示(夾持和固定裝置已略去).
在兩支試管中分別加入過量的鎂條,同時將相同濃度的稀鹽酸和稀醋酸注入相應的試管中,觀察產(chǎn)生氫氣的速率和體積.試回答下列問題:
①鹽酸與鎂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Mg+2HCl=MgCl2+H2
Mg+2HCl=MgCl2+H2
,反應后液體質量(選填“增大”、“減小”、“不變”)
增大
增大

②實驗中收集到氫氣的體積與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分析圖中曲線變化規(guī)律,可以得出鎂與稀鹽酸反應速率比與稀醋酸(填“快”或“慢”)

③實驗中稀鹽酸與鎂條反應時,量筒中收集到氫氣的體積比理論值高,不可能的原因是(填序號)

A.反應放熱;
B.試管中有氫氣殘留;
C.酸液進入試管,占據(jù)了一定體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化學就在我們身邊.
(1)用化學用語填空:
2個氫原子______3個鐵離子______4個碳酸分子______
(2)現(xiàn)有下列四種物質;尿素、石油、汞、合成橡膠、請選擇相應的物質填空:
①可做汽車輪胎的材料是______②溫度計中填充的液態(tài)金屬是______
③可作氮肥的是______④被稱為“工業(yè)的血液”的化石燃料是______
(3)A物質常用于焊接或切割金屬.把一定質量的純凈物A和40g的純凈物B在-定條件下按下圖所示充分反應,當B物質反應完時,可生成44g C物質和9g D物質.

①參加反應的A物質的質量是______.
②A物質中各元素的質量比為______.
(4)今春我國西南部分省區(qū)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一些災區(qū)群眾用水極其困難,他們在政府的幫助下,多方尋找水源.
①將渾濁的水變澄清的簡單方法是______.
②將澄清后的水煮沸,若水中出現(xiàn)較多水垢,該水為______(選填“硬水”或“軟水”).
③全球氣候變暖會導致干旱、洪澇等災害的頻發(fā).面對全球氣候變暖的嚴峻挑戰(zhàn),各國都應采取的措施有______(寫一條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0年初中化學上下冊綜合測試題(3)(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化學就在我們身邊.
(1)用化學用語填空:
2個氫原子3個鐵離子4個碳酸分子
(2)現(xiàn)有下列四種物質;尿素、石油、汞、合成橡膠、請選擇相應的物質填空:
①可做汽車輪胎的材料是②溫度計中填充的液態(tài)金屬是
③可作氮肥的是④被稱為“工業(yè)的血液”的化石燃料是
(3)A物質常用于焊接或切割金屬.把一定質量的純凈物A和40g的純凈物B在-定條件下按下圖所示充分反應,當B物質反應完時,可生成44g C物質和9g D物質.

①參加反應的A物質的質量是.
②A物質中各元素的質量比為.
(4)今春我國西南部分省區(qū)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一些災區(qū)群眾用水極其困難,他們在政府的幫助下,多方尋找水源.
①將渾濁的水變澄清的簡單方法是.
②將澄清后的水煮沸,若水中出現(xiàn)較多水垢,該水為(選填“硬水”或“軟水”).
③全球氣候變暖會導致干旱、洪澇等災害的頻發(fā).面對全球氣候變暖的嚴峻挑戰(zhàn),各國都應采取的措施有(寫一條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