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湘潭)前段,在燒烤、辣椒等一些食品中被查出添加有“蘇丹紅”成分.“蘇丹紅”不能作為食品添加劑,它是_種化學染色劑,化學式為C16H12N20,食用后對人有較強的致癌作用.試回答下列問題:
(1)該化合物屬于
有機
有機
化合物;(填寫“無機”或“有機”)
(2)它的一個分子中,所含原子的總數(shù)為
31
31
;
(3)該化合物由
種元素組成.
分析:(1)根據(jù)有機物是含碳的化合物進行解答;
(2)根據(jù)原子右下角的數(shù)字表示分子中該原子的數(shù)目;
(3)由化學式可知其組成元素的種類.
解答:解:(1)由化學式為C16H12N20可知,該物質是含碳的化合物,故屬于有機化合物;
(2)由化學式為C16H12N20可知,它的一個分子中,所含原子的總數(shù)=16+12+2+1=31;
(3)由化學式為C16H12N20可知,是有碳、氫、氮、氧四種元素組成.
故答案為:(1)有機;(2)31;(3)四.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化學式的意義、根據(jù)化學式確定組成物質元素之間的質量關系;了解有機物的特征.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05?湘潭)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學生研究過量的碳粉與Fe2O3在高溫條件下反應的氣體產(chǎn)物成分.探究過程如下:
(1)提出假設:氣體產(chǎn)物全部是CO2
(2)查閱資料:a.氮氣不能與碳粉及Fe2O3反應.
b.高溫下可以發(fā)生下列反應:
2Fe2O3+3C 
 高溫 
.
 
Fe+3CO2↑   C+CO2
 高溫 
.
 
 2CO
(3)設計方案:將一定量氧化鐵在隔絕空氣的環(huán)境下與過量碳粉充分反應.用實驗中實際測得產(chǎn)生氣體的質量,與理論計算得到的CO2的質量進行比較.
(4)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5)實驗操作:
①稱量數(shù)據(jù):反應前Fe2O3的質量3.2g;碳粉的質量2g;玻璃管C的質量48.48g.反應后玻璃管與殘留固體共52.24g.
②加熱前先通一段時間氮氣,再夾緊彈簧夾T,點燃酒精噴燈加熱.
(6)問題分析:
①用酒精噴燈而不用酒精燈的目的是
因為用酒精噴燈加熱比酒精燈能獲得更高的溫度
因為用酒精噴燈加熱比酒精燈能獲得更高的溫度

②加熱前先通一段時間氮氣的目的是
清除試管中的空氣(氧氣),防止碳粉與空氣中的氧氣發(fā)生反應
清除試管中的空氣(氧氣),防止碳粉與空氣中的氧氣發(fā)生反應

③理論計算:根據(jù)氧化鐵與碳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計算3.2g氧化鐵完全反應時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
④根據(jù)化學式計算CO2中碳元素與氧元素質量比.
⑤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計算實驗中實際獲得氣體的質量.
(7)結論:(要求簡述獲得結論的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