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生活中處處有化學,化學與生活密切相關.
(1)某餅干包裝袋中用作干燥劑的是生石灰,請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其原理CaO+H2O=Ca(OH)2
(2)霧霾是一種災害性天氣現(xiàn)象,由于人類生產(chǎn)、生活向大氣中排放大量細顆粒物,如果超過大氣的自凈能力,就會出現(xiàn)霧霾現(xiàn)象.請分析下列污染物中,會導致霧霾的是D(填序號).
A.二氧化硫      B.臭氧     C.一氧化碳      D.PM 2.5
(3)17世紀中葉,人們開始使用磷酸鹽礦石生產(chǎn)化肥,下列物質(zhì)屬于磷肥的是C(填序號).
A.KNO3   B.CO(NH22   C.Ca(H2PO42
(4)由于高鐵列車車廂是密閉的空間,因此提供清潔的空氣、保持車廂的衛(wèi)生非常重要.
(1)高鐵酸鈉(Na2FeO4)是高鐵上常用的一種“綠色環(huán)保高效”消毒劑.
①高鐵酸鈉中鐵元素的化合價為+6
②下面是一種制備高鐵酸鈉的反應原理:Fe2O3+3NaNO3+4NaOH═2Na2FeO4+3NaNO2+2X,X的化學式為H2O
(2)某品牌的空氣凈化劑含有過氧化鈉(Na2O2),它可以使車廂里的二氧化碳轉化為碳酸鈉和氧氣,寫出其化學反應方程式2Na2O2+2CO2=2Na2CO3+CO2
(5)汽車產(chǎn)生污染空氣的有害氣體,是由氮元素與氧元素兩種元素組成,在該物質(zhì)中N、O兩種元素的質(zhì)量比為7﹕16,該物質(zhì)的化學式為NO2
(6)2015年5月4日,北京的王女士因混合使用潔廁靈(鹽酸)和84消毒液(次氯酸鈉)清潔馬桶,中毒死亡.其原因是2HCl+NaClO═NaCl+Cl2↑+H2O產(chǎn)生的氯氣有毒.已知溴元素(Br)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那么,溴原子核內(nèi)質(zhì)子數(shù)為35;溴原子易得到電子(填“得到”或“失去”).
氯和溴兩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見右圖,二者屬于同一族(填“周期”或“族”).

分析 (1)干燥劑的主要成份是生石灰(CaO),吸收水分后生成氫氧化鈣Ca(OH)2,據(jù)此寫出化學方程式;
(2)霧霾是由可吸入顆粒物(PM2.5)引起的;
(3)根據(jù)磷肥的特點解答;
(4)(1)①根據(jù)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shù)和為零,結合高鐵酸鈉的化學式進行解答即可.
②由質(zhì)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原子種類、數(shù)目均不變,據(jù)此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推斷生成物X的化學式.
(2)過氧化鈉與車廂里的二氧化碳轉化為碳酸鈉和氧氣,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即可.
(5)根據(jù)化合物中各元素質(zhì)量比=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原子個數(shù)之比,進行分析解答.
(6)根據(jù)元素原子結構示意圖,根據(jù)原子序數(shù)=質(zhì)子數(shù),核外電子的排布情況可知其電子層數(shù),由最外層電子數(shù)判定其得失電子的情況;根據(jù)它們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判斷.

解答 解:
(1)生石灰能與水化合生成氫氧化鈣,所以可作干燥劑,化學方程式為:CaO+H2O=Ca(OH)2
(2)霧霾是由可吸入顆粒物(PM2.5)引起的,故選D.
(3)磷肥是含有磷元素的化合物,
A.KNO3  是復合肥;
 B.CO(NH22  是氮肥;
 C.Ca(H2PO42 是磷肥;
(4)(1)①鈉元素顯+1價,氧元素顯-2價,設鐵元素的化合價是x,根據(jù)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shù)和為零,可得:(+1)×2+x+(-2)×4=0,則x=+6價.
②由質(zhì)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原子種類、數(shù)目均不變,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Fe2O3+3NaNO3+4NaOH═2Na2FeO4+3NaNO2+2X,反應前鐵、氧、鈉、氮、氫原子個數(shù)分別為2、16、7、3、4,反應后的生成物中鐵、氧、鈉、氮、氫原子個數(shù)分別為2、14、7、3、0,根據(jù)反應前后原子種類、數(shù)目不變,則2X分子中含有2個氧原子和4個氫原子,則每個X分子由1個氧原子和2個氫原子構成,則物質(zhì)X的化學式為H2O.
(2)過氧化鈉與車廂里的二氧化碳轉化為碳酸鈉和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2O2+2CO2=2Na2CO3+O2
(5)設該化合物的化學式為NxOy,由題意,該物質(zhì)中氮、氧元素的質(zhì)量比為7:16,則14x:16y=7:16,x:y=1:2,則該化合物的化學式為NO2
(6)依據(jù)溴元素原子結構示意圖可知,圓圈內(nèi)的數(shù)字為質(zhì)子數(shù)是2+8+18+7=35,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7,大于4個,所以易在化學反應中得到電子,從而趨向于達到相對穩(wěn)定結構;氯和溴兩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上下關系,二者屬于同一族.
答案:
(1)CaO+H2O=Ca(OH)2;
(2)D;
(3)C;
(4)+6;H2O;2Na2O2+2CO2=2Na2CO3+CO2;
(5)NO2;
(6)35; 得到;族.

點評 能源緊缺、環(huán)境污染等是人類面臨的重大問題,我們應利用所學改善我們的生活.掌握利用化合價的原則計算指定元素的化合價的方法、化學反應前后原子守恒來確定物質(zhì)的化學式、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方法即可正確解答此類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5.A、B、C 三種固體物質(zhì)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
(1)P 點表示的含義是20℃時,A、C的溶解度相等.
(2)40℃時,A 的飽和溶液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 20%,則 B 的飽和溶液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一定是 (填“一定是”或“不一定是”)20%.
(3)將 40℃時三種物質(zhì)的飽和溶液降溫到 20℃,其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由大到小的順序是B>A>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6.有一混合氣體的成分中可能含有水蒸氣、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某同學設計了如下的實驗裝置探究混合氣體的成分,請根據(jù)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中,證明混合氣體中有水蒸氣的現(xiàn)象是A處無水CuSO4由白色變成藍色;若B中澄清石灰水出現(xiàn)白色渾濁現(xiàn)象,則證明混合氣體中有二氧化碳;C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除去混合氣體中的二氧化碳.證明混合氣體中有一氧化碳的現(xiàn)象是D處試管中的黑色固體變成紅色;E處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O2+Ca(OH)2=CaCO3↓+H2O.
(2)若混合氣體中含有CO,在F處尚缺少尾氣處理.
(3)如果將上述裝置中的A,B交換.則不能檢驗混合氣體中是否含有水蒸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下列圖示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
A.
稀釋濃硫酸
B.
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C.
滴管用畢即插回
D.
鐵絲在氧氣中燃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將一定量的苯(C6H6)和氧氣置于一個完全封閉的容器中引燃,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水和一種未知物 X.測得反應前后物質(zhì)的質(zhì)量見表:
物質(zhì)氧氣二氧化碳X
反應前質(zhì)量/g3.99.6000
反應后質(zhì)量/g006.62.7m
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表中 m 的值為 13.5B.該反應屬于分解反應
C.物質(zhì) X 可能含有氫元素D.物質(zhì) X 中一定含有碳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下列化學用語與含義不相符的是(  )
A.O2--氧離子B.3H-3 個氫元素
C.Fe3O4-四氧化三鐵D.2N2-2 個氮氣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根據(jù)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標有字母“a”的儀器名稱是錐形瓶.
(2)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是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所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A(填字母),集氣瓶收集完氧氣后,驗滿的方法是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若木條復燃則證明已滿.
(3)圖F 所示裝置可用來測量生成CO2的體積,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層植物油的目的是防止CO2溶于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下列變化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
A.糧食釀酒B.鐵釘生銹C.酒精揮發(fā)D.蠟燭燃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18.如圖表示某些物質(zhì)間轉化關系(“→”表示物質(zhì)之間存在轉化關系).其中A、B是由相同元素組成的無色液體,且A具有消毒殺菌作用;C、F為氣體單質(zhì),F(xiàn)是空氣中含量最高的氣體;D、E為固體,D呈紅棕色,E是應用最廣泛的金屬.G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100,組成元素的原子個數(shù)比為3:2.回答下列問題:

(1)①中C的化學式是O2;
(2)②處利用A不同(填序號,A.沸點 B.密度 C.溶解性),分離得兩種氣體;
(3)反應③④的化學方程式:③3CO+Fe2O3$\frac{\underline{\;高溫\;}}{\;}$2Fe+3CO2;④Mg3N2+6H2O=3Mg(OH)2↓+2NH3↑.
(4)在日常生活中為了避免反應⑤的發(fā)生可采取的措施是刷漆、涂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