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150 mL稀鹽酸(密度為1.1 g/mL)加入盛有53 g含少量雜質(zhì)的石灰石的燒杯中,恰好完全反應(雜質(zhì)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反應后燒杯中總質(zhì)量為196 g.計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質(zhì)量是多少?
(2)石灰石中碳酸鈣的質(zhì)量分數(shù)?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化學教研室 題型:038
計算:(1)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的質(zhì)量。
(2)石灰石中碳酸鈣的質(zhì)量分數(shù)(保留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小東從海邊撿來一些嵌有沙礫的貝殼(主要成分為碳酸鈣),為測定碳酸鈣的含量,他做了如下實驗:首先稱取50 g貝殼樣品,然后將150 mL的鹽酸分5次加入(假設其余雜質(zhì)均不與鹽酸反應)。實驗過程中的數(shù)據(jù)記錄如下:
稀鹽酸 | 第一次30 mL | 第二次30 mL | 第三次30 mL | 第四次30 mL | 第五次30 mL |
剩余固 | 40.0 g | X | 20.0 g | 10.0 g | 5.0 g |
(1)X = g;
(2)小東測得貝殼樣品中碳酸鈣的質(zhì)量分數(shù)是 ;
(3)若把二氧化碳收集起來,共有多少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小東從海邊撿來一些嵌有沙礫的貝殼(主要成分為碳酸鈣),為測定碳酸鈣的含量,他做了如下實驗:首先稱取50 g貝殼樣品,然后將150 mL的鹽酸分5次加入(假設其余雜質(zhì)均不與鹽酸反應)。實驗過程中的數(shù)據(jù)記錄如下:
稀鹽酸 | 第一次30 mL | 第二次30 mL | 第三次30 mL | 第四次30 mL | 第五次30 mL |
剩余固 | 40.0 g | X | 20.0 g | 10.0 g | 5.0 g |
(1)X = g;
(2)小東測得貝殼樣品中碳酸鈣的質(zhì)量分數(shù)是 ;
(3)若把二氧化碳收集起來,共有________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小東從海邊撿來一些嵌有沙礫的貝殼(主要成分為碳酸鈣),為測定碳酸鈣的含量,他做了如下實驗:首先稱取50 g貝殼樣品,然后將150 mL的鹽酸分5次加入(假設其余雜質(zhì)均不與鹽酸反應)。實驗過程中的數(shù)據(jù)記錄如下:
稀鹽酸的體積 | 第一次30 mL | 第二次30 mL | 第三次30 mL | 第四次30 mL | 第五次30 mL |
剩余固體質(zhì)量 | 40.0 g | X | 20.0 g | 10.0 g | 5.0 g |
(1)X = g;
(2)小東測得貝殼樣品中碳酸鈣的質(zhì)量分數(shù)是 ;
(3)若把二氧化碳收集起來,共有________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