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下列有關水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水是生命活動不可缺少的物質
B.水通電分解和水的蒸發(fā)都是化學變化
C.煮沸是生活中常用的軟化水的方法
D.凈化水的方法有吸附、沉淀、過濾和蒸餾等

分析 A、根據(jù)水對人體是不可或缺的物質,沒有水就沒有生命解答;
B、水通電生成氫氣和氧氣,屬于化學變化,水的蒸發(fā)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C、根據(jù)生活中常用的軟化水的方法解答.
D、根據(jù)凈化水的方法解答.

解答 解:A、水是生命活動不可缺少的物質,故A正確;
B、水通電生成氫氣和氧氣,屬于化學變化,水的蒸發(fā)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B不正確;
C、煮沸是生活中常用的軟化水的方法,故C正確;
D、凈化水的方法有吸附、沉淀、過濾和蒸餾等,故D正確.
故選:B.

點評 解答本題的關鍵要掌握水和肥皂水的性質及其電解水和凈化水等方面的知識,只有這樣才能對問題做出正確的判斷.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下列屬于物質的物理性質的是(  )
A.氨氣有刺激性氣味B.鎂帶能在空氣中燃燒
C.鐵釘在潮濕的空氣中會生銹D.高錳酸鉀加熱時會產(chǎn)生氧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9.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類最寶貴的資源.請回答下列問題:
(1)凈水時,為了讓水中的懸浮雜質沉降,可加入適量的明礬,再靜置、過濾(填操作名稱),除去不溶性雜質;然后加入活性炭,利用其吸附性除去異味,最后殺菌消毒,就得到生活用水.
(2)欲判斷得到的生活用水是硬水還是軟水,可加入肥皂水進行檢驗,日常生活中常通過加熱煮沸的方法來降低水的硬度.
(3)次氯酸鈉(NaClO)是一種常用的自來水消毒劑,其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1.
(4)節(jié)約用水、防止水污染應成為我們的自覺行為.下列有關敘述中正確的是ABC.
A.為節(jié)約用水,可以用淘米的水澆花
B.工業(yè)廢水應處理達標后再排放
C.洗漱時,應及時關閉水龍頭
D.大量使用農(nóng)藥、化肥,不會造成水體污染
(5)通過電解水能得到綠色能源--氫氣,電解水的文字表達式為水 $\stackrel{通電}{→}$氫氣+氧氣.電解水時,如果電源負極產(chǎn)生10mL氣體,則電源正極同時產(chǎn)生5mLmL氣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6.實驗課上,同學們利用下列裝置進行氣體制備的學習.

請你用已學的化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儀器a的名稱是酒精燈;儀器b的名稱是鐵架臺.
(2)在實驗室里常用稀鹽酸和塊狀大理石在裝置A中反應制取二氧化碳,不用粉末狀大理石的原因是粉末狀大理石與鹽酸接觸面積大,反應的速度太快.
(3)收集二氧化碳的裝置是E,不選擇其他兩個的原因是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檢驗二氧化碳的化學反應方程是Ca(OH)2+CO2=CaCO3↓+H2O.
(4)實驗室用加熱無水乙酸鈉固體和氫氧化鈉固體制取甲烷氣體.在通常情況下甲烷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難溶于水,密度比空氣。F(xiàn)實驗室制取較純凈的甲烷應選用的發(fā)生和收集裝置是DF或DG(填字母編號).
(5)若用裝置D制取氧氣,則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反應前后二氧化錳在固體混合物中質量分數(shù)是變大(“不變”或“變大”或“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保持過氧化氫的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 。
A.水分子B.過氧化氫分子
C.氧氣分子和氫氣分子D.氫原子和氧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某學生用托盤天平稱取藥品的質量時,將藥品與砝碼位置放反了,待平衡時他稱取的藥品質量為16.8g(5g以下為游碼示數(shù)),則藥品的實際質量為( 。
A.16gB.15.2gC.13.2gD.17.8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下列變化中不屬于緩慢氧化的是( 。
A.動植物的呼吸作用B.鐵生銹
C.黑火藥爆炸D.酒的釀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在用白磷(白磷與紅磷的組成相同,著火點為40℃)探究質量守恒定律的實驗中,曉涵同學將橡皮塞上的細玻璃管下端放到酒精燈火焰上灼燒至紅熱后,迅速用橡皮塞將錐形瓶塞緊,并引燃白磷,實驗過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B中氣球脹大說明此反應有氣體產(chǎn)生
B.C中的壓強小于外界的大氣壓
C.此反應符合質量守恒定律
D.用天平稱量A系統(tǒng)的質量,天平保持平衡后,換成B系統(tǒng),指針向右偏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
(一)為驗證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小明同學按照課本中圖甲所示的裝置進行了第一次實驗.
(1)集氣瓶中紅磷燃燒反應的字母表達式是4P+5O2$\frac{\underline{\;點燃\;}}{\;}$2P2O5
(2)集氣瓶底水的作用是降溫、吸收五氧化二磷,防止污染空氣;
(3)測得結果大于$\frac{1}{5}$,原因可能是向瓶口塞入膠塞過慢.
(二)小明按圖甲所示的裝置又進行了多次實驗,發(fā)現(xiàn)每次測得的氧氣體積分數(shù)總是遠小于21%,他認為誤差主要由實驗裝置造成,于是改用圖乙裝置進行實驗,步驟如下:①連接裝置并檢查氣密性.②在量筒內加入100毫升的水.③在廣口瓶中加入少量水,使瓶內空氣體積為250毫升.④在燃燒匙內放入過量的紅磷,塞緊瓶塞,關閉止水夾,接通電源使電烙鐵發(fā)熱,點燃紅磷后,斷開電源.⑤燃燒結束并充分冷卻后,打開止水夾,待量筒內水面不再下降時,記錄量筒內水的體積為60毫升.
(4)在步驟⑤中等集氣瓶冷卻至室溫后才打開止水夾,這樣操作的原因是使測量結果更準確.
(5)小明按如甲裝置進行實驗時,寫出檢查裝置的氣密性的方法將導管一端插入水中,用手緊握廣口瓶外壁,觀察水中的導管口是否有氣泡冒出,如果有氣泡冒出,說明裝置氣密性好.
(6)與裝置甲相比,裝置乙中使用電烙鐵可以減小實驗誤差,其原因是:改進后的裝置無需打開瓶塞點燃紅磷,避免瓶內空氣外逸而而造成實驗誤差.
(7)根據(jù)本實驗數(shù)據(jù),計算出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為16%.
小明發(fā)現(xiàn),測量結果與真實值仍有較大差距,查閱資料發(fā)現(xiàn),引起本實驗的誤差除裝置外,還與可燃物的性質有關.
(8)上圖兩個裝置的實驗原理是磷消耗氧氣,裝置內氣壓變小.
(三)小強同學按照圖1所示裝置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其中與集氣瓶相連的壓強傳感器等電子設備將集氣瓶內氣體壓強精確地記錄并保存下來,圖2、圖3是用該裝置測得的紅磷和木炭分別在集氣瓶中燃燒的壓強-時間關系圖(該裝置氣密性良好,p0是集氣瓶內初始氣壓,p和p′分別是反應結束后恢復到室溫時集氣瓶內的氣壓).下列說法正確的是BC.
A.燃燒匙內所裝紅磷或木炭的多少對實驗結果無影響
B.反應開始時集氣瓶中壓強瞬間變大的是由燃燒放熱造成的
C.p=0.79p0,p′=p0是因為紅磷比木炭消耗的氧氣多
D.由圖3可推出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