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研究小組利用如圖所示裝置研究碳的氧化物的性質(固定裝置略).已知碳酸鎂加熱發(fā)生類似碳酸鈣的分解反應.
(1)裝置A中發(fā)生的反應: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裝置C的作用: ,無水CaCl2的作用: .
(3)裝置D中發(fā)生的反應: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4)圖中裝置E是安全瓶,能防止倒吸,從實驗安全考慮,本實驗還應在裝置 之間添加裝置E.
考點: 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常見氣體的檢驗與除雜方法;一氧化碳的化學性質;鹽的化學性質;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電離方程式.
專題: 碳單質與含碳化合物的性質與用途.
分析: (1)碳酸鎂加熱分解為氧化鎂和二氧化碳,據(jù)此書寫化學方程式;
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據(jù)此分析C的作用,氯化鈣具有吸水性據(jù)此分析D的作用;
(3)一氧化碳和三氧化二鐵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據(jù)此書寫化學方程式;
(4)B處停止加熱后,C處液體容易倒吸入B使裝置炸裂.
解答: 解:(1)碳酸鎂加熱分解為氧化鎂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MgCO3MgO+CO2↑,故答案:MgCO3MgO+CO2↑.
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所以C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氯化鈣具有吸水性,所以D的作用是干燥氣體,故答案:吸收二氧化碳;干燥氣體;
(3)一氧化碳和三氧化二鐵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CO+Fe2O32Fe+3CO2,故答案:3CO+Fe2O32Fe+3CO2
(4)B處停止加熱后,C處液體容易倒吸入B使裝置炸裂,故答案:BC.
點評: 本題考查了一氧化碳的還原性,對實驗過程中的除雜、干燥進行考查,特別注重對化學方程式的考查.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經(jīng)過研究發(fā)現(xiàn),對任何氣體而言,6.02×1023個分子具有下列定量關系:①其質量在數(shù)值上等于該分子的相對分子質量,單位為克;②在壓強為1.01×105Pa和0℃時其體積為22.4升。據(jù)此可知,32克二氧化硫的分子數(shù)為 個,含有的氧原子數(shù)為 個,在壓強為1.01×105Pa和0℃時其體積為 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最近新疆烏魯木齊某在建小區(qū)附近出現(xiàn)了“火山”,是地下淺表煤層在巖石裂縫處發(fā)生的自燃現(xiàn)象.要熄滅該煤層的燃燒,你提出的辦法是 .該煤層自燃的過程中會產(chǎn)生大量的可燃性氣體,該氣體的化學式為 ;實驗室點燃該氣體前必須要對氣體進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關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都能與水反應 B. 都能與KOH溶液反應
C. 都能還原氧化銅 D. 都能通過碳與氧氣反應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1氫氣、氧氣、氮氣、二氧化碳四種氣體中,占空氣體積分數(shù)最大的是(填化學式,以下相同) ;能使帶火星木條復燃的是 ;能與氧化鐵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置換反應的是 ;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的是 ;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人類只有一個地球,保護地球人人有責.下列有關環(huán)境保護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 使用乙醇汽油,防止“溫室效應”
B. 污染的空氣,會破壞生態(tài)平衡
C. 及時焚燒廢棄塑料,減少“白色污染”
D. 工廠用高煙囪排放廢氣,防止“酸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小明同學學習化學后,對生活中的一些常識進行了總結,其中不合理的是( 。
A. 將實心煤塊做成蜂窩煤,使煤燃燒更充分
B. 進入干涸的深井之前必須做燈火試驗
C. 油鍋里的油著火燃燒,應立即蓋緊鍋蓋
D. 廚房內發(fā)生天然氣泄漏時,應先打開電排風扇保持通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表是某同學對鐵制品生銹情況的調查:
調查內容 | 掉漆的自行車 | 裸露在混凝土外的鋼筋 | 涂油的無銹鐵釘 | 鍍鉻的鐵質剪刀 |
鐵制品銹蝕的現(xiàn)象 | 風吹雨淋,時間長了,掉漆的部分會生銹 | 在潮濕的空氣中,時間長了,裸露的鋼筋表面會出現(xiàn)銹層 | 鐵釘較長時間不生銹 | 剪刀較長時間 不生銹 |
(1)從以上調查中,可知鐵制品生銹的主要條件是與空氣和 直接接觸.
(2)下列保護鐵資源的建議,不正確的是 (填序號).
A.防止鐵制品腐蝕 B.回收利用廢舊鐵制品 C.任意開采鐵礦石.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