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jīng)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一帶一路”是合作發(fā)展的理念和倡議,古絲綢之路將我國的發(fā)明和技術(shù)傳送到國外。下列古代生產(chǎn)工藝中主要體現(xiàn)物理變化的是( )
A.糧食釀酒 B.冶煉金屬 C.燒制陶瓷 D.紡紗織布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南省商丘市2019-2020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中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如圖是某反應的微觀示意圖,下列有關(guān)該反應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該反應方程式為:
B.甲、乙、丙、丁都是由分子構(gòu)成的物質(zhì)
C.生成丙和丁的質(zhì)量比為1:3
D.氫元素的化合價在反應前后沒有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西省贛州市尋烏縣2019-2020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第三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計算題
有一種石灰石樣品的成分是CaCO3和SiO2(已知SiO2既不溶于水也不與鹽酸反應),F(xiàn)取8g石灰石樣品與50g足量的稀鹽酸完全反應后,稱得容器內(nèi)物質(zhì)的總質(zhì)量為55.36g.試回答下列問題:
(1)反應產(chǎn)生二氧化碳的質(zhì)量為_____.
(2)該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zhì)量分數(shù)是多少?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西省贛州市尋烏縣2019-2020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第三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選擇填充題
苯丙氦酸是人體必需氨基酸之一,已知苯丙氨酸的化學式為C9H11NO2,下列關(guān)于苯丙氨酸的說法正確的是_____
A.苯丙氨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165g B.苯丙氨酸分子中含有1個氧分子
C.苯丙氨酸中氫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最小 D.苯丙氨酸中C、N元素的質(zhì)量比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西省贛州市尋烏縣2019-2020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第三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生活中的下列現(xiàn)象,用分子的相關(guān)知識解釋不正確的是( 。
A.濕衣服晾在太陽底下干得快,說明分子運動速率與溫度有關(guān)
B.成熟的菠蘿蜜會散發(fā)出濃濃的香味,說明分子在不斷地運動
C.水沸騰時能掀起壺蓋,說明分子大小隨溫度升高而增大
D.液化石油氣須加壓后貯存在鋼瓶中,說明分子之間有間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肇慶市2018-2019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 題型:綜合題
請根據(jù)下列裝置,回答問題:
(1)儀器x的名稱是_____;用D收集氫氣時,氣體應從導管_____端(填m或n)進入。
(2)若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制備氧氣,化學反應方程式為_____,最好選用發(fā)生裝置_____(填序號);將D裝滿水,用排水法收集氧氣并測定氣體體積,應在_____端(填m或n)連接上一個量筒。
(3)某同學稱取一定質(zhì)量的KMnO4固體放入裝置A的大試管中,將溫度控制在250℃加熱制取O2,請回答:
①KMnO4制備O2的化學方程式:,方程式中X的化學式為_____,a=_____、d=_____。
②實驗結(jié)束是,乙同學發(fā)現(xiàn)排水法收集到的氧氣量大于理論產(chǎn)量,針對這一現(xiàn)象,同學們進行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
猜想I,反應生成的MnO2分解放出O2;
猜想Ⅱ:反應生成的X分解放出O2;
③[實驗驗證]
同學們分成兩組,分別進行下列實驗;第一組同學取一定質(zhì)量的MnO2在250℃條件下加熱一段時間,冷卻后測得MnO2的質(zhì)量不變,則猜想_____錯誤;第二組同學取物質(zhì)X又加入試管中,控制溫度在_____條件下加熱,沒有用測定質(zhì)量的方法得出了猜想Ⅱ正確的結(jié)論,該組同學選擇的實驗方法是_____。
④[拓展延伸]
實驗發(fā)現(xiàn),KClO3固體加熱到400℃時,生成O2的速率還是很慢。如果將KMnO4固體與KClO3固體混合加熱,則KClO3的分解速率大大加快。請問KMnO4在KClO3的分解反應中是否作催化劑?_____(填“是”或“否”),其理由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肇慶市2018-2019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化學用語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請用正確的化學符號表示:
2個氮原子_____;硝酸根離子_____;氯化鎂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陜西省西安市蓮湖區(qū)2019-2020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中化學試卷 題型:實驗題
結(jié)合下圖所示實驗,回答有關(guān)問題。
(1)圖A所示實驗中,紅磷燃燒的實驗現(xiàn)象為_________;若實驗中測量的氧氣含量小于1/5,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由該實驗可推測剩余氣體的化學性質(zhì)可能是_______(寫一條即可)。
(2)在B實驗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由此得出的結(jié)論是_________。
(3)在C實驗中,觀察到銅片上的白磷燃燒而水下的白磷不燃燒,由此得出的結(jié)論是______,同時銅片上的白磷燃燒而紅磷不燃燒的原因是_____,寫出該實驗的一個缺點: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南省商丘市2019-2020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第二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已知一種碳原子可用于測定文物的年代,該原子的原子核內(nèi)含有6個質(zhì)子和8個中子,則核外電子數(shù)為
A. 2 B. 6 C. 8 D. 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