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建立模型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方法,下列模型正確的是( 。

A.物質(zhì)分類模型B.空氣組成模型

C.地殼中元素含量模型D.原子結構模型

【答案】B

【解析】

A、根據(jù)純凈物包括化合物和單質(zhì)分析解答;

B、根據(jù)按體積計算空氣由78%N221%O2還有1%其他成分組成分析解答;

C、根據(jù)地殼中元素含量考慮;

D、根據(jù)原子核由質(zhì)子和中子構成分析解答。

A、物質(zhì)分為純凈物和混合物,純凈物包括化合物和單質(zhì),模型中化合物沒包括在純凈物中,選項A不正確;

B、按體積計算空氣由78%N221%O2還有1%其他成分組成,模型描述與事實相符,選項B正確;

C、地殼中元素含量在前五位由多到少的順序是:氧、硅、鋁、鐵、鈣,選項B不正確;

D、原子核由質(zhì)子和中子構成,模型中質(zhì)子不在原子核內(nèi),選項D不正確。故選B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面是實驗室制取氣體的幾種發(fā)生裝置和收集裝置。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標號的儀器名稱____________。

(2)實驗室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制取并收集較純凈的氧氣時。應選用的裝置是____________

(填字母) 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3)將右側E和F裝置連接,可以測量氧氣的體積,氧氣應從________(填ab)口通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在課外閱讀中得知:氫氧化銅受熱會分解生成氧化銅(Ca(OH)2=CuO+X),于是用CuSO4溶液與KOH溶液反應制取氫氧化銅,并對氫氧化銅進行加熱。

(1)生成物X的化學式為____。

(2)制取氫氧化銅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

(3)小明在加熱氫氧化銅時,發(fā)現(xiàn)藍色固體先變成黑色;繼續(xù)高溫灼燒黑色固體變成紅色,同時有氣體產(chǎn)生。為弄清這種紅色固體的成份,進行了如下的探究:

(查閱資料)CuCu2O均為紅色固體,且Cu2O+H2SO4=Cu+CuSO4+H2O。

(提出猜想)紅色固體是:Ⅰ.Cu;Ⅱ.Cu2O;Ⅲ.____。

操作

現(xiàn)象

結論

①取灼燒后的紅色固體1.44g于試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加熱并充分震蕩,靜置。

溶液由無色變藍色,固體減少。

1.44g紅色固體一定有:②____

②過濾、洗滌、干燥。

得紅色固體

(進行實驗)

(結論分析)

③據(jù)上述實驗現(xiàn)象,小明認為猜想Ⅲ正確。但有同學認為小明的判斷不嚴謹,因為猜想___也有相同的現(xiàn)象。

④為了進一步確定1.44g紅色固體的成分,同學們將充分反應的固體過濾、洗滌、干燥后稱重為1.24g,通過計算后確定猜想Ⅲ正確,請你計算出1.44g紅色固體中Cu____g、Cu2O_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所示為實驗室常見氣體制備、凈化、干燥、收集和性質(zhì)實驗的部分儀器。某學校兩個化學實驗探究小組的同學欲用他們完成各自的探究實驗。

1)第一小組的同學以石灰石和稀鹽酸為原料,在實驗室中制備、收集干燥純凈的二氧化碳氣體,按照要求設計實驗、連接儀器,并檢驗裝置的氣密性。

①所選儀器的連接順序為_________(填寫儀器序號字母);

②制取二氧化碳所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

③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后的廢液中,常含有少量的鹽酸,欲除凈氯化鈣溶液中含有的少量鹽酸,在不用指示劑的條件下,最好加入下列試劑中的_________(填寫字母編號)。

A 生石灰 B 石灰水 C 石灰石粉末 D 純堿

2)第二小組的同學欲用純凈的一氧化碳氣體測定某不純氧化鐵樣品(雜質(zhì)中只含鐵)的組成,所選裝置按一氧化碳氣體→E→D→堿石灰干燥管的順序連接(實驗前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假設能發(fā)生的化學反應都充分反應)。

①裝置D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

2裝置E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

③充分反應后,測得裝置E中固體的質(zhì)量為ag,裝置D中的質(zhì)量增加bg,則反應前原固體混合物中鐵元素和氧元素的質(zhì)量比為____________(計算結果用含字母的代數(shù)式表示)。

④從環(huán)保角度考慮,該實驗方案設計還存在不完善之處,你的具體改進方案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Ⅰ.請根據(jù)示例寫出下列空格中對應的化學符號或符號所表達的含義。

1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M元素的單質(zhì)是當今世界高科技領域發(fā)展較快,用途較廣的有色材料,如可做火箭頭、導彈點火頭、航天器元部件及照明彈等,其原子結構示意圖如圖

1M元素的名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位于周期表中第_____________________周期。

2M元素的化學性質(zhì)與下列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元素的化學性質(zhì)相似。

3M元素的離子符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M元素與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屬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學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利用你所學的化學知識,完成下列相關問題:

150mL水與50mL乙醇混合后,溶液體積小于100mL,從分子的角度解釋為_____________________。

2)蠟燭在空氣中燃燒得到二氧化碳和水,說明蠟燭肯定含有的元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號)

3)在裝有空氣的密閉容器中,欲用燃燒的方法除去其中的氧氣,又不混入其它氣體,下列物質(zhì)中符合條件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 木炭 B C 紅磷 D 鐵絲

4)寫出鐵燃燒的現(xiàn)象_____________________,該反應的文字(化學式)表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室常用加熱氯酸鉀與二氧化錳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氣,寫出反應的文字表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芳發(fā)現(xiàn),氯酸鉀與氧化銅混合加熱,也能較快產(chǎn)生氧氣,于是進行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除二氧化錳、氧化銅外,氧化鐵也可以作氯酸鉀分解的催化劑。

(完成實驗)按下表進行實驗:并測定分解溫度(分解溫度越低,催化效果越好)。

實驗編號

實驗藥品

分解溫度(℃)


氯酸鉀

580


氯酸鉀、二氧化錳(質(zhì)量比11)

350


氯酸鉀、氧化銅(質(zhì)量比l1)

370


氯酸鉀、氧化鐵(質(zhì)量比11)

390

(分析數(shù)據(jù)、得出結論)(1)由實驗____________與實驗對比,證明猜想合理。

2)實驗所用的三種金屬氧化物,催化效果最好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1)若要證明氧化鐵是該反應的催化劑,還要驗證它在化學反應前后質(zhì)量和__________不變;

2)同種催化劑,顆粒大小可能影響催化效果,請設計實驗方案進行驗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種催化劑,還有哪些因素可能影響催化效果,請你再探究 (探究一種因素即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青少年處于生長發(fā)育期,對鈣的需要量較高,日推薦攝入量為1000mg。如圖所示為某保健品說明書的一部分,請回答:

1)該藥片主要為人體補充______元素和______;

2)維生素D3的化學式為,則其分子中CH、O的原子個數(shù)比是______。

3)每片藥片含鈣______寫出計算過程

4)假設該青少年每天除食物攝入外,還需另外補充500mg的鈣,則她每天需服該鈣片______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初中化學常見物質(zhì)A-E有如圖所示的轉(zhuǎn)化關系,已知A、B均為黑色物質(zhì);D為紅色固體。

1)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

2)反應②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

3)從微觀上看,CE化學性質(zhì)不同的原因是_____;

4C的一種用途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所示的一組實驗可用于研究燃燒的條件。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1ab對比實驗,可研究不同物質(zhì)燃燒所需的最低溫度不同

B. 1c和圖2d的對比實驗,可研究溫度對反應的影響

C. 1ac對比實驗,可研究水對反應的影響

D. 1和圖2中的熱水只起提高溫度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