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世界環(huán)境日主題為“地球需要你:團結(jié)起來應對氣候變化”.世界自然基金會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提出了“地球一小時”的倡議,希望個人,社區(qū)、企業(yè)和政府在每年3月最后一個星期六20:30~21:30熄燈一小時.下列說法與提倡這個活動的主要目的不相符合的是( 。
A、節(jié)約能源
B、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C、欣賞城市夜景
D、關(guān)注全球氣候
考點:防治空氣污染的措施
專題:化學與環(huán)境保護
分析:全球氣候變化就是氣溫升高,也就是溫室效應,要減緩此現(xiàn)象,就是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解答:解:A、節(jié)約能源,減少二氧化碳的含量,有利于保護環(huán)境,有利于應對氣候變化,故與活動相符;
B、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有利于減緩氣溫升高的速度,有利于應對氣候變化,故與活動相符;
C、欣賞城市夜景與應對氣候變化沒有關(guān)系,故與活動不相符;
D、關(guān)注全球氣候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有利于應對氣候變化,故與活動相符.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了應對氣候變化的措施,完成此題,可以依據(jù)已有的知識進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變化不屬于化合反應,也不屬于氧化反應的是(  )
A、硫在空氣中燃燒
B、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C、鐵絲在氧氣中燃燒
D、點燃蠟燭生成CO2和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變化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白磷自燃B、空氣液化
C、木材加工成家具D、水結(jié)成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為某化學反應的示意圖,圖中“”表示氧原子,“”表示氫原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反應物的化學式是H2O2
B、生成物均為氧化物
C、該反應不符合質(zhì)量守恒定律
D、該圖說明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也可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是實驗室常用的制取氣體的發(fā)生裝置和收集裝置(用序號填空)

(1)實驗室若采用分解過氧化氫的方法制取氧氣,則應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
 
,收集裝置是
 
或者
 
;分解過氧化氫需加入少量二氧化錳,其作用是
 
.該反應的表達式是
 
.(用化學式寫,下同)
(2)若采用加熱高錳酸鉀的方法制取氧氣,則應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
 
,選用該裝置還需進行的改進是
 
,該反應的表達式是
 

(3)細鐵絲、紅磷在氧氣中燃燒的反應表達式分別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給2mL液體加熱,最好使用以下儀器中的(  )
(1)試管(2)燒杯(3)試管夾(4)酒精燈(5)蒸發(fā)皿(6)石棉網(wǎng)(7)鐵架臺(帶鐵圈)
A、(1)(3)(4)(5)
B、(2)(4)(6)
C、(1)(3)(4)
D、(2)(4)(6)(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與水有關(guān)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水在通電的條件下,發(fā)生了化合反應
B、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單質(zhì)
C、水既是化合物又是氧化物
D、水是一種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小雨閱讀課外資料得知:雙氧水分解除了用二氧化錳還可用氧化銅等物質(zhì)作催化劑,于是他對氧化銅產(chǎn)生了探究興趣.
【提出問題】氧化銅是否也能作氯酸鉀分解的催化劑?它是否比二氧化錳催化效果更好?
【設(shè)計實驗】小雨以生成等體積的氧氣為標準,設(shè)計了下列三組實驗(其它可能影響實驗的因素均忽略).
實驗序號氯酸鉀的質(zhì)量其他物質(zhì)質(zhì)量待測數(shù)據(jù)
1.2g/
 
1.2g氧化銅 0.5g
 
1.2g二氧化錳 0.5g
 
(1)上述實驗應測量的“待測數(shù)據(jù)”是
 

(2)若實驗②比實驗①的“待測數(shù)據(jù)”更
 
 (填“大”或“小”),說明氧化銅能加快氯酸鉀的分解速率.
(3)將實驗②反應后的固體加水溶解、過濾、洗滌、干燥,若衡量得到0.5g黑色粉末,再將黑色粉末放入試管中,
 
.(簡述操作和現(xiàn)象)
【預期結(jié)論】氧化銅還能作氯酸鉀的催化劑.
【評價設(shè)計】你認為小雨設(shè)計實驗③和實驗②對比的目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為形象展示水分解微觀過程,某同學制作了一些模型,表示相應的微觀粒子,其中表示水分解過程中不能再分的粒子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