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李明同學對蠟燭及其燃燒進行了探究。按要求填寫下列實驗現(xiàn)象及其結(jié)論。

探究步驟:對實驗的觀察和描述

點燃前:石蠟放 入水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燃著時:①點燃蠟燭,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蠟燭的火焰中,約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選填圖中字母)處最先炭化,說明此處溫度最高。

②用干冷的燒杯罩于火焰上方,干冷的燒杯內(nèi)壁出現(xiàn)__________________現(xiàn)象,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熄滅后:吹滅蠟燭, 觀察到一縷白煙。

結(jié)論:蠟燭燃燒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問題:燃著的蠟燭在剛熄滅時,總會有一縷白煙冒出,白煙的成分是什么呢?

李明同學對此很感興趣,提出了如下猜想,:并設(shè)計實驗進行探究。

[猜想與假設(shè)]①白煙是蠟燭燃燒時生成的二氧化碳;

②白煙是蠟燭燃燒時生成的水蒸氣;

③白煙是石蠟蒸氣凝結(jié)成的石蠟固體小顆粒。

[實驗驗證]

1)熄滅蠟燭,并立即用一個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罩住白煙,其目的是為了驗證假設(shè)是_____________ (填序號, 下同) 此實驗 能否得出正確結(jié)論? 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熄滅蠟燭:并立即用一塊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煙上,發(fā)現(xiàn)玻璃片上沒有出現(xiàn)水霧,說明_____________

3)熄滅蠟燭,并立即用燃著的木條伸到白煙處(不接觸燭芯),發(fā)現(xiàn)蠟燭重新點燃,這說明白煙可燃,為假設(shè)_____________;提供了證據(jù)。同時可排除假設(shè)____________,因為_____________。

【答案】浮于水面,難溶于水 a 水珠 二氧化碳 蠟燭燃燒生成的二氧化碳干擾白煙的檢驗 白煙不是水蒸氣 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

【解析】

石蠟放入水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石蠟浮在水面上,說明石蠟密度比水小,難溶于水;故填:浮于水面,難溶于水;
①點燃蠟燭,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蠟燭的火焰中,約1s后取可以看到火柴梗的a處最先碳化,說明蠟燭火焰的外焰溫度最高;故填:a
②干冷的燒杯內(nèi)壁出現(xiàn)水霧,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說明生成物是水和二氧化碳.
故填:水霧。

得出結(jié)論:蠟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故填:水;二氧化碳;
[實驗驗證]
1)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吹滅蠟燭立即用一個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罩住白煙,其目的是為了驗證假設(shè)①;但由于剛吹滅的蠟燭周圍尚有殘余的其燃燒生成的二氧化碳,所以不能得出正確的結(jié)論;
2)熄滅蠟燭,立即用一塊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煙上,玻璃片上沒有水霧,說明白煙不是水蒸氣;
故答案為:白煙不是水蒸氣;
3)熄滅蠟燭,立即將燃著的木條去點白煙(不要接觸燭芯),發(fā)現(xiàn)蠟燭重新被點燃,說明白煙具有可燃性,這就證明了假設(shè)③的正確性;又因為二氧化碳都不能燃燒,所以同時證明了假設(shè)①是不正確的
[實驗驗證]答案:
1)①;否;蠟燭燃燒生成的二氧化碳還未完全散去;
2)白煙不是水蒸氣;
3)③;①;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氧氣、二氧化碳和水是我們身邊常見的化學物質(zhì),思考下列問題并回答。

1)實驗甲中電源接通一段時間后,______管中產(chǎn)生氣體為10mL時,則B管中產(chǎn)生氣體體積為______mL,在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目的是______。

2)實驗乙中,鐵絲繞成螺旋狀,目的是______,若反應中沒有看到“火星四射”的現(xiàn)象,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寫一點即可)。

3)實驗丙中進行實驗時,先關(guān)閉K1K2,加熱c至沸騰,一段時間后再通入CO2,觀察到bd中紙花均不變色。再打開K2,b中紙花逐漸變______。若打開K1,還可以證明CO2具有的化學性質(zhì)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化工廠排出的廢液中含有一定量的AgNO3;瘜W興趣小組同學收集了一些該化工廠排出的廢液,準備將其中的銀以單質(zhì)的形式進行回收。他們進行了如下的實驗活動

【設(shè)計方案】

①加入比銀活動性強的金屬單質(zhì);②除去金屬混合物中的雜質(zhì)。

【小組討論】

①選擇加入的金屬。甲同學認為:向廢液定中加入過量的銅粉,則得到銀和銅的金屬混合物;乙同學認為:向廢液中加入過量的鐵粉,則得到銀和鐵的金屬混合物。

你認為 (填“甲”或“乙”)同學的方案更合理,原因是 ;

②除去銀粉中混有的金屬。向上述所得的金屬混合物中加入的試劑是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進行實驗】進行實驗:實驗過程圖示如下

操作a是 ,濾液B中溶質(zhì)的化學式是 ;

【產(chǎn)品驗證】

請你設(shè)計一種簡單的化學實驗檢驗得到的銀粉中是否含鐵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jù)如圖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酒精燈加網(wǎng)罩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2)剛開始預熱,試管②中立即產(chǎn)生氣泡,但石灰水不變渾濁,原因是__________。

3)繼續(xù)加熱,觀察到石灰水逐漸變渾濁,黑色粉末中出現(xiàn)紅色物質(zhì)。寫出①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

4)該實驗中體現(xiàn)了碳的___________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A—H是初三化學常見物質(zhì),AB均為黑色粉末,C、D在常溫時均呈液態(tài),BC混合立即產(chǎn)生大量的無色氣體HH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加熱EB的混合物也有H氣體生成,它們之間有如下的轉(zhuǎn)化關(guān)系,且B在①和③反應前后質(zhì)量和化學性質(zhì)均不變,試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下列物質(zhì)的名稱。

D_____ G _____

(2)寫出反應②反應類型_______寫出反應③的文字表達式或符號表達式_____

(3)寫出H的一種用途 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如圖,A、B、C三種元素的粒子結(jié)構(gòu)示意圖依次為:

1)當A、B為原子結(jié)構(gòu)示意圖時,x=_______________________;y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陽離子”“陰離子原子)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該元素與B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該化合物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分子”“原子離子)構(gòu)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興趣小組利用下列裝置進行實驗室制取和收集氣體的實驗,請回答:

1)指出儀器名稱:①_______________。

2)若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應選用的的發(fā)生裝置是______(填字母)。你認為該裝置中還缺少__________。寫出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________。

3)若用過氧化氫制取氧氣,還需要用到________(填名稱),其起_______作用,寫出用過氧化氫制氧氣的文字表達式_________。

4)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氧氣,驗滿的方法是________,若用F裝置收集該氣體,則氣體從______端進入(填“c”或“b”)

5)實驗結(jié)束后,有人問:“我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內(nèi),為什么不會復燃?”請你推測導致這種現(xiàn)象的可能原因________(寫一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19世紀末,科學家瑞利通過如下兩種方法制得氮氣,并測得其密度,從而獲得科學史上的重大發(fā)現(xiàn)。請你參與以下的科學發(fā)現(xiàn)過程。

方法I:利用空氣分離出氮氣

實驗步驟

解釋或結(jié)論

1)將清新潔凈的空氣通過NaOH溶液,再通過濃硫酸。

通過濃硫酸的 目的是為了除去空氣中的_____________

2)將氣體通過能與氧氣反應的物質(zhì)(提示:反應不能生成新的氣體)

請寫 出一種能用于除去氧氣的物質(zhì)____________。

3)收集剩余氣體,并測定該氣體的密度。

密度: 1.2572g/L

方法Ⅱ:用亞硝酸鈉(NaNO2)和氯化銨(NH4Cl)反應制取氮氣,同時還生成了氯化鈉和一種常見的液態(tài)物質(zhì)(反應裝置如下圖所示,其中B部分的冰鹽起冷凝作用)。測得氮氣的密度為1.2508g/L.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驗證]實驗小組同學采用方法Ⅱ測定氮氣的密度,操作步驟如下:

20°C時,經(jīng)過必要的實驗操作后,取含NH4Cl固體0.214g的飽和NH4Cl溶液放入燒瓶,連接裝置;

調(diào)節(jié)水準管,使其與量氣管中液面相平,記錄量氣管中水面讀數(shù)為10.0mL;

③打開分液漏斗的活塞,逐滴滴入飽和NaNO2溶液,加熱至反應發(fā)生,移走酒精燈:

燒瓶中不再產(chǎn)生氣泡時,關(guān)閉分液漏斗A的活塞;

⑤待冷卻至室溫,調(diào)節(jié)兩邊液面高度相平,記錄量氣管中水面讀數(shù)為100.0mL;

⑥處理剩余藥品,整理實驗臺。

[實驗分析及數(shù)據(jù)處理]

1)步驟①中加入藥品前必須進行的實驗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

2)步驟③中移走酒精燈后,實驗可持續(xù)進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計算該實驗中生成的氮氣的密度為___________________g/L(保留4位小數(shù))

[解釋與結(jié)論]瑞利(Rayleigh)發(fā)現(xiàn),采用方法Ⅰ得到的氮氣在相同條件下比其他方法得到的純氮氣密度總是偏大0.5%~ 0.6%。若實驗設(shè)計與操作均無錯誤,且氮氣已完全干燥,請解釋產(chǎn)生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已知:相同條件下,氣體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越大,密度就越大)

[反思與評價]

1)裝置中A部分的分液漏斗與蒸餾燒瓶之間連接的導管所起的作用是____

A 防止NaNO2飽和溶液蒸發(fā)

B 保證實驗裝置不漏氣

C 使NaNO2飽和溶液順利滴下

D 使測得的N2體積更準確

2)科學家瑞利僅僅是從小數(shù)點第三位數(shù)的差別,發(fā)現(xiàn)了新物質(zhì)。這啟示我們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要學習科學家的______________。

A 嚴謹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和敢于懷疑的批判精神

B 科學研究中遇到疑惑就趁早放棄,不要浪費時間

C 不能因為微小的差異而放過一次成功的機會

D 要相信權(quán)威,權(quán)威一定是正確的

3)在實驗室中,我們也可將氨氣通過熾熱的裝有氧化銅的硬質(zhì)玻璃管,生成銅、氮氣和水蒸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實驗操作正確,除去水蒸氣,經(jīng)過精確測定,用該方法測得的氮氣密度數(shù)值應與上述方法__________________ (填“I”“II”)的更接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在鋰離子電池研發(fā)領(lǐng)域作出卓越貢獻的三名科學家。

1)圖1是鋰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圖2為鋰原子結(jié)構(gòu)示意圖。

①圖1“6.941”表示_____。

②圖2X的數(shù)值為_____

③化學反應中,鋰原子容易_____(填)電子,形成_____(寫微粒符號)。

2)某鋰電池充電時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如下(反應條件略去):2LiCoO2 + C62Li0.5CoO2 + LiC6。

LiCoO2Co的化合價為+3,則Li的化合價為_____

②反應后,含Co物質(zhì)中,Co的質(zhì)量分數(shù)_____(填變大”“變小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