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根據如圖所示的實驗回答問題:

(1)甲是蒸發(fā)溶液的實驗,儀器a的名稱是
 
,用玻璃棒不斷攪拌的目的是
 

(2)乙是探究燃燒條件的實驗.打開分液漏斗的活塞前,白磷不燃燒,而打開后,白磷燃燒.比較打開前后的現象,證明白磷燃燒需要
 
.燒杯中水的作用是
 

(3)丙是一組對比實驗,實驗目的是
 
考點:蒸發(fā)與蒸餾操作,物質的溶解性及影響溶解性的因素,燃燒與燃燒的條件
專題:實驗性簡答題
分析:據圖可以知道儀器的名稱;根據蒸發(fā)過程中玻璃棒的作用進行分析;根據燃燒的條件進行分析解答;根據物質的溶解于溶劑的種類有關進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1)儀器a是鐵架臺,用玻璃棒不斷攪拌的目的是使液體受熱均勻,防止局部溫度過高,造成液滴飛濺,
故答案為:鐵架臺,防止局部溫度過高,造成液滴飛濺;
(2)打開分液漏斗的活塞前,沒有氧氣,白磷不燃燒,而打開后,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產生了氧氣,白磷燃燒,說明燃燒需要氧氣;燒杯中的水一方面可以隔絕氧氣,另一方面使白磷的溫度達到著火點,
故答案為:氧氣;隔絕氧氣、使白磷的溫度達到著火點;
(3)丙實驗是將氯化鈉加入等量的水和汽油中,該實驗是想比較同種溶質在不同溶劑中的溶解性,
故答案為:比較同種溶質在不同溶劑中的溶解性.
點評:本題考查了對常見實驗的解釋,完成此題,可以依據已有的知識結合題干提供的信息進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根據如圖所示列舉的初中常見的裝置圖,回答下列問題:

(1)標號為①的儀器的名稱是:
 

(2)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是:
 
,所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
 
(填字母),用C裝置收集氧氣后,驗滿的方法是
 

(3)空氣中氧氣含量測定的實驗裝置如圖F所示.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填字母).
A.燃燒匙中的紅磷越多,水位上升越高
B.燃燒匙中的紅磷不可以換成硫和木炭
C.選用紅磷是因為反應可以耗盡氧氣,生成固態(tài)的P2O5
D.本實驗可以證明空氣含有N2、O2、CO2和稀有氣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過氧化鈉(Na2O2)是一種供氧劑,廣泛用于潛水艇和防毒面具中.能與好H2O或CO2反應,產生O2
(1)Na2O2中鈉元素的化合價為
 

(2)Na2O2與CO2反應,除生成O2外還生成一種物質,該物質的水溶液可以使無色酚酞變紅.該物質的化學式為
 
,屬于氧化物、酸、堿、鹽中的
 
類.
(3)Na2O2與水反應的方程式為2Na2O2+2H2O=4NaOH+O2↑請列式計算用該方法制取48g O2,需要Na2O2的質量.
(4)在過氧化鈉與水反應得到的無色溶液中加入MnO2,發(fā)現又產生大量的氣泡.說明在此反應過程中還產生了
 
(填化學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鹽城是一座以“鹽”命名的城市,有著獨特、深遠的海鹽文化,有著豐富的海水資源.以下是我市對海水資源的部分利用.
(1)海水曬鹽的主要原理屬于混合物分離操作的
 
(填寫序號)
A.蒸餾             B.過濾         C.蒸發(fā)           D.沉淀
(2)除去粗鹽中含有的Na2SO4、CaCl2、MgCl2等可溶性雜質,溶解后有如下操作:①過濾②加過量的Na2CO3溶液; ③加過量的BaCl2溶液;④加過量NaOH溶液;最后蒸發(fā)結晶.下列的操作順序正確的是
 
.(用序號填空)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②③④①D.③①②④
有同學認為原實驗方案不完善,做出這種評價的依據是
 

(3)從海水中得到金屬鎂.下圖是從海水中提取鎂的簡單流程.

上述過程中,試劑A為熟石灰,則沉淀B為
 
(填名稱).請寫出沉淀B與試劑C 發(fā)生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
加入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g25252525
生成沉淀的質量/g2.9x8.78.7
(4)已知氯化鎂樣品中含有雜質氯化鈉,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通過以下實驗測定其中氯化鎂的質量分數:稱取該樣品15g溶于水得到溶液,然后將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氫氧化鈉溶液100g平均分四次加入其中,充分振蕩(實驗數據見下表).
(1)表中x=
 

(2)樣品中氯化鎂的質量分數是
 
.(寫出解題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1)過氧化氫溶液制氧氣
 

(2)電解水:
 

(3)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Fe2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多彩的“碳”,多姿的生活,讓我們一起走進“碳”的世界.
(1)根據如表提供的信息,填寫有關含碳物質的對應特征.
物質用途石墨作電極活性炭凈水
對應特征導電性
 
(2)某礦石中含碳、硅、氧、鐵、鈣等多種元素,其中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3)碳元素形成的單質有金剛石、石墨、C60,由石墨變?yōu)榻饎偸瘜儆?div id="npguixm" class='quizPutTag' contenteditable='true'> 
變化.
(4)CO2常用于滅火,但鎂著火不能用CO2滅火,原因是它們發(fā)生反應生成氧化鎂和碳,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該反應屬于
 
反應(填基本反應類型).
(5)高溫下,A、B兩種物質可以發(fā)生化學反應生成C和D.反應前后分子種類變化的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
A代表的是
 
(填化學式);四種物質中,不可用作燃料的是
 
(填如圖中的字母).
(6)二氧化碳的“捕捉”與“封存”是實現溫室氣體減排的重要途徑之一.實際生產中,經常利用足量NaOH溶液來“捕捉”CO2,流程圖如圖(部分條件及物質未標出).
①分離室中進行的操作是
 

②“捕捉室”中發(fā)生的化學反應為2NaOH+CO2→Na2CO3+M,則M的化學式為
 
;整個“捕捉”過程中,可循環(huán)使用的物質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用化學符號或名稱填空
(1)負二價的氧元素
 

(2)三個鐵離子
 

(3)元素Ca的名稱
 

(4)氦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為某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種原子.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分子在化學變化中可分
B、此反應一定有單質生成
C、原子在化學變化中不可分
D、參加反應的兩種分子的個數比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鋁的生產和加工是平果縣的支柱產業(yè),對鋁的認識你知之多少.下列說法或表示中正確的是( �。�
A、鋁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B、氧化鋁的化學式:Al2O3
C、鋁離子符號:Al+3
D、為保持鋁制品表面的光潔應經常打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