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4.定量測定是化學實驗中常用的一種方法,以下是某化學興趣小組所做的兩個定量測定的實驗,請回答相關問題.
【實驗目的】①測定石灰石和稀鹽酸反應所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
②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
【實驗設計】實驗一:測定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如圖1)
(1)寫出實驗中產生二氧化碳的反應文字表達式碳酸鈣+鹽酸→氯化鈣+水+二氧化碳.
(2)將小燒杯中的所有稀鹽酸(稍過量)分幾次加入到大燒杯中,并不斷攪拌,判斷碳酸鈣完全反應的主要現(xiàn)象是最后一次加入稀鹽酸,沒有氣泡產生.

實驗二: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如圖2)
步驟:
①測量試管的容積為50mL;
②…;
③裝入藥品,將注射器活塞調整到合適位置,連接儀器;
④用彈簧夾夾緊膠皮管,加熱紅磷(足量,且體積忽略不計),觀察現(xiàn)象;
⑤燃燒結束后,等試管完全冷卻至室溫時打開彈簧夾,觀察注射器活塞的移動情況.
(3)步驟②是: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4)紅磷燃燒的文字表達式為磷+氧氣$\stackrel{點燃}{→}$五氧化二磷,在試管內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黃色火焰,大量白煙.
(5)若實驗二在打開彈簧夾前,活塞起始刻度為15mL,理論上最終注射器活塞將停留在5mL刻度處.
【數(shù)據(jù)分析及處理】
(6)已知實驗一反應前的總質量[m(大燒杯+石灰石)+m(小燒杯+稀鹽酸)],要計算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至少還需要的數(shù)據(jù)是AC(填字母).
A.m(小燒杯)       B.m(大燒杯)       C.m(大燒杯+反應后剩余物)
(7)在實驗二中,同學們所有的操作皆正確,但注射器活塞最終都停留在理論位置的右邊,且偏差較大,造成這種誤差的原因主要是注射器的活塞和內壁有較大的摩擦力.

分析 本題能使同學們體會到實驗探究的一般過程,通過實驗分析可知:碳酸鈣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和水和二氧化碳,配平即可;判斷石灰石中CaCO3完全反應的實驗現(xiàn)象是:最后一次加入稀鹽酸,仍沒有氣泡產生,證明碳酸鈣已經完全反應;實驗Ⅱ中,先連接好裝置,再檢查裝置的氣密性,然后裝好藥品,紅磷燃燒發(fā)出黃色火焰,產生大量白煙.因為試管的容積為50mL,氧氣約占空氣的五分之一,所以消耗氧氣為10mL;已知實驗I反應前的總質量,要計算生成CO2的質量,至少還需要的數(shù)據(jù)是:m(小燒杯),m(大燒杯+反應后剩余物),然后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求二氧化碳的質量.根據(jù)實驗注意事項進行解答.

解答 解:(1)碳酸鈣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和水和二氧化碳,故答案為:碳酸鈣+鹽酸→氯化鈣+水+二氧化碳;
(2)判斷石灰石中CaCO3完全反應的實驗現(xiàn)象是:最后一次加入稀鹽酸,仍沒有氣泡產生,證明碳酸鈣已經完全反應;故答案為:最后一次加入稀鹽酸,仍沒有氣泡產生;
(3)實驗Ⅱ中,先連接好裝置,再檢查裝置的氣密性,然后裝好藥品;
(4)紅磷燃燒生成五氧化二磷,文字表達式為磷+氧氣$\stackrel{點燃}{→}$五氧化二磷;紅磷燃燒發(fā)出黃色火焰,產生大量白煙.
(5)因為試管的容積為50mL,氧氣約占空氣的五分之一,所以消耗氧氣為10mL,理論上最終注射器活塞將停留在5mL刻度處.
(6)已知實驗I反應前的總質量,要計算生成CO2的質量,至少還需要的數(shù)據(jù)是:m(小燒杯),m(大燒杯+反應后剩余物),然后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求二氧化碳的質量;故答案為:AC;
(7)注射器活塞最終都停留在理論位置的右邊,且偏差較大,造成這種誤差的原因主要是注射器的活塞和內壁有較大的摩擦力.
故答案為:
(1)碳酸鈣+鹽酸→氯化鈣+水+二氧化碳
(2)最后一次加入稀鹽酸,仍沒有氣泡產生;
(3)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4)磷+氧氣$\stackrel{點燃}{→}$五氧化二磷;黃色火焰,大量白煙;
(5)5;
(6)AC;
(7)注射器的活塞和內壁有較大的摩擦力(合理即可).

點評 本考點既考查了實驗設計,又考查對實驗進行了評價,綜合性比較強.實驗探究題是近幾年中考的熱點之一,它包括實驗方法和過程的探究,實驗結論和實驗規(guī)律的探究等.本題通過實驗資料和實驗分析,得到了正確的結論,屬于結論性探究.同學們要具體分析,綜合掌握.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根據(jù)實驗1、實驗2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1的實驗目的是: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當集氣瓶冷卻后打開止水夾后觀察的現(xiàn)象是:燒杯中的水進入集氣瓶,約占1/5,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用化學式代替,下同)為4P+5O2$\frac{\underline{\;點燃\;}}{\;}$2P2O5
(2)實驗2中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兩支試管中均有氣泡冒出,且與正極相連的試管中生成的氣體的體積約是與負極相連試管中生成的氣體2倍,最后能得出的結論是: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有關水分子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水在固態(tài)時分子是靜止不動的
B.水結冰后體積變大是水分子的體積增大造成的
C.保持水的化學性質的微粒是水分子
D.水由液態(tài)變成氣態(tài)時水分子質量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在化學變化中,一定不變的是(  )
①物質種類 ②元素種類 ③分子種類 ④原子種類 ⑤分子數(shù)目 ⑥原子數(shù)目.
A.②④⑤⑥B.①②⑥C.②④⑥D.③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以下是小明同學使用量筒和托盤天平完成相關實驗的過程:
(1)①小明欲量取13.5mL稀鹽酸,他應該選擇25mL(選填“10mL”或“25mL”)的量筒.
②在量取時他仰視讀數(shù),實際量得的鹽酸>(選填“>”、“<”或“=”)13.5mL.
(2)小明用托盤天平稱量藥品,當天平達到平衡時游碼的位置如圖所示:
①若托盤天平的右盤上有40g砝碼,則所稱量藥品的質量是42.4g.
②由于操作錯誤,他誤將藥品放在了右盤,天平左盤的砝碼還是40g,當天平達到平衡時游碼的位置仍是上圖位置,則所稱量藥品的實際質量是37.6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汽車尾氣中的主要污染物有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含鉛化合物和煙塵等.某種催化劑可將尾氣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氮轉化為兩種空氣中的無毒成分.請根據(jù)該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四種物質均屬于氧化物B.丙物質中碳、氧元素的質量比為3:8
C.甲和乙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1:1D.丁分子的微觀示意圖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如圖1是甲、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請回答下列問題.
(1)將乙的飽和溶液變成不飽和溶液的方法是降到溫度或加水或減少溶質.(任寫一種)
(2)t2℃時,分別將甲、乙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到t1℃,有晶體析出的是甲,此時甲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大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
(3)小明同學用甲物質進行如圖2實驗:

實驗過程中,所得溶液溶質質量分數(shù)相同的是C和E(填字母序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根據(jù)下列實驗裝置圖回答:

(1)儀器a的名稱為長頸漏斗;
(2)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制取氧氣,可選用的發(fā)生裝置為A(填序號);反應表達式為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若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該裝置的改進方法是試管口放一小團棉花.用E裝置收集氧氣,氣體從b導管口通入,檢驗氧氣已經集滿的方法是用帶火星的木條置于c管口處,木條復燃,即已滿.
(3)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表達式為CaCO3+2HCl=CaCl2+H2O+CO2↑;若需要達到即開即用,即關即停的目的,應該選擇的發(fā)生裝置為C(填序號);
(4)若把 Y 形導管固定在鐵架臺上(如圖F),d管位于下方,e管位于上方,兩管內壁均涂有澄清石灰水,可觀察到d 管中渾濁更明顯,由此說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質是密度比空氣大,管中發(fā)生反應的表達式為Ca(OH)2+CO2=Ca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有一種只含雜質純堿的食鹽樣品,某同學稱取15g該樣品放入燒杯中,向燒杯中加入100g的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后燒杯中剩余物的總質量為112.8g(假設產生的氣體全部逸出).計算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是多少?(精確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