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下列物質的用途是由它的物理性質決定的是( 。
A.氧氣用于動植物呼吸、醫(yī)療急救、金屬切割
B.活性炭可用于防具面具
C.食品包裝時充氮以防腐
D.稀有氣體可以用于充燈泡以延長壽命

分析 物理性質是指物質不需要發(fā)生化學變化就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化學性質是指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而化學變化的本質特征是變化中有新物質生成,因此,判斷物理性質還是化學性質的關鍵就是看表現(xiàn)物質的性質時是否有新物質產生.

解答 解:A、氧氣用于動植物呼吸、醫(yī)療急救利用了氧氣供給呼吸的性質、金屬切割利用氧氣支持燃燒的性質,屬于化學性質,故A錯;
B、活性炭可用于防具面具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沒有新物質生成,利用了物理性質,故B正確;
C、食品包裝時充氮以防腐,是利用氮氣化學性質穩(wěn)定,故C錯;
D、稀有氣體可以用于充燈泡以延長壽命是利用稀有氣體化學性質穩(wěn)定,故D錯.
故選B.

點評 物理性質、化學性質是一對與物理變化、化學變化有密切關系的概念,聯(lián)系物理變化、化學變化來理解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則掌握起來并不困難.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6.小金為了探究溫度對H2O2分解反應速率的影響,借助如圖所示實驗裝置(夾持儀器略去) 進行了兩次實驗,兩次實驗的部分設計如表所示:
實驗1 實驗2 
MnO2的質量/克 0.5 0.5 
 5%的H2O2的體積/毫升40 待填 
 水浴溫度/℃20 80 
(1)實驗2中應加入5%H2O240毫升;
(2)在兩次實驗中,可通過相同的時間內注射器內氣體的體積多少來比較H2O2分解反應速率的大;
(3)實驗2中水浴溫度控制在80℃時,測定的反應速率會比真實值偏大,其原因除錐形瓶內氣體受熱膨脹外,還有溫度較高時水蒸發(fā)成水蒸氣;
(4)實驗結束后若要將MnO2從混合物里分離出來,可采取的方法是過濾洗滌,干燥.進行該操作所需的玻璃儀器有玻璃棒、燒杯和漏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1.區(qū)分物質的變化和性質:
①塑料可以燃燒  ②白糖是白色固體  ③米飯變餿  ④二氧化碳能與澄清石灰水反應 ⑤食鹽易溶于水  ⑥石蠟蒸汽冷凝成白煙  ⑦氦氣密度比空氣小  ⑧汽油具有揮發(fā)性
(1)上述描述屬于物理性質的是②⑤⑦⑧(填寫序號,下同)
(2)上述描述屬于化學性質的是①④
(3)上述描述屬于化學變化的是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計算題

8.在食鹽中添加少量的碘酸鉀(KIO3)可以預防碘缺乏病.一袋某品牌的加碘鹽標簽上的部分文字說明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該加碘鹽中共含有五種元素,鈉元素和氯元素的質量比為46:71(最簡整數(shù)比).
(2)每袋該加碘鹽中所含碘元素的質量為10mg.
(3)中國營養(yǎng)學會推薦:一個18歲的青年每天攝入碘元素的質量為0.15mg.假設碘的來源僅靠這種加碘食鹽,則該青年每天應攝入這種食鹽7.5g.
(4)每袋該加碘鹽中所含碘酸鉀(KIO3)的質量為16.85(結果保留兩位小數(shù)或精確到0.01)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5.用化學用語表示:
2個鎂離子2Mg2+,1個二氧化硫分子SO2
下列原子結構示意圖中,稀有氣體元素的原子是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5.小明買了一種“汽泡爽”的沖調飲料.小明觀察了飲料說明后,他借助化學實驗的方法,探究“汽泡爽”產生氣體的成分,以及加水溫度對產生氣體量的影響
【飲料說明】①主要原料:檸檬酸(C6H8O7)和小蘇打(NaHCO3);②使用說明:將一包“汽泡爽”粉末倒入玻璃杯中,加入200mL冷水,看到有大量氣泡快速生成,待粉末完全溶解,就得到一杯果味飲料.
【實驗一】探究“汽泡爽”產生氣體的成分.
(1)小明閱讀資料發(fā)現(xiàn):“汽泡爽”原料中的檸檬酸(C6H8O7)和小蘇打(NaHCO3)粉末混合后加水發(fā)生反應,填寫生成氣體的化學式:3NaHCO3+C6H8O7═C6H5O7Na3+3H2O+3CO2
(2)為了檢驗該氣體,小明選擇的試劑是澄清的石灰水(填寫試劑名稱).
【實驗二】探究加水溫度對產生氣體量的影響.
(3)小明先用冷水和熱水各沖了一杯飲料,品嘗時發(fā)現(xiàn)冷水沖的飲料中氣泡較多,熱水沖   的飲料中氣泡較少.當他搖動杯子時,發(fā)現(xiàn)有大量氣泡從水中逸出.他查閱資料發(fā)現(xiàn):隨著溫度升高,氣體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量會迅速降低.于是小明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請?zhí)顚懕碇锌瞻祝?br />
實驗序號加入水的體積加入水的溫度收集到的氣體的體積
1200mL15℃a(待記錄)
2200mL50℃b(待記錄)
(4)在老師的幫助下,小明采用相同的兩套實驗裝置(如圖)分別完成上述實驗,在A中加入水,再加入一袋“汽泡爽”,迅速塞緊膠塞.量筒C用于收集A中產生的氣體所排出的液體,冷卻至室溫后讀取數(shù)據(jù).B中油層的作用防止二氧化碳溶解在B裝置的水中.
(5)通過實驗,小明測得:a=64mL,b=132mL,由此獲得結論:“汽泡爽”產生氣體的量與加水溫度有關系.但是老師看到小明的實驗報告后卻指出:兩套裝置中,“汽泡爽”產生氣體的總量應該近似相等,與溫度關系不大,其本質原因是依據(jù)化學方程式,一包“汽泡爽”產生氣體的量與反應物(檸檬酸和小蘇打)的量有關,與溫度無關.
(6)通過反思,為了證明老師的觀點,小明繼續(xù)利用(5)中已反應完的兩套裝置,又做了一步實驗,發(fā)現(xiàn)兩套裝置最終收集到的氣體的總量確實相近,他的實驗操作是不斷搖動兩套裝置中的錐形瓶A,繼續(xù)收集氣體并測量體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2.表列出了部分人體中含量較多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屬于第三周期的非金屬元素是鈉、鎂、氯(寫元素名稱).
(2)表中不同種元素最本質的區(qū)別是A(填序號):
A.質子數(shù)不同     B.中子數(shù)不同     C.相對原子質量不同
(3)Ca2+的核外電子數(shù)為18;若某種鈣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40,則它的中子數(shù)為20.
(4)一般來說,金屬元素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目<(選填“<”或“=”或“>”)4個;金屬鈉、鉀的化學性質有許多相似之處,其原因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某無色氣體可能由H2、CH4、CO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將該氣體點燃后,罩上干而冷的燒杯,發(fā)現(xiàn)燒杯內壁出現(xiàn)水珠,將燒杯迅速倒轉過來,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則該氣體組成不可能的是( 。
A.H2、CH4B.H2、COC.H2、CH4、COD.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