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根據(jù)下圖裝置圖,回答有關問題.
(1)寫出裝置圖中標號儀器的名稱: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2)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可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_____(填字母),二氧化錳的作用是_______。
(3)寫出實驗室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制取氧氣的符號表達式______,將藥品裝入試管時需要用到_____(填儀器名稱);若收集一瓶氧氣,供硫在氧氣中燃燒實驗使用,則選擇的氣體收集裝置是____(填字母),理由是_____,若用該方法收集的氧氣不純,可能的原因是____(寫一條即可)。
(4)若F裝置收集氧氣,應從導管_________(填“a”或“b”)處通入,因為氧氣具有______的物理性質,若用該方法收集氧氣,則驗滿的操作和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
(5)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并用排水法收集,主要實驗步驟有:
①給試管加熱; ②熄滅酒精燈; ③檢查裝置氣密性;
④裝藥品,將試管固定在鐵架臺上; 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氣; ⑥從水中取出導管。
正確的操作順序為____________(選填字母)
A、③④①⑤②⑥ B、③④①⑤⑥② C、④①③⑤②⑥ D、④①③⑤⑥②
(6)G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若操作成功,預計會看見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
【答案】 酒精燈 水槽 B 催化作用(或加快過氧化氫分解速率) KClO3KCl+O2 藥匙(或紙槽) E 需要在集氣瓶底部留少量水 剛開始冒氣泡就收集了(或集氣瓶中沒裝滿水等) a 密度略大于空氣 將帶火星木條放在b導管處,若木條復燃,則氧氣集滿 B 檢查裝置氣密性 導管口有氣泡冒出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常見氣體的發(fā)生裝置與收集裝置的探究,發(fā)生裝置依據(jù)反應物的狀態(tài)和反應條件選擇,收集裝置依據(jù)氣體的密度和溶解性選擇。
(1)裝置圖中標號儀器的名稱:①是酒精燈,②是水槽;
(2)實驗室用過氧化氫制取氧氣的反應物是液體和固體,反應條件是常溫、催化劑,所以可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B,二氧化錳是該反應的催化劑,起催化作用(或加快過氧化氫分解速率);
(3)氯酸鉀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加熱生成氯化鉀和氧氣,反應的符號表達式KClO3 KCl + O2 ;,將藥品裝入試管時需要用到藥匙(或紙槽);若收集一瓶氧氣,供硫在氧氣中燃燒實驗使用,二氧化硫有毒,需要用水吸收,則選擇的氣體收集裝置是E,理由是需要在集氣瓶底部留少量水,若用該方法收集的氧氣不純,可能的原因是剛開始冒氣泡就收集了(或集氣瓶中沒裝滿水等);
(4)氧氣密度比空氣大。用F裝置收集氧氣,應從導管a處通入,氧氣有助燃性,驗滿的操作和現(xiàn)象是:將帶火星木條放在b導管處,若木條復燃,則氧氣集滿;
(5)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和排水法收集的正確操作方法是:組裝儀器,檢驗裝置氣密性,裝藥,加熱,制取氧氣,收集氧氣,實驗結束先撤導管,再熄滅酒精燈,所以正確的操作順序為:③④①⑤⑥②,故選B;
(6)實驗室制取氣體的裝置需要檢驗裝置氣密性,所以G操作的目的是檢驗裝置氣密性,若操作成功,預計會看見的現(xiàn)象是:導管口有氣泡產(chǎn)生。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下圖所示為實驗室中常見的氣體制備、凈化、收集和性質實驗的部分儀器。試根據(jù)題目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儀器a的名稱是__________,儀器b的名稱是________。
(2)裝置A可以用來制取二氧化碳,若檢驗生成的氣體是二氧化碳,則應將氣體通入___________(填序號)裝置的溶液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
(3)若以石灰石和稀鹽酸為原料,制取的氣體中常含有少量的HCl氣體和水蒸氣。小明欲制取干燥的CO2氣體,裝置連接順序是 A→B→(______) → F(填寫儀器序號字母)。
(4)裝置A可以用來制取氫氣,請寫出用鋅和稀鹽酸制取氫氣的化學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
(5)若小明同學欲利用制備的氫氣來測定某氧化銅樣品中CuO的質量分數(shù)(雜質為Cu),取9g該樣品,儀器的連接順序為A→E1→C→E2(已知:CuO+H2 △ Cu+H2O)。一段時間后小明同學測得反應前后E2裝置質量增加了1.8g,計算該樣品中CuO的質量分數(shù)為_______%(精確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題目】寫出下列反應的文字表達式指出基本反應類型(化合反應或分解反應)
(1)鐵絲在氧氣中燃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硫在氧氣中燃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紅磷在空氣中燃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加熱氯酸鉀制取氧氣 _____________ (_______)
(5)木炭在氧氣中燃燒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室可選用下圖所示儀器、裝置及藥品制取氧氣。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標有序號①和②的儀器名稱: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2)制取并收集得到純凈的氧氣應選擇的儀器、裝置為__________(填編號)
(3)寫出用紅磚粉做催化劑制氧氣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4)為能得到持續(xù)平穩(wěn)氧氣氣流,進行如下實驗探究。請完成下表:
操作 | 現(xiàn)象 | 結論 | |
實驗 一 | 把二氧化錳加入裝有過氧化氫溶液的試管中 | _______ | 應選用實驗___方法制取氧氣 |
實驗 二 | 把過氧化氫溶液緩緩加入盛有少量二氧化錳的試管中 | 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模型是聯(lián)系宏觀與微觀的橋梁。
(1)圖1是鈉原子結構示意圖,圖中“X”的數(shù)值為_____。
(2)某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2所示,據(jù)圖回答問題,請寫出這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
(3)2017年5月9日,中國科學院發(fā)布了 113號、115號、117號及118號四種元素的中文名稱,其中一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圖3所示,下列有關該元素說法錯誤的是_____。
A.相對原子質量為288B.核內有115個質子C.是非金屬元素D.核內有173個中子
(4)圖4中ABCD四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都具有_____結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配制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10%的NaCl溶液的實驗操作示意圖:
(1)用圖中序號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確操作順序:____。
(2)圖②中用來取用NaCl的儀器是____。
(3)稱量NaCl時,天平平衡后的狀態(tài)如圖⑤所示,游碼在標尺的位置見右圖,則稱取的NaCl質量為____。
(4)稱量NaCl質量完畢放回砝碼時,發(fā)現(xiàn)10 g砝碼有缺損,若其他操作步驟正確,則所配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年5月18日,中國地質調查局宣布,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進行的可燃冰試開采獲得成功,這也標志著我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實現(xiàn)了在海域可燃冰試開采中獲得連續(xù)穩(wěn)定產(chǎn)氣的國家.可燃冰是天然氣和水在低溫、高壓條件下形成的白色或灰色晶體,燃燒產(chǎn)生的二氧化硫比石油、煤低兩個數(shù)量級,但同等條件下燃燒產(chǎn)生的能量比石油、煤多數(shù)十倍.目前,我國已探明在南海存儲的可燃冰相當于650億噸石油,按我國當前能源消耗水平,可供我國使用130年.
請根據(jù)以上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可燃冰的一條物理性質:_____;
(2)可燃冰降壓可分離出甲烷,甲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
(3)可燃冰作為未來一種潛力很大的能源,其突出的優(yōu)點為:_____;
(4)在海底不燃燒的原因是:_____.
(5)工業(yè)上可以利用甲烷獲得氫氣,其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請你寫出圖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工業(yè)制取氧氣的微觀示意圖。
(1)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_____%。
(2)工業(yè)制取氧氣是利用了液態(tài)氮和液態(tài)氧的____不同。
(3)將空氣加壓、降溫變成液態(tài)空氣的過程,其微觀過程是____;升溫時,____首先從液態(tài)空氣中蒸發(fā)出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將質量相等的A、B、C三種金屬,同時分別放入三份溶質質量分數(shù)相同且足量的稀鹽酸中,反應生成H2的質量與反應時間的關系如下圖所示。根據(jù)圖中所提供的信息,得出的結論正確的是( )(A、B、C在生成物中均為+2價)
A. 消耗稀鹽酸的質量是:A>B>C B. 金屬活動性順序是A>B>C
C. 反應速率最快的是A D. 相對原子質量的大小關系是A>B>C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