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資料表明:在不同溫度下,CO可將Fe2O3還原Fe、Fe3O4中的一種或兩種.
為探究溫度對該反應產(chǎn)物的影響,進行如下實驗:
【查閱資料】
Ⅰ.Fe3O4與鹽酸反應,得到FeCl2和FeCl3的混合溶液
Ⅱ.用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一定的FeCl2和FeCl3溶液進行如下實驗,為方案設計提供參考
FeCl2溶液FeCl3溶液
加入Fe無明顯變化溶液變成淺綠色
加試劑A無明顯變化溶液變成紅色
【實驗過程】
甲、乙兩組同學分別用酒精燈和酒精噴燈作為熱源進行CO還原Fe2O3的實驗,檢驗得到的黑色固體的成分,實驗記錄如下.
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結論與解釋
①取少量的黑色固體于試管中,滴加適量的
稀鹽酸

②向步驟①所得的溶液中,滴加試劑A
甲組:
固體溶解,無氣泡冒出
加試劑A后,溶液變成紅色
黑色固體的成分是四氧化三鐵,
甲組用CO還原Fe2O3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3Fe2O3+CO$\frac{\underline{\;\;△\;\;}}{\;}$2Fe3O4+CO2
乙組:
固體溶解,產(chǎn)生氣泡;
加試劑A后,溶液顏色無明顯變化
黑色固體的成分是Fe
【實驗反思】
(1)結合此次探究活動,你認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bcd(填序號).
a.溫度會影響反應的產(chǎn)物
b.試劑A用于檢驗FeCl3溶液
c.進行CO還原Fe2O3的實驗時,一定要進行尾氣處理
d.得到的黑色固體的質(zhì)量一定小于參加反應的Fe2O3的質(zhì)量
(2)有人認為乙組的實驗結論有欠缺,你是否認同此觀點,其理由是實驗結論有欠缺,因為如果黑色固體是鐵和四氧化三鐵的混合物,加入稀鹽酸時,四氧化三鐵和稀鹽酸反應生成的氯化鐵能和鐵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加試劑A后,溶液顏色無明顯變化.

分析 【實驗過程】
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可以判斷實驗結論;
加熱條件下,氧化鐵能和一氧化碳反應生成四氧化三鐵和二氧化碳;
鐵能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
【實驗反思】
反應條件不同時,產(chǎn)物可能不同;
根據(jù)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及其反應物、生成物的質(zhì)量關系可以判斷相關方面的問題.

解答 解:【實驗過程】
實驗過程如下表所示:

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結論與解釋
①取少量的黑色固體于試管中,滴加適量的
稀鹽酸

②向步驟①所得的溶液中,滴加試劑A
甲組:
固體溶解,無氣泡冒出
加試劑A后,溶液變成紅色
黑色固體的成分是四氧化三鐵,
甲組用CO還原Fe2O3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3Fe2O3+CO$\frac{\underline{\;\;△\;\;}}{\;}$2Fe3O4+CO2
乙組:
固體溶解,產(chǎn)生氣泡;
加試劑A后,溶液顏色無明顯變化
黑色固體的成分是Fe
【實驗反思】
(1)a.溫度會影響反應的產(chǎn)物,該選項說法正確;
b.試劑A用于檢驗FeCl3溶液,該選項說法正確;
c.進行CO還原Fe2O3的實驗時,一定要進行尾氣處理,這是因為一氧化碳有毒,逸散到空氣中會污染環(huán)境,該選項說法正確;
d.由3Fe2O3+CO$\frac{\underline{\;\;△\;\;}}{\;}$2Fe3O4+CO2和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溫\;}}{\;}$2Fe+3CO2
      480         464       160          112
可知,得到的黑色固體的質(zhì)量一定小于參加反應的Fe2O3的質(zhì)量,該選項說法正確;
故填:abcd.
(2)乙組的實驗結論有欠缺,你是否認同此觀點,其理由是:因為如果黑色固體是鐵和四氧化三鐵的混合物,加入稀鹽酸時,四氧化三鐵和稀鹽酸反應生成的氯化鐵能和鐵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加試劑A后,溶液顏色無明顯變化.
故填:實驗結論有欠缺,因為如果黑色固體是鐵和四氧化三鐵的混合物,加入稀鹽酸時,四氧化三鐵和稀鹽酸反應生成的氯化鐵能和鐵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加試劑A后,溶液顏色無明顯變化.

點評 合理設計實驗,科學地進行實驗、分析實驗,是得出正確實驗結論的前提,因此要學會設計實驗、進行實驗、分析實驗,為學好化學知識奠定基礎.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汽車是現(xiàn)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代步工具.
(1)汽車電路中的導線大都是銅制的,這是利用了金屬銅的延展性和導電性.
(2)汽車使用天然氣作燃料,排放污染較低,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3)車體的主要材料為鋼,工業(yè)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鐵礦煉鐵的化學方程式為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溫\;}}{\;}$2Fe+3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6.如圖是某反應的微觀示意圖,請問答問題:

(1)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SO2+O2$\frac{\underline{\;\;\;高溫\;\;\;}}{催化劑}$2SO3
(2)此變化前后發(fā)生改變的微觀粒子是二氧化硫分子和氧分子
(3)此變化的微觀實質(zhì)為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構成新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3.地球是一顆美麗的藍色星球,海水占了全球水資源的97%.海水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具有非常廣闊的前景.
(1)海水中含有大量的NaCl,可用于制備鈉及其化合物,其流程如圖:

①上述過程中使用了過濾和蒸發(fā)操作,實驗室中這兩個操作均會使用到的玻璃儀器是玻璃棒.
②加入過量Na2CO3溶液目的是除去CaCl2和氯化鋇,流程中不能用過量稀硫酸代替過量稀鹽酸的原因是會生成新的雜質(zhì)硫酸鈉.
(2)根據(jù)以上信息,寫出制取金屬鈉的化學方程式2NaCl$\frac{\underline{\;通電\;}}{\;}$2Na+Cl2↑.
(3)工業(yè)上利用電解飽和食鹽水制備NaOH的方程式為:
2NaCl+2H2O$\frac{\underline{\;通電\;}}{\;}$2NaOH+H2↑+Cl2
該電解原理與實驗室電解水類似,由此推測,電解食鹽水時電源正極一端產(chǎn)生的氣體是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t℃時,向一支盛有0.074g熟石灰的試管內(nèi)加入10ml水,充分振蕩后,靜置,試管底部仍有未溶解的白色固體,往試管中滴加1%的碳酸鈉溶液,邊滴加邊振蕩,直至沉淀質(zhì)量不再變化,上層清液的質(zhì)量是(  )
A.10.08gB.10.18gC.20.574gD.20.674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我國科學家屠呦呦發(fā)現(xiàn)了青蒿素(C15H22O5)藥物,從而拯救了百萬瘧疾患者的生命,因此獲得2015年諾貝爾醫(yī)學獎.下列關于青蒿素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青蒿素是有機高分子化合物B.青蒿素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282
C.青蒿素中含量最多元素是氫元素D.青蒿素在高溫下性質(zhì)穩(wěn)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6.在實驗室選用圖中A~G的裝置可以制取氧氣.

(1)圖B中編號儀器名稱為:①錐形瓶,②水槽.
(2)用分子的觀點解釋G操作的現(xiàn)象溫度升高,分子之間空隙變大.
(3)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O2,化學方程式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可選擇上述裝置中的A做發(fā)生裝置,但需完善之處是在試管口放一團棉花.
(4)樂樂同學選用裝置B和F來制取氧氣.
①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②裝置B中的長頸漏斗下端管口要浸在液面下,目的是防止氣體從長頸漏斗逸出.
③實驗過程中,樂樂操作不夠熟練,氧氣還沒有收集滿,錐形瓶中的反應就已經(jīng)停止,現(xiàn)要收集滿這瓶氧氣,不拆卸裝置前提下,你的解決辦法是從長頸漏斗中繼續(xù)加入雙氧水溶液.
④與裝置B相比,C裝置的優(yōu)點是可以控制反應的速率(說出一種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請結合下列實驗常用裝置,回答有關問題.

(1)寫出圖中標有字母的儀器的名稱:a長頸漏斗.
(2)若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應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A(填“A”、“B”或“C”),實驗操作有:a.停止加熱;b.固定試管;c.將導管從水槽中取出;d.裝藥品和放棉花;e.加熱,收集氧氣.  上述過程中缺少的一步操作是檢驗裝置氣密性,將該操作編號為f,則正確的操作 腮順序是fdbeca,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3)若要制取二氧化碳,在B 裝置中裝有石灰石,那么a中應加入稀鹽酸(填寫試劑名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H2O+CO2↑.如果用E裝置收集該氣體,則氣體從b端進入(填“b”或”c”.
(4)實驗室如用塊狀固體和液體無需加熱制取難溶性氣體,可將B裝置改進為C裝置(多孔隔板用來放塊狀固體),其優(yōu)點是便于控制反應的發(fā)生和停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下列飲料中,不屬于溶液的是( 。
A.汽水B.啤酒C.礦泉水D.酸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