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化學的核心是要利用化學原理從源頭上減少和消除工業(yè)生產對環(huán)境的污染,下列措施屬于“綠色化學”范疇的是( 。
A. 杜絕污染源 B. 治理污染點 C. 深埋有毒物 D. 處理廢棄物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南省寶豐縣2016-2017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有關水分子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濕衣服晾干是因為水分子運動到空氣中去了
B.保持水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
C.水由液態(tài)變成氣態(tài)時水分子間間隔變大
D.水結冰后體積變大是水分子的體積增大造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人教版2018屆九年級下冊化學同步課時練習:第十單元 課題2 酸和堿的中和反應 題型:填空題
某市發(fā)生了一起鹽酸泄漏事件。鹽酸泄漏的瞬間,酸霧彌漫,空氣中散發(fā)著淡淡的酸味,泄漏的酸液順勢流入低洼的村莊,酸霧導致十余人住院觀察。某校化學興趣小組應邀參與這一事故的處理,同學們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1)小明提出用可溶性堿來處理,例如_____(填寫一種具體物質)。
(2)小麗提出不同意見,她認為在污染面積較大且不能使用酸堿指示劑的情況下,無法確定酸堿是否完全反應,因為_____________。
(3)通過以上討論,大家決定用鹽類物質處理酸液,例如____________(填寫一種具體物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8年河南省中考化學同步測試試卷:第六單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題型:填空題
小金通過圖示裝置驗證CO2能與NaOH發(fā)生化學反應。推注射器活塞向充滿CO2的集氣瓶中注入過量20%的NaOH溶液,振蕩集氣瓶后打開止水夾。
(1)打開止水夾后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
(2)反應后將集氣瓶中混合物過濾,所得溶液中除CaCl2外,還存在的溶質有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8年河南省中考化學同步測試試卷:第六單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題型:null
由N2、CO、CO2組成的混和氣體,依次通過足量灼熱的CuO和NaOH溶液后(假設每次反應都能進行完全),氣體的組成變?yōu)? )
A. N2、CO2 B. N2 C. CO2、CO D. N2、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8年河南省中考化學同步測試試卷:第六單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題型:單選題
金剛石和石呂物理性質有很大差異的原因是
A.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B.原子大小不同 C.原子種類不同 D.原子數(shù)目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人教版2018屆九年級下冊化學同步課時練習:第十單元 課題1 常見的酸和堿 題型:簡答題
實驗室新進一批濃硝酸,化學興趣小組為研究該試劑的保存方法,開展相關探究。請根據(jù)要求回答問題:
(1)打開盛裝濃硝酸的試劑瓶,立即觀察到瓶口有白霧產生。據(jù)此可知,濃硝酸具有_______________(填一條物理性質)。為進一步證明濃硝酸具有該性質,興趣小組設計如下裝置(脫脂棉團因噴有稀氫氧化鈉與酚酞混合液而呈紅色)進行實驗,實驗過程中將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
(2)將少量濃硝酸置于試管中,采用強光照射或者稍加熱,立即觀察到溶液上方有紅棕色氣體產生。據(jù)此現(xiàn)象可推知濃硝酸具有_________________(填一條化學性質)。
(3)通過上述兩個實驗可知,實驗室應如何保存濃硝酸?答: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8年河南省中考化學同步測試試卷:第九單元 溶液 題型:單選題
根據(jù)如圖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將乙的飽和溶液過濾,能得到不飽和溶液
B. t1℃時,甲溶液、乙溶液的溶質質量相等
C. t2℃185g甲溶液降溫至t1℃時,能析出49g晶體
D. 將26%的甲溶液從t2℃降溫到t1℃時,溶質質量分數(shù)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8年河南省中考化學同步測試試卷:第三單元 物質構成的奧秘 題型:單選題
如圖是X、Y兩種微粒的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X為原子,Y為離子
B. X、Y均屬于非金屬元素
C. X在反應中可失去6個電子
D. X與Y形成化合物的化學式為YX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