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5.如圖是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請回答:
(1)在t2℃時,A、B、C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由小到大的順序為C<B<A;
(2)P點的含義是t1℃時,A和C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同;
(3)將t2℃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至t1℃時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由大到小的順序是B>A>C;
(4)要使接近飽和的C溶液變成飽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加入C物質(或增加溶質)、升高溫度等(寫出一種),當A物質中混有少量B、C兩種物質時,采用降溫結晶的方法可以提純A.
(5)t2℃時,將20g C物質放入盛有50g水的燒杯中,所得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16.7%.(精確至0.1%);若將燒杯內物質降溫至t1℃(不考慮水蒸發(fā)),溶液中變化的是bc(選填序號).a.溶劑的質量  b.溶液的質量c.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
(6)t2℃時,A物質的溶解度是45g.小麗向100g t2℃的水中加入50g A物質,意外發(fā)現(xiàn)全部溶解,一段時間后又有部分A物質的晶體析出.我認為“意外發(fā)現(xiàn)全部溶解”的原因是A物質溶于水時放熱.

分析 根據固體的溶解度曲線可以:①查出某物質在一定溫度下的溶解度,從而確定物質的溶解性,②比較不同物質在同一溫度下的溶解度大小,從而判斷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的大小,③判斷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變化情況,從而判斷通過降溫結晶還是蒸發(fā)結晶的方法達到提純物質的目的.

解答 解:(1)通過分析溶解度曲線可知,在t2℃時,A、B、C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由小到大的順序為C<B<A;
(2)P點的含義是:t1℃時,A和C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同;
(3)t1℃時,B物質的溶解度最大,A、C物質的溶解度相等,降低溫度,A、B會析出晶體,C物質不會析出晶體,所以將t2℃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至t1℃時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由大到小的順序是:B>A>C;
(4)C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A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變化較大,所以要使接近飽和的C溶液變成飽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加入C物質(或增加溶質)、升高溫度等,當A物質中混有少量B、C兩種物質時,采用降溫結晶的方法可以提純A;
(5)t2℃時,C物質的溶解度是20g,所以將20gC物質放入盛有50g水的燒杯中,所得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frac{10g}{60g}$×100%=16.7%,若將燒杯內物質降溫至t1℃(不考慮水蒸發(fā)),會析出晶體,所以溶液中變化的是溶液的質量和溶質質量分數(shù),故選:bc;
(6)t2℃時,A物質的溶解度是45g,小麗向100g t2℃的水中加入50g A物質,意外發(fā)現(xiàn)全部溶解,一段時間后又有部分A物質的晶體析出.我認為“意外發(fā)現(xiàn)全部溶解”的原因是:A物質溶于水時放熱.
故答案為:(1)C<B<A;
(2)t1℃時,A和C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同;
(3)B>A>C;
(4)加入C物質(或增加溶質)、升高溫度等,降溫結晶;
(5)16.7%,bc;
(6)45g,A物質溶于水時放熱.

點評 本題難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體的溶解度曲線所表示的意義,及根據固體的溶解度曲線來解決相關的問題,從而培養(yǎng)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5.水是生命之源,回答下列問題:

(1)電解水時,接通直流電一段時間后,圖甲b試管中產生的氣體是氫氣,用帶火星木條來檢驗甲圖a試管中產生的氣體,通過該實驗得出的結論是水是由氫、氧元素組成的.
(2)圖乙所示是某同學自制簡易凈水器,活性炭應放在A處(填“A”或“B”).
(3)用簡易裝置丙制取蒸餾水,通常要加入幾粒沸石或碎瓷片,作用是防止暴沸;實驗結束時,應先取出試管(填“取出試管”或“熄滅酒精燈”).
(4)丁裝置實驗現(xiàn)象是b燒杯中無色酚酞變?yōu)榧t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如圖是四位同學正在討論某一個化學方程式表示的意義,根據他們描述的內容,試判斷他們所指的化學方程式是(S-32  O-16  C-12  H-1)( 。
A.S+O2$\frac{\underline{\;點燃\;}}{\;}$SO2B.2CO+O2$\frac{\underline{\;點燃\;}}{\;}$2CO2
C.2H2+O2$\frac{\underline{\;點燃\;}}{\;}$2H2OD.CH4+2O2$\frac{\underline{\;點燃\;}}{\;}$C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3.各種物質間存在著某種聯(lián)系:
用A表示“大于”,B表示“小于”,C表示“等于”,D表示“無法判斷”,請分別選用“A”、“B”、“C”或“D”填空.
(1)沸點:在同溫同壓下,氧氣A氮氣;
(2)微粒直徑大。悍肿覦原子;
(3)電子數(shù):Fe2+AFe3+
(4)用10ml量筒量取8.2ml水,俯視讀數(shù):實際取水B8.2ml;
(5)V1ml酒精和V2ml水混合得V3ml酒精溶液:V1+V2A V3;
(6)碳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甲醛(CH2O)C醋酸(C2H4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下列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
A.蠟燭燃燒B.鋼鐵生銹C.玉琢成器D.食物腐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下列實驗基本操作正確的是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
點燃酒精燈
B.
聞藥品的氣味
C.
加熱液體
D.
讀液體體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7.請你根據所學知識并結合下圖所示裝置回答有關問題:

(1)指出標號儀器的名稱:①長頸漏斗;②水槽.
(2)用高錳酸鉀制氧氣的化學反應方程式是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應選擇的發(fā)生裝置是A,可以用E裝置收集氧氣的原因是氧氣不易溶于水,
(3)制取并收集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所用藥品是大理石或石灰石 和稀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應選擇的發(fā)生裝置是B,收集裝置是D,將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實驗現(xiàn)象是石灰水變渾濁,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O2+Ca(OH)2=CaCO3↓+H2O.
(4)用收集到的氧氣和二氧化碳分別完成如圖G、H所示實驗,G中集氣瓶底部盛有少量水的原因是防止鐵的熔化物濺落,炸裂集氣瓶,H中噴有紫色石蕊溶液的紙花顯紅色.
(4)實驗室不用大理石和稀硫酸制取二氧化碳,原因是生成的硫酸鈣微溶于水,阻礙反應的進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計算題

4.某校興趣小組的同學取某地石灰石樣品 12g進行測定實驗,現(xiàn)將 100g稀鹽酸分五次加入石灰石樣品中(雜質不溶于水也不參與反應),充分反應后測得生成氣體的總質量如表所示:
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
加入稀鹽酸的質量/g2020202020
生成氣體的總質量/g1.12.2m4.44.4
試計算:
(1)m的值為3.3;
(2)第4次為剛好完全反應;
(3)該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shù)?(要求寫出解題的過程,精確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下列事實解釋不正確的是( 。
選項事    實解    釋
A醫(yī)用酒精是混合物由不同種分子構成
B氯化鈉放入水中,整杯水都變咸了鈉離子、氯離子不斷運動的結果
C溶液間的反應比固體間的反應快大量的溶質分子或離子同時接觸
D碘不溶于水,但溶于汽油不同的溶質在相同的溶劑中溶解性不同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