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從氯酸鉀與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充分反應后的固體殘留物中可獲得KCl晶體,采取的方法是:溶解→過濾→蒸發(fā)結(jié)晶
(2)
用高錳酸鉀固體制取氧氣時,可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A(填上圖字母),化學方程式是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如果用如圖中的F裝置收集該氣體,氣體應從② 端(填“①”或“②”)導入.

分析 (1)氯酸鉀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鉀和氧氣,充分反應后的固體殘留物是氯化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氯化鉀易溶于水,二氧化錳難溶于水,據(jù)此進行分析解答.
(2)用高錳酸鉀固體制取氧氣,屬于固體加熱型,結(jié)合氧氣不易溶于水,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1)氯酸鉀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鉀和氧氣,充分反應后的固體殘留物是氯化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氯化鉀易溶于水,二氧化錳難溶于水,從充分反應后的固體殘留物中可獲得KCl晶體,采取的方法是溶解、過濾、蒸發(fā)結(jié)晶.
(2)用高錳酸鉀固體制取氧氣,屬于固體加熱型,可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A;高錳酸鉀在加熱條件下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如果用如圖中的F裝置收集該氣體,長導管是出水管,短導管是進氣管,則氣體應從②端導入.
故答案為:(1)溶解;過濾;蒸發(fā)結(jié)晶;
(2)A;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②.

點評 本題難度不大,掌握混合物分離的原理與方法、實驗室中制取氧氣的反應原理、發(fā)生裝置和收集裝置的選擇依據(jù)等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如表圖畫記錄了中國消防博物館.
古代廳-徽派防火墻近現(xiàn)代廳-滅火器
         
防火防災體驗館
常見的防火安全標志火災時,穿過濃煙
請結(jié)合圖畫回答問題.
(1)古代廳.與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相比,人類用火、防火的歷史則更為久遠.依據(jù)滅火原理,徽派防火墻(又叫馬頭墻,能阻止火災蔓延)的主要作用是封火墻可以起到隔離易燃物的作用.
(2)近現(xiàn)代廳.明國時期,化學滅火劑由外埠引入使用,消防工業(yè)興起并逐步興盛.
①氣體滅火劑-七氟丙烷化學式為CF3CFHCF3,所含元素種類有3種.
②固體滅火劑-BC干粉滅火劑,它的主要原料是NaHCO3,滅火過程中生成的CO2能起到滅火作用,這是由于CO2具有不燃燒和不支持燃燒的性質(zhì).
(3)防火防災體驗館.通過場景模擬,使我們了解并掌握基礎的消防安全知識和應急處置技能.
①常見的防火安全標志中,表示禁止燃放鞭炮的是C(填字母序號).
②火災時,穿過濃煙的正確做法是用濕毛巾捂住口鼻,低姿態(tài)前行.
(4)防火滅火大講堂.
①物質(zhì)X是一種重要的阻燃劑.工業(yè)上用三氧化二銻(Sb2O3)生產(chǎn)X的化學方程式為:Sb2O3+2H2O2═X+2H2O.根據(jù)質(zhì)量守恒定律,推斷X的化學式為Sb2O5. ②固體Al(OH)3高溫分解生成固體Al2O3和H2O,請依據(jù)反應原理分析選擇Al(OH)3作為阻燃劑的原因是Al(OH)3受熱分解時吸收大量的熱,使環(huán)境溫度下降;同時生成的耐高溫、穩(wěn)定性好的Al2O3覆蓋在可燃物表面,阻燃效果更佳.依據(jù)化學式Al(OH)3計算出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78,計算式為27+16×3+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區(qū)分下列物質(zhì)的兩種方法不完全正確的是( 。
選項需區(qū)分的物質(zhì)方法一方法二
A木炭粉末和鐵粉分別加入紅墨水中.觀察現(xiàn)象分別加入稀鹽酸,觀察現(xiàn)象
B硝酸銨和氯化鈉分別取樣加水,觸摸試管外壁分別取樣溶于水,加入硝酸銀溶液
C聚乙烯和聚氯乙烯分別點燃后聞氣味加熱看是否熔化
D二氧化碳與一氧化碳分別通入紫色石蕊溶液燃著的木條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下列俗語與物質(zhì)的化學變化無關的是( 。
A.真金不怕火煉B.紙里包不住火C.玉不琢不成器D.百煉方能成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下列物質(zhì)的化學式書不正確的是(  )
A.氯化鋁:AlCl2B.硫酸鉀:K2SO4C.氧化鎂:MgOD.甲烷:C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水泥廠是以粘土和石灰石為原料燒制水泥,為檢測石灰石中碳酸鈣的純度,在實驗室用6.5g樣品與10g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測得殘余物的質(zhì)量為14.3g(雜質(zhì)不參加反應),
求:(1)生成二氧化碳2.2g
(2)求石灰石中碳酸鈣的純度是多少?(寫出計算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如圖是初中化學常見六種物質(zhì)之間的關系圖(物質(zhì)是溶液的只考慮溶質(zhì)).圖中用“-”表示兩種物質(zhì)之間能發(fā)生化學反應,用“→”表示一種物質(zhì)可以轉(zhuǎn)化為另一種物質(zhì)(部分反應物或生成物及反應條件已略去).
A是一種常見的堿,微溶于水,B、C中不含相同元素.C、D中所含元素種類相同.

(1)請分別寫出B物質(zhì)的化學式(或溶質(zhì)的化學式):B.HCl
(2)寫出轉(zhuǎn)化①的化學方程式3CO+Fe203$\frac{\underline{\;高溫\;}}{\;}$2Fe+3CO2(寫一個);
(3)寫出Fe203與足量B反應的實驗現(xiàn)象紅棕色固體逐漸減少至消失,溶液由無色變?yōu)辄S色.
(4)寫出A的一種用途用于修路打三合土,和沙子混合后砌墻,改良酸性土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正確使用托盤天平是進行各種化學定量實驗的基礎,下列操作錯誤的是( 。
A.稱取藥品時,藥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盤上
B.稱取指定質(zhì)量的藥品時,應先加藥品,后加砝碼并移動游碼至天平平衡
C.稱量時觀察到指針停在分度盤中央或左右擺動幅度相等時,可認為天平已平衡
D.使用完后應在天平托盤架下套上橡膠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A、B、C、D、E是初中化學中常見的五種物質(zhì).在通常的情況下,A為黑色粉末狀固體,B、C均為無色無味的氣體,D為不溶于水的白色固體.在實驗室中常用含D 的物質(zhì)與稀鹽酸反應制取C,單質(zhì)E是空氣的主要組成 成分之一.他們之間的關系如圖所示(圖中的反應條件及反應4、5中某些反應物與生成物已略去.)
(1)D的化學式CaCO3
(2)反應3的化學反應方程式C+CO2 $\frac{\underline{\;高溫\;}}{\;}$2CO該方應屬于基本反應類型中的化合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