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現(xiàn)有H、C、O、S、Cu、Ca六種元素,請從中選擇適當?shù)脑亟M成符合要求的物質,并按要求填空:
(1)甲為碳不充分燃燒的生成物,寫出甲物質的化學式CO;
(2)乙為最簡單的有機物,寫出乙物質在空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CH4+2O2$\frac{\underline{\;點燃\;}}{\;}$CO2+2H2O;
(3)丙的水溶液為藍色,寫出丙物質溶于水解離出的陰離子的離子符號SO42-;
(4)丁為生石灰的主要成分,標出丁物質中顯正價元素的化合價$\stackrel{+2}{Ca}$O.

分析 本題考查化學用語的意義及書寫,解題關鍵是分清化學用語所表達的對象是分子、原子、離子還是化合價,才能在化學符號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適當?shù)挠嬃繑?shù)來完整地表達其意義,并能根據(jù)物質化學式的書寫規(guī)則正確書寫物質的化學式,才能熟練準確的解答此類題目.

解答 解:(1)碳不充分燃燒生成一氧化碳,其化學式為:CO;
(2)最簡單的有機物是甲烷,甲烷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H4+2O2$\frac{\underline{\;點燃\;}}{\;}$CO2+2H2O;
(3)硫酸銅的水溶液為藍色,溶于水解離出的陰離子為硫酸根離子,其符號為:SO42-
(4)生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鈣,元素化合價的表示方法:確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標出的元素的化合價,然后在其化學式該元素的上方用正負號和數(shù)字表示,正負號在前,數(shù)字在后,所以氧化鈣中鈣元素顯+2價,故可表示為:$\stackrel{+2}{Ca}$O;
故答案為:(1)CO;(2)CH4+2O2$\frac{\underline{\;點燃\;}}{\;}$CO2+2H2O;(3)SO42-;(4)$\stackrel{+2}{Ca}$O;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化學用語的書寫和理解能力,題目設計既包含對化學符號意義的了解,又考查了學生對化學符號的書寫,考查全面,注重基礎,題目難度較易.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下列物質鑒別的方法中,不能區(qū)分開來的是( 。
A.用燃著的木條區(qū)分二氧化碳和氮氣
B.用潔凈的鐵絲區(qū)分稀硫酸和氫氧化鈉溶液
C.用觀察法辨認氯酸鉀和高錳酸鉀固體
D.用鹽酸區(qū)分氯化鈉溶液和硝酸銀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下列實驗操作錯誤的是( 。
A.
傾倒液體
B.
聞氣體氣味
C.
讀液體體積
D.
稀釋濃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如圖所示過程中發(fā)生了化學變化的是( 。
A.
用高分子分離膜淡化海水
B.
氖管發(fā)光
C.
電爐絲通電后發(fā)紅
D.
將噴灑石蕊溶液的紙花放入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下列有關角鯊烯(C30H50)的組成或構成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角鯊烯是由碳、氫兩種元素組成的
B.角鯊烯是由角鯊烯分子構成的
C.角鯊烯分子中碳原子和氫原子的原子個數(shù)比為3:5
D.角鯊烯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6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下列對化學用語的表述正確的是(  )
A.2O--表示兩個氧元素B.2N2--表示兩個氮氣分子
C.Ca2+--表示鈣元素顯+2價D.FeSO4--表示硫酸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下列事實能夠說明分子在不斷運動的是( 。
A.公路上大霧彌漫B.花棚里香氣撲鼻
C.湖面上柳絮飄揚D.氧氣被壓縮進鋼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驗證Zn、Fe、Cu金屬的活動性強弱,下列的實際組合實驗方案不能達到實驗目的是(  )
A.FeSO4溶液、Zn、CuB.ZnSO4溶液、稀鹽酸溶液、Fe、Cu
C.ZnSO4溶液、FeSO4溶液、CuD.ZnCl2溶液、CuCl2溶液、F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科學研究需要進行實驗,得到事實,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必要的推理.因此,在學習科學過程中我們需要區(qū)分事實與推論.則關于表述:①在氣體擴散實驗中,抽去玻璃板后,紅棕色的NO2氣體進入到空氣中;②在液體擴散實驗中,紅墨水滴人熱水,熱水很快變紅;③擴散現(xiàn)象表明,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④溫度越高,分子的無規(guī)則運動越劇烈,正確的是(  )
A.①②是事實,③④是推論B.①②④是事實,③是推論
C.①是事實,②③④是推論D.③④是事實,①②是推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