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15年1月2日,哈爾濱一倉庫發(fā)生大火,造成重大人員傷亡.下列生活中處理火災事故的方法中正確的是(  )
A.家用電器著火,用水撲滅
B.檔案資料著火,可用液態(tài)二氧化碳撲滅
C.室內(nèi)起火,迅速打開所有門窗通風
D.高層樓房失火時,要乘電梯迅速撤離

分析 A、電器著火,首先應切斷電源,為防止觸電,不能用水撲滅.
B、用來撲滅圖書檔案、貴重設備、精密儀器等處的火災不能用水,否則容易受損.
C、打開所有門窗通風,會造成空氣流通.
D、根據(jù)電梯的供電系統(tǒng)在火災時隨時可能會斷電或因熱的作用變形而使人被困在電梯內(nèi)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 解:A、電器因為短路起火時,首先應切斷電源,為防止觸電,不能用水澆滅,故選項說法錯誤.
B、液態(tài)二氧化碳滅火器噴出的液態(tài)二氧化碳可以用來撲滅圖書,檔案貴重設備、精密儀器等火災,故該事故處理方法正確.
C、室內(nèi)起火時,不能立即打開門窗,否則空氣流通,火勢更旺,故該事故處理方法錯誤.
D、高層建筑的電梯的供電系統(tǒng)在火災時隨時可能會斷電或因熱的作用變形而使人被困在電梯內(nèi),同時由于電梯井貫穿各樓層,煙霧可能直接威脅被困人員的安全,故該事故處理方法錯誤.
故選B.

點評 化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guān),了解事故發(fā)生的原理,學會預防和防護的措施,對于保障生命、財產(chǎn)的安全及正確解答本題有著重要意義.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自然界的下列過程或現(xiàn)象中,伴隨著化學變化的是(  )
A.南極冰川融化B.山體出現(xiàn)滑坡
C.地下石油的形成D.冬季窗戶玻璃上出現(xiàn)一層水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現(xiàn)取三等份的某物質(zhì)X,分別加入到足量的酚酞試液、NH4Cl溶液、Na2CO3溶液中,振蕩,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如下表所示,則該物質(zhì)X是( 。
加入物質(zhì)酚酞試液NH4Cl溶液Na2CO3溶液
實驗現(xiàn)象溶液變紅產(chǎn)生刺激性氣味氣體無明顯變化
A.稀鹽酸B.NaOH溶液C.Ca(OH)2溶液D.BaCl2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有關(guān)燃燒和滅火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化學反應中只有燃燒才能放出熱量
B.用水滅火,目的是為了降低可燃物的著火點
C.將煤塊粉碎后再燃燒是為了使其燃燒更充分
D.劇烈的燃燒一定會引起爆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7.城市生活垃圾的處理是世界性難題,某垃圾處理廠對生活垃圾進行處理與綜合利用的部分流程如下:

資料1:垃圾焚燒產(chǎn)生的煙氣中含有SO2、HCl等有害氣體
資料2:+2價的鐵元素容易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
資料3:SO2 與CO2的化學性質(zhì)相似
資料4:石灰漿的主要成分是氫氧化鈣
回答下列問題:
(1)吸收步驟中,石灰漿的作用是除去煙氣中含有的SO2、HCl.
(2)溶解步驟中生成單質(zhì)的化學方程式為Fe+H2SO4═FeSO4+H2↑.
(3)將所得硫酸亞鐵溶液在氮氣環(huán)境中加熱蒸發(fā)濃縮、冷卻結(jié)晶等操作,得到硫酸亞鐵晶體,其中氮氣的作用是保護氣,避免+2價的鐵元素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
(4)化學興趣小組進一步探究鎂、鐵、銅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設計了如圖所示實驗方案.

①同學們經(jīng)討論后認為該方案可以優(yōu)化,丙試管的實驗是多余的.
②去掉多余的實驗,同學們將另兩只試管中反應后的物質(zhì)倒入同一大燒杯中,一段時間后過濾,向濾渣中加入稀硫酸,有氣泡產(chǎn)生,則濾渣的成分可能是銅、鐵或銅鐵鎂(有幾種情況填幾種情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微觀-宏觀-符號”三重表征是化學獨特的表示物質(zhì)及其變化的方法,請結(jié)合圖示完成下列問題:
(1)圖1中,“Cu”符號表示多種信息,如表示銅元素、金屬銅單質(zhì),還能表示一個銅原子;銅能抽成絲說明銅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2)從微粒的角度說明圖2反應的實質(zhì)是氫離子與碳酸根離子結(jié)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或H+和CO32-結(jié)合生成H2O和CO2);
(3)如圖3所示,在一定條件下,A與B反應生成C和D.四種物質(zhì)中屬于氧化物的為CD(填序號),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4NH3+5O2$\frac{\underline{\;一定條件\;}}{\;}$4NO+6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下列變化過程中只發(fā)生了物理變化的是( 。
A.雕像受到酸雨腐蝕B.冰箱放活性炭,除去異味
C.石筍和鐘乳石的形成D.抽煙醉酒,毒肺傷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實驗室用碳酸鈉的濃溶液和另一飽和溶液反應制取少量NaOH固體,試回答:
(1)另一飽和溶液是石灰水或Ba(OH)2溶液.
(2)主要操作過程如圖所示:
①在A項操作中,碳酸鈉的濃溶液和另一飽和溶液混合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Na2CO3+Ca(OH)2=CaCO3↓+2NaOH或Na2CO3+Ba(OH)2=BaCO3↓+2NaOH
②B項操作的名稱叫過濾,操作時,漏斗下端必須緊靠承接濾液的燒杯內(nèi)壁是為了防止液體濺出.
③在C項操作中,當蒸發(fā)皿里里出現(xiàn)較多固體時止停止加熱,蒸發(fā)皿中所得到的固體即為少量的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為確定某含NaCl雜質(zhì)的純堿溶液中Na2CO3的質(zhì)量分數(shù),特取樣15g,加水85g配成溶液,當?shù)渭?4.6%的稀HCl 50g時,發(fā)現(xiàn)不再冒氣泡.求:
(1)生成CO2的量.
(2)樣品中Na2CO3的質(zhì)量分數(shù).
(3)反應所得溶液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