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物質世界每時每刻都在發(fā)生著變化,下列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_____________。
①電燈通電發(fā)光 ②煤炭燃燒 ③干冰升華 ④鋼鐵生銹 ⑤香水揮發(fā) ⑥煙花爆炸 ⑦車胎爆炸 ⑧糧食釀酒 ⑨海水曬鹽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一只密閉容器內有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下表:
物質 | X | Y | Z | Q |
反應前質量/g | 8 | 2 | 40 | 5 |
反應后質量/g | 待測 | 24 | 8 | 23 |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反應一定是置換反應 B.Y、Q的相對分子質量比一定為11:9
C.參加反應的X、Z的質量比為1:4 D.反應后X的質量為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2016年湖南省岳陽市】A、B、C三種晶體(不含結晶水)的溶解度曲線如圖,請回答:
(1)P點表示的意義為 。
(2)t2℃時,將15gA物質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質量為 g。
(3)將t3℃時等質量的A、B、C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分別蒸發(fā)等量水后,恢復至t3℃,所剩溶液中含溶劑最多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微觀解釋不正確的是
A.氨水揮發(fā)﹣分子不斷運動
B.將二氧化碳氣體制成干冰,體積變小﹣分子體積變小
C.18g水中大約有6.02×1023個水分子﹣分子的質量很小
D.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后總體積小于100mL﹣分子間有間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2015年“世界水日”、“中國水周”的宣傳主題為“節(jié)約水資源,保障水安全”.下列有關水的認識中錯誤的是
A.大量使用農藥、化肥,不會造成水體污染
B.水通過三態(tài)變化實現(xiàn)天然循環(huán)
C.水是生命之源,保護水資源包括防止水體污染和節(jié)約用水兩方面
D.隨意丟棄廢電池易造成水土重金屬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發(fā)射通信衛(wèi)星的火箭用聯(lián)氨(N2H4)做燃料,用四氧化二氮(N2O4)助燃,生成物不會對大氣造成污染。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2H4+N2O4=3 +4H2O, 在橫線上填寫的化學式為:
A. N2O B.2N C. N2 D.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2016年湖北省荊門市】甲、乙、丙三種物質只通過一步反應,不能實現(xiàn)如圖所示的轉化關系的是( )
甲 | 乙 | 丙 | |
A | C | CO | CO2 |
B | NaOH | Na2CO3 | Na2SO4 |
C | CuO | Cu | Cu(NO3)2 |
D | H2SO4 | H2 | H2O |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2016年湖北省黃岡市】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在探究堿的化學性質時,完成了如下左圖所示的兩個實驗。實驗后,小明同學將廢液倒入同一廢液缸中,發(fā)現(xiàn)混合廢液渾濁并顯紅色。請你完成下列問題:
(1)A實驗中發(fā)生反應的現(xiàn)象為 。
(2)B實驗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3)【提出問題】廢液中,能使酚酞溶液變紅的物質可能是那些呢?
【作出猜想】猜想一:廢液中,能使酚酞溶液變紅的物質可能是氫氧化鈉;
猜想二:廢液中,能使酚酞溶液變紅的物質還可能是 ;
猜想三:廢液中,能使酚酞溶液變紅的物質還可能是氫氧化鈣;
【實驗驗證】同學們對可能含有的堿性物質進行確定,取一定量的廢液過濾,向濾液中逐滴加入稀鹽酸,根據(jù)反應現(xiàn)象得到了如上右圖所示的圖像。
【結論】分析圖像數(shù)據(jù)得出,廢液中使酚酞溶液變紅的物質一定是 ,一定不是 。
【拓展提高】為了使以上廢液實現(xiàn)安全排放,你的做法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2016年陜西省】某學習小組同學用右圖實驗裝置來探究雞蛋殼里含有CO32-(以CaCO3的形式存在)的可能性,請你一起參與學習探究。
【討論交流】同學們討論后一致認為若雞蛋殼里含有CO32-,實驗時廣口瓶中一定會產生氣泡,玻璃片上石灰水會變渾濁,據(jù)此寫出有氣泡生成的化學方程式: 。
【進行實驗】小明和小紅在各自的實驗中均看到廣口瓶中產生氣泡,小明還看到玻璃片上石灰水變渾濁,而小紅卻未看到。他們很好奇,于是進一步探究。
【提出問題】小紅的實驗中,玻璃片上的石灰水為什么不變渾濁呢?
【做出猜想】小紅猜想:可能雞蛋殼中含有鐵等較活潑金屬,而不含CO32-;
小明猜想:可能是小紅實驗所用的鹽酸中溶質質量分數(shù)過大,揮發(fā)出HCl氣體。
依據(jù)所學化學知識和生活常識,你認為 的猜想是不合理的。
【實驗驗證】小紅分別取適量等體積的自己實驗所用的鹽酸a和小明實驗中所用的鹽酸b于2試管中,試管內各盛有同一雞蛋殼的碎片,塞上帶導管的橡膠塞,并分別將導管伸入AgNO3溶液中,實驗過程如右下圖所示:
實驗中,甲、乙兩試管內均有氣泡產生,同時甲試管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而乙中沒有,白色沉淀的化學式是 。
【實驗結論】上述實驗說明鹽酸a中的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一定 (填“大于”或“小于”)
【反思應用】(1)實驗室制備CO2時,最好選擇 (填“稀”或“濃”)鹽酸。
(2)實驗中發(fā)現(xiàn),與相同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鹽酸反應時,雞蛋殼碎片比大塊雞蛋殼更劇烈,說明增大反應物______ 可以加快反應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