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實驗用剩的藥品不能放回原試劑瓶
B.空氣的主要成分是氮氣和氧氣
C.向試管中滴加液體,滴管應垂懸試管口上方
D.造成空氣污染的主要氣體有COCO2和SO2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同學稱物質時,把固體物質放在右盤,砝碼放在左盤,稱得物質質量10.8g(砝碼10 g)如果按正確方法稱量,則該物質的實際質量是
A9.2g B9.8g C10.8g D10.2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按照體積計算空氣中氧氣約占21%,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按照課本的實驗裝置做“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實驗(圖1),但測出的氧氣體積分數(shù)明顯偏。埬銋⑴c探究:
【提出問題】造成誤差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改進課本實驗裝置?
【查閱資料】
①
顏色、狀態(tài) | 熔點/℃ | 燃燒所需最低溫度/℃ | 密度/gcm﹣3 | |
紅磷 | 暗紅色固體 | 590 | 240 | 2.34 |
白磷 | 白色固體 | 44.1 | 40 | 1.82 |
②二氧化碳氣體能被氫氧化鈉溶液吸收
③在加熱的條件下銅粉能與氧氣反應生成黑色的氧化銅固體
【猜 想】
甲同學:可能是導管內原存有空氣,后來留有吸入的水,影響實驗的準確性;
乙同學:可能是瓶內殘留氣體中還有氧氣的緣故;
你還能做的猜想是 (寫一點即可)。
【交流與討論】
(1)寫出圖1中集氣瓶中發(fā)生反應的符號表達式 ;
(2)丙同學認為,用木炭代替紅磷也能完成圖1的實驗,但事先要在集氣瓶中放入一定量的 ;
(3)他們對圖1實驗裝置進行了如圖2的改進.
①甲同學提出應把紅磷更換為白磷,理由是 ;
②通過粗銅絲來點燃玻璃管內的白磷,利用了金屬銅的 性;
【探究與反思】
(1)為驗證乙同學的猜想,將銅粉在殘余氣體中加熱,觀察到銅粉變黑,所以乙同學的猜想 (選填“合理”或“不合理”);
(2)大家采用改進的實驗裝置(圖2)進行實驗(左邊玻璃管上面的空氣平均分成了5等份,并標刻度線),待玻璃管冷卻、管內白色的煙幕消失,同時能觀察到 。
(3)圖2的玻璃管中預先裝一定量的水,是為了:①加快氣體的冷卻;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各組日常生活中發(fā)生的變化,全部屬于化學變化的一組是
A煤氣燃燒 水變蒸氣 B瓷碗破碎 剩飯變餿
C菜刀生銹 水果腐爛 D燈泡發(fā)光 冰塊熔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現(xiàn)甲、乙兩化學小組安裝兩套如圖1的相同裝置,通過測定產(chǎn)生相同體積氣體所用時間長短來探究影響H2O2分解速率的因素。
(1)下列方法能檢查該裝置氣密性的是 。
A、將注射器活塞固定,向分液漏斗中注入適量蒸餾水,打開分液漏斗活塞,如果分液漏斗頸部能形成穩(wěn)定的水柱,則氣密性良好,反之氣密性差。
B、關閉分液漏斗活塞,加熱錐形瓶,如果注射器活塞外移(右移),停止加熱后注射器活塞回到原來位置,則氣密性良好,反之氣密性差。
C、關閉分液漏斗活塞,用力將注射器活塞外移(右移),停止用力后,注射器活塞不移動,則氣密性良好,反之氣密性差。
(2)二氧化錳催化下過氧化氫分解的文字或符號表達式是 。
(3)甲小組有如下實驗設計方案,完成下表
實驗編號 | 實驗目的 | 溫度 | 催化劑 | 濃度 |
甲組實驗Ⅰ | 探究 對 過氧化氫分解速率的影響 | 25℃ | 二氧化錳 | 10mL 2%過氧化氫 |
甲組實驗Ⅱ | 25℃ | 二氧化錳 | 10mL 5%過氧化氫 |
(4)甲、乙兩小組得出如圖2的數(shù)據(jù)
Ⅰ甲組實驗得出的數(shù)據(jù)可知:濃度越大,過氧化氫分解速率 ;(填“越快”或“越慢”)
Ⅱ由乙組研究的酸、堿對過氧化氫分解影響因素的數(shù)據(jù)分析:相同條件下,過氧化氫在 (填“酸”或“堿”)性環(huán)境下放出氣體速率較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寫出下列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1)碳在空氣中燃燒: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鐵絲在氧氣中燃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磷在空氣中燃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氯酸鉀制取氧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過氧化氫溶液制取氧氣: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