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下列變化中,不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天然氣在空氣中燃燒B.鋼鐵在潮濕的空氣中生銹
C.蠟燭受熱后熔化D.食物腐爛變質

分析 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屬于化學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屬于物理變化,判斷化學變化的唯一標準是有新物質生成.

解答 解:A、天然氣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等,屬于化學變化;
B、鋼鐵生銹過程中,鐵和空氣中的水和氧氣反應生成鐵銹,屬于化學變化;
C、蠟燭熔化過程中,只是石蠟由固體變成液體,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D、食物腐爛過程中,發(fā)生緩慢氧化,有機物氧化分解生成水、二氧化碳等物質,屬于化學變化;
故選:C.

點評 一些現(xiàn)象可以幫助我們判斷某種變化是否屬于化學變化,但是不是判斷變化的唯一標準,判斷變化是否屬于化學變化的唯一標準是:是否有新物質生成,如果有新物質生成,就是化學變化,如果沒有新物質生成,就不是化學變化.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7.為建一個大型化工基地,收集到下列意見,其中正確的是( 。
A.建在干旱山區(qū)可以脫貧致富B.不宜建在居民區(qū)附近
C.企業(yè)有權自主選擇基地D.應建在水源豐富和交通方便的地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如圖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及汞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從中獲取的信息正確的是( 。
A.該元素屬于非金屬元素B.該元素的原子相對質量為200.6g
C.該原子核內有80個中子D.在化學反應中,汞原子易失去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5.用正確的化學用語填空
(1)由空氣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及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形成的一種化合物的化學式為Al(NO33
(2)Fe3+的原子核外有23個電子,則鐵原子的核內質子數(shù)為26,F(xiàn)e2+的核內質子數(shù)為26.
(3)決定元素化學性質的是最外層電子數(shù).決定元素種類的是質子數(shù).
(4 )保持氧氣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O2
(5)KIO3中碘的化合價是+5.
(6)點燃可燃性之前一定要檢驗純度.
(7)以下符號或結構示意圖表示的粒子中,屬于原子的是⑦(填序號,下同),屬于陰離子的是③⑥.
①N2②NH4+、跜O32-④Hg ⑤
(8)俗稱純堿的是Na2CO3
(9)人體胃液含有的成分是HCl.
(10)鋁制餐具比鐵制餐具更耐腐蝕,原因是4Al+3O2=2Al2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在中央電視臺發(fā)布的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日報中可看到,造成空氣污染的首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顆粒物和二氧化硫,下列對其形成主要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環(huán)境綠化不好粉塵隨風飄揚B.生活和生產(chǎn)中燃燒煤炭
C.工業(yè)生產(chǎn)排放廢水D.機動車排放尾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2.對二氧化碳有關問題的探究.
(1)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時,需不斷消耗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但二氧化碳在大氣中的含量卻基本保持不變,這是由于①②③④(填序號).①動植物的呼吸作用;②化石燃料的燃燒;③死亡動植物的腐爛;④某些礦物如CaCO3等的加熱分解.
(2)寫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學方程式,生成物中必須有二氧化碳.
①化合反應:C+O2$\frac{\underline{\;點燃\;}}{\;}$CO2;
②分解反應:CaCO3$\frac{\underline{\;高溫\;}}{\;}$CaO+CO2↑;
③置換反應:C+2CuO$\frac{\underline{\;高溫\;}}{\;}$2Cu+CO2↑.
(3)二氧化碳排放過多就會引起溫室效應,為了減緩大氣中CO2含量的增加,以下建議合理的是①②③(填序號).
①開發(fā)新能源     ②減少化石燃料的燃燒量     ③植樹造林
(4)圖1所示是一個現(xiàn)代化植物生產(chǎn)車間(溫室),植物生長所需的氣肥可通過調節(jié)二氧化碳來補充.某同學在自家大棚內設計了補充二氧化碳的方法:將工業(yè)廢硫酸用水稀釋后,放在塑料桶內懸掛在高處.每天向桶內加適量的碳酸氫銨,它和硫酸反應生產(chǎn)硫酸銨、二氧化碳和水.
①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H2SO4+2NH4HCO3═(NH42SO4+2H2O+2CO2↑.
②將塑料桶掛在高處的原因是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懸掛在高處有利于CO2與蔬菜葉面充分接觸.
(5)①實驗室制取CO2氣體的藥品是大理石和稀鹽酸,反應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H2O+CO2↑.
液體藥品是否能用稀硫酸代替?否(填“是”或“否”)為什么?因為大理石與稀硫酸反應生成微溶的硫酸鈣覆蓋在大理石表面,阻止了硫酸與大理石的進一步反應.
②圖2是實驗室制備CO2的裝置圖.該裝置的特點是:打開彈簧夾,大理石和鹽酸接觸,發(fā)生反應;關閉彈簧夾后,鹽酸被反應產(chǎn)生的CO2氣體壓回長頸漏斗,與大理石分離,停止反應.用該裝置制備CO2可起到節(jié)約藥品和取用方便的效果.圖3A、B、C、D裝置中哪些可以起到與圖2裝置相同的效果?BD(填寫編號).

③啤酒(或可樂、雪碧等)是生活中常見的飲料,其中含有二氧化碳、水等物質.請你設計兩種實驗方法檢驗瓶裝啤酒(或可樂、雪碧等)中的二氧化碳.
方法一:方法一:打開瓶蓋,塞上帶有導氣管的橡皮塞,將瓶內氣體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試管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證明其中含有CO2
方法二:打開瓶蓋,塞上帶有導氣管的橡皮塞,將瓶內氣體通入盛有紫色石蕊試劑的試管中,石蕊變紅,證明其中含有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丙烷(化學式為C3H8)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C3H8+5O2$\frac{\underline{\;點燃\;}}{\;}$xCO2+yH2O,其中x,y分別為( 。
A.3  4B.3  8C.1  3D.1   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氧元素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
(1)該元素的原子核內質子數(shù)為8;在化學反應中該原子
容易得到電子(填“得到”或“失去”)
(2)圖2是某反應的微觀示意圖.

請回答:①B框中的物質屬于BC(填序號:A化合物、B單質、C純凈物、D混合物).
②此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S+3O2$\frac{\underline{\;點燃\;}}{\;}$2S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質量守恒定律的發(fā)現(xiàn)對化學的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1)為研究化學反應前后反應物和生成物之間的質量關系,同學們在實驗室做了下列三個實驗.
實驗一:稱量鎂條,在空氣中點燃鎂條,待反應結束后,再稱量得到的固體.
實驗二:將盛有稀鹽酸的小試管放入裝有石灰石的燒杯中,一起稱量,然后將鹽酸和石灰水混合,充分反應后一起稱量.
實驗三:將盛有氫氧化鈉溶液的試管放入盛有硫酸銅溶液的燒杯中,一起稱量,然后使兩種溶液混合,充分反應后再一起稱量.
三個實驗得到的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
實驗序號實驗一實驗二實驗三
反應前(g)4.8116.8118.4
反應后(g)8.0112.4118.4
①實驗一的反應現(xiàn)象為鎂條燃燒,發(fā)出耀眼的白光,放熱,生成白色固體,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Mg+O2$\frac{\underline{\;點燃\;}}{\;}$2MgO.但往往在實驗結束后再次稱量固體時,發(fā)現(xiàn)固體質量比反應前減小,可能的原因是鎂帶燃燒時有一縷白煙(為生成的氧化鎂)向空氣中擴散,造成氧化鎂的損失;鎂帶燃燒時夾鎂帶的坩堝鉗上有-層白色粉末,此粉末為氧化鎂,也造成氧化鎂的損失.
②由表中數(shù)據(jù)分析,實驗中反應前后質量不相等的原因是實驗中沒有稱量反應物氧氣的質量.
(2)將50g酒精和50g水混合后總質量為100g,說明該實驗也能驗證質量守恒定律,這種說法是否正確?不正確,理由是因為兩種物質未參加化學反應,所以不能驗證質量守恒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