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某學習小組為探究空氣中氧氣的含量,設計了如圖所示的裝置,根據裝置回答下列問題:
(1)用放大鏡聚焦使燃燒匙中過量的白磷燃燒,當裝置冷卻到室溫時,可觀察到U形管右側水面的變化情況是
 

(2)通過這個實驗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3)反應完畢后,U形管右側剩余的氣體主要是
 

(4)為什么不能用木炭取代白磷做這個實驗:
 
考點:空氣組成的測定
專題:空氣與水
分析: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五分之一;
氧氣消耗后,剩余氣體主要是氮氣,氮氣不能燃燒,不支持燃燒;
木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
解答:解:(1)當裝置冷卻到室溫時,可觀察到U形管右側水面上升至1處.
故填:上升至1處.
(2)通過這個實驗可以得出的結論是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五分之一.
故填: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五分之一.
(3)反應完畢后,U形管右側剩余的氣體主要是氮氣.
故填:氮氣.
(4)因為木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代替氧氣占據了氧氣原來的空間,無法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故填:木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
點評:可以用來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物質應該具備的條件是:能和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物是固體,不能和空氣中的其它物質發(fā)生化學反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已知鹽酸是HCl氣體溶于水所形成的溶液.在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并檢驗其性質的實驗中,如果用濃鹽酸代替稀鹽酸,并將產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往往看不到溶液變渾濁的現象(如圖).
回答下列問題:
(1)A 裝置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2)B裝置的作用是
 
.實驗后向B中滴入石蕊溶液可看到的現象是
 
,寫出B中所有溶質的化學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同學在一食品包裝內發(fā)現有白色顆粒狀固體A的小紙袋,上面寫著“生石灰、干燥劑,請勿食用”.他隨手將小紙袋放在窗臺上,過一段時間后發(fā)現紙袋內的白色顆粒粘在一起成為塊狀固體B.他取塊狀固體B加入盛有一定量水的試管內(反應完全),振蕩、靜置、過濾后得到少量白色固體C.(不考慮其他雜質)
【提出問題】塊狀固體C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與假設】白色固體C所有可能的組成是(1)為CaCO3;(2)為Ca(OH)2;(3)為
 

【實驗探究】實驗方案設計(填寫下表)
實驗步驟實 驗 現 象結論
①向盛有少量固體C的試管中加入適量稀鹽酸
 
含CaCO3
 
不含CaCO3
②將少量固體放入足量水中,充分攪拌,靜置,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試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酸堿中和反應在日常生活和工農業(yè)生產中有廣泛的應用.
(1)氫氧化鈉溶液與鹽酸混合時,看不到明顯現象.請你設計一個實驗,從中能夠觀察到明顯的現象,來說明氫氧化鈉溶液與鹽酸發(fā)生了反應.
(2)請舉出一例酸堿中和反應的實際應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實驗室制取氣體所需的裝置如下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室利用A裝置制取氧氣,反應原理用化學方程式表示為
 
.利用E裝置收集氧氣的最佳時刻是
 

(2)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應選擇的裝置是
 
(從A-E中選擇),若改用F裝置收集二氧化碳,則氣體應從
 
端進入.
(3)將純凈的二氧化碳氣體通入盛有蒸餾水的洗氣瓶一段時間后,測得該裝置中溶液的pH
 
(填“>”、“<”或“=”)7,對該現象的合理解釋為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習化學可以幫助我們解決許多生活中的問題,請你來解決廚房中的以下問題:
(1)若要除去熱水瓶中的水垢,可選用廚房中的
 

(2)若要區(qū)分食鹽和純堿,請選用兩種簡便、可行的方法;方法一
 
方法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現有A、B、C三種元素,A元素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B元素是空氣中含量最多的元素,C元素的單質可以在A單質中燃燒并產生藍紫色火焰,試確定(用元素符號表示),A是
 
,B是
 
,C是
 
,C元素的單質在A元素的單質中燃燒的文字表達式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給試管的固體加熱,試管口應
 
,防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化學用語是初中化學學習的重要基礎.
(1)寫出鐵元素符號的意義:Fe
 
,
 
 

(2)①用化學符號表示:兩個二氧化碳分子
 
鈣離子
 
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質
 

②若用“”表示一個氫原子,則“”表示的微粒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