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人教版2020年九年級上學期第三章 自然界的水3-1水-中考前訓 題型:單選題
如圖實驗中的水發(fā)生了化學變化的是( 。
A. 排水法收集氧氣
B. 探究液體壓強的特點
C. 探究水的組成
D. 探究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guān)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人教版2020年九年級上學期第四章 碳和碳的氧化物4-2 碳的氧化物-中考前訓 題型:實驗題
小紅同學為探究二氧化碳與水反應(yīng)的生成物,做了如下實驗:將水倒入集滿二氧化碳且質(zhì)地較軟的塑料瓶中,立即旋緊瓶蓋,振蕩;再取塑料瓶中液體少許,向試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試液,觀察到紫色石蕊試液變成了紅色。為了探究是什么物質(zhì)使紫色石蕊變紅,小紅同學作了大膽猜想,并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小花,并設(shè)計了下列四個實驗方案來驗證自己的猜想(如下圖)。
(1)請和小紅同學一起完成下表。
猜想 | 實驗方案 | 實驗現(xiàn)象 | 結(jié)論 |
可能是CO2使石蕊變紅 | C | 紫色小花不變色 | ___ |
____ | B | 紫色小花不變色 | 猜想錯誤 |
可能是CO2和水發(fā)生反應(yīng)的生成物使石蕊變紅 | ___ | ___ | 猜想正確 |
(2)小紅同學做了一個對比實驗來確定CO2與水反應(yīng)生成具有酸性的物質(zhì),此對比實驗方案是________(填上圖中的實驗方案序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人教版2020年九年級上學期第四章 碳和碳的氧化物4-2 碳的氧化物-中考前訓 題型:單選題
下列敘述屬于CO化學性質(zhì)的是( 。
A. 無色 B. 無味 C. 難溶于水 D. 能燃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人教版2020年九年級上學期第四章 碳和碳的氧化物4-2 碳的氧化物-中考前訓 題型:填空題
一氧化碳化碳的收集方法:物理性質(zhì)→只能用___________法收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四川省2019年秋人教版九年級上冊化學單元質(zhì)量測試試卷(自然界的水) 題型:計算題
2019年3月,山東省食藥監(jiān)局公布了一批近期抽檢的不合格食品名單,檢出159批次樣品不合格。涉及棗莊的有24批次,其中在多所食堂、酒店查處的11批次散裝粉條因含有鋁等不合格。目前,已責令企業(yè)及時采取下架等相關(guān)措施,并依法進行處理。
有業(yè)內(nèi)人士介紹,除油條外,粉條粉絲中也有可能加入明礬[K2Al(SO4)2·12H2O],以增加彈性,不易煮爛。明礬粉條會造成人體攝入鋁過量,導(dǎo)致智力下降、記憶力減退、誘發(fā)老年癡呆癥等疾病。
(1)其中氫元素與氧元素的原子個數(shù)比為___________(填最簡整數(shù)比);
(2)明礬中鋁元素與氫元素的質(zhì)量之比為___________(填最簡整數(shù)比);
(3)某品牌粉條被檢出鋁含量為111毫克/千克,那么該粉條每千克至少加入明礬___________克(精確到小數(shù)點后1位)(明礬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5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四川省2019年秋人教版九年級上冊化學單元質(zhì)量測試試卷(自然界的水) 題型:簡答題
化學用語是國際通用語言,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
用化學用語填空。①2個氮原子______。②6個水分子________。③銨根離子________。④由8個硫原子構(gòu)成的單質(zhì)分子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四川省雅安市2019-2020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將一定量的木炭在盛有32g氧氣的密閉容器中燃燒(氧氣完全反應(yīng)),將生成的氣體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生成50 g沉淀。生成氣體中碳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
A.12% B.24% C.36% D.5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甘肅省平?jīng)鍪?019-2020學年九年級下學期化學專題復(fù)習《金屬材料》選擇題專項練習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guān)金屬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鋼的含碳量比生鐵的含碳量高
B. 防止金屬銹蝕是保護金屬資源的有效途徑
C. 鎂帶在空氣中燃燒,發(fā)出耀眼白光,生成黑色固體
D. 鋁制品不需要涂保護層來防腐蝕,因為常溫下鋁不與氧氣反應(yīng)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