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的變化標志著人類的文明的進步.下列用品材料不是通過化學變化制取的是(  )
A、鐵器B、玻璃器具
C、塑料器具D、石器
考點: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判別
專題:物質的變化與性質
分析:化學變化是指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物理變化是指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本質區(qū)別是否有新物質生成;據(jù)此分析判斷.
解答:解:A、鐵器制取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B、玻璃器具制取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C、塑料器具制取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D、石器制取過程中只是形狀發(fā)生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解答時要分析變化過程中是否有新物質生成,若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若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農(nóng)民在大棚里種植蔬菜,為獲得高產(chǎn)要開“碳吧”,實際上是向大棚內(nèi)補充二氧化碳.具體操作是:把稀硫酸放在塑料桶內(nèi)懸掛在高處,每天向桶內(nèi)加量的碳酸氫銨,碳酸氫銨與硫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水和硫酸銨.回答下列問題:
(1)請寫出反應化學方程式
 

(2)反應容器要用塑料桶做,不能用鐵做,這是因為
 
;
(3)把塑料桶懸掛在高處是因為
 
;
(4)反應生成的硫酸銨在農(nóng)村可用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硝酸銨(NH4NO3)是由銨根離子(NH4+)和硝酸根離子(NO3-)構成的,在農(nóng)業(yè)上可用做化肥.則硝酸銨中NH4+和NO3-中氮元素的化合價分別為( 。
A、+1,-l
B、+2,-2
C、-3,+4
D、-3,+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關于空氣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氮氣約占空氣質量的78%,氧氣約占空氣質量的21%
B、氧氣和氮氣共約占空氣體積的99%,其余的1%主要是二氧化碳
C、將鐘罩放入盛水的水槽中,使紅磷在封閉的鐘罩內(nèi)充分燃燒,最后鐘罩內(nèi)水面上升約五分之一體積,所消耗掉的氣體是氧氣
D、空氣只是人類和動植物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質,再沒有其他用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對分子和原子的比較,合理的是( 。
A、分子質量大,原子質量小
B、分子和原子均呈電中性
C、分子可分為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D、分子之間有間隔,而原子之間沒有間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一個一氧化碳分子和一個二氧化碳分子的質量之比約為(  )
A、1:1B、2:3
C、7:11D、無法求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化學用語表示含義最多的是( 。
A、2O
B、Zn
C、2N2
D、Mg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或加熱高錳酸鉀的方法制取氧氣,其共同點是( 。
A、都是需要加熱
B、都使用二氧化錳做催化劑
C、都發(fā)生了分解反應
D、都生成了兩種物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金秋十月,丹桂飄香,陣陣花香,沁人心脾.花香四溢的現(xiàn)象說明(  )
A、分子是不斷運動的
B、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
C、分子具有一定的質量
D、分子之間有一定的間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