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制品在生活中有著廣泛的用途.如圖是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時要給鐵絲系上一根火柴,其作用是
(2)實驗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3)反應的符號表達式
(4)若將氧氣換成空氣,則化學反應 (填“不能”或“能”)進行,其原因是 .
【考點】氧氣的化學性質(zhì);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電離方程式.
【分析】根據(jù)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原理書寫方程式,以及實驗現(xiàn)象和注意事項分析解答.
【解答】解:(1)給鐵絲系上一根火柴,其作用是升高溫度,達到鐵絲燃燒的著火點,引燃鐵絲;
(2)氣中燃燒的現(xiàn)象是: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放出大量熱;
故答案為: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放出大量熱;
(3)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生成四氧化三鐵,方程式是:3Fe+2O2Fe3O4;
故答案為:3Fe+2O2Fe3O4;
(4)由于鐵的性質(zhì)不是非;顫姡铱諝庵械难鯕庵徽,濃度低,因此鐵絲在空氣中不能燃燒;
故答案為:不能;鐵的性質(zhì)不是非;顫,且空氣中的氧氣只占,故鐵絲在空氣中不能燃燒.
答案:
(1)升高溫度,達到鐵絲燃燒的著火點,引燃鐵絲;
(2)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放出大量熱;
(3)3Fe+2O2Fe3O4;
(4)不能; 空氣中氧氣的濃度太低.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實驗現(xiàn)象描述正確的是( 。
A.高溫條件下木炭還原氧化銅:黑色固體逐漸變成光亮的銅
B.鐵絲在氧氣中燃燒:銀白色固體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熱,生成黑色固體
C.電解水實驗:兩個電極附近產(chǎn)生氣泡,一段時間后,正、負極產(chǎn)生的氣體體積比約為2:1
D.銅片放人硝酸銀溶液中:紫紅色固體表面有銀白色固體產(chǎn)生,溶液由藍色逐漸變?yōu)闊o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N(NO2)3是科學家2011年發(fā)現(xiàn)的一種新型火箭燃料.請計算:
(1)N(NO2)3中氮原子和氧原子的個數(shù)比為 (填最簡比);
(2)N(NO2)3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是 ;
(3)76g N(NO2)3所含的氧元素與 g水中的氧元素質(zhì)量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綠色化學”要求從根本上減少或杜絕污染.下列做法中符合綠色化學理念的是( 。
A.實驗中未說明藥品用量時,取用較多量藥品進行實驗
B.實驗室將廢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C.對廢舊電池作深埋處理,消除其污染
D.化工生產(chǎn)中使原料盡可能地轉(zhuǎn)化為產(chǎn)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同學設計了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裝置如圖.該同學的實驗步驟如下:
①將圖中的集氣瓶水面上方空間分為5等份,并做好標記.
②在帶橡皮塞和導管的燃燒匙內(nèi)裝入紅磷,將導管上的止水夾夾緊,在酒精燈上點燃紅磷,并立即伸入集氣瓶內(nèi),塞緊橡皮塞.
③充分反應后,待集氣瓶冷卻至室溫,打開止水夾.
請回答下列問題:
(1)該實驗中紅磷須 (過量或少量),目的是
(2)步驟②中,紅磷燃燒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3)步驟③中,打開止水夾后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由此可得出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約為,若結果偏低,原因可能是:(根據(jù)題意答出所有的可能)
(4)若裝置不變,將紅磷換成硫粉,該實驗 (填“能”或“不能”)獲得成功,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一般說來,大多數(shù)作物適宜在中性或接近中性的土壤中生長.經(jīng)測定某土壤的pH為5.5,要改良它,應在土壤中施加適量的( 。
A.氫氧化鈉 B.熟石灰 C.食鹽 D.鹽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益陽市某學校研究性學習活動小組的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調(diào)查霧霾產(chǎn)生的原因,并提出可減少霧霾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鼓勵開私家車出行 B.鼓勵使用太陽能熱水器
C.鼓勵用煤火力發(fā)電 D.鼓勵露天焚燒垃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導管內(nèi)有一段紅墨水,試管中盛有適量的冷水,容器的氣密性良好.現(xiàn)往試管中加入下列某種物質(zhì),紅墨水不會移動的是( 。
A.NaOH固體 B.蔗糖 C.濃H2SO4 D.硝酸銨固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