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節(jié)約水、保護水”是每個公民的義務(wù)和責任。
(1)將黃豆大小的金屬鉀放入盛水的燒杯中,生成氫氣;反應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試液中,溶液變紅。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
(2)我國水資源豐富,但分布不均,有些村民用地下水作為生活用水,人們常用______檢驗地下水是硬水還是軟水;
(3)某同學將一包主要原料為檸檬酸(C6H8O7)和小蘇打的汽泡爽粉末倒入玻璃杯中,加入冷水,看到有大量氣泡快速生成,待粉末完全溶解,就得到一杯果味飲料:檸檬酸中碳、氫、氧元素的質(zhì)量比為______;192g檸檬酸中的碳元素的質(zhì)量為______g。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們的生活與化學密切相關(guān),處處充滿著化學知識。
(1)下列食物中,能提供大量維生素的是______(填字母序號)
A 牛奶 B 大米 C 蔬菜 D 食鹽
(2)加鈣牛奶中的“鈣”是指鈣元素、它是人體必需的__(填“常量”或“微量“)元素,身體一旦缺鈣,可能患有的疾病是________(填“骨質(zhì)硫松”或 “貧血”)。
(3)下列物品中,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屬于天然纖維的是______(填字母序號)
A 玻璃鋼電纜橋架 B 棉布圍裙 C 塑料保鮮袋 D 蠶絲被芯
(4)我們常用洗滌劑清洗餐具上的油污,這是因為洗滌劑具有_________功能
(5)生產(chǎn)修正液需要用到鈦白粉(TiO2)、工業(yè)上制取TiO2的方法是:7Cl2+3C+2FeTiO3(鈦酸亞鐵)==2X+2FeCl3+3CO2。請寫出鈦酸根離子化學符號:____________。
(6)氮氧化物(NOx)等氣體破壞人類生存的環(huán)境。汽車尾氣凈化裝置里裝有Pd等過渡元素的催化劑,氣體在催化劑表面吸附與解吸作用的機理如圖所示。
尾氣凈化裝置中發(fā)生的總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該反應中的氧化劑有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興趣小組對某品牌牙膏中的摩擦劑成分及其含量進行以下探究:
(查得資料)
(1)該牙膏摩擦劑由碳酸鈣、氫氧化鋁組成;牙膏中其它成分遇到鹽酸時無氣體產(chǎn)生。
(2)飽和碳酸氫鈉溶液不吸收二氧化碳。
(3)堿石灰的主要成分為氧化鈣和氫氧化鈉。
(設(shè)計實驗)小組同學設(shè)計了如圖所示裝置(圖中夾持儀器略去)測定牙膏樣品中碳酸鈣的含量。
依據(jù)圖示回答下列問題:
(1)B裝置使用分液漏斗的優(yōu)點是_____。
(2)A中氫氧化鈉溶液的作用是_____。
(3)C中觀察到有沉淀產(chǎn)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
(4)實驗過程中需持續(xù)緩緩通入空氣,其作用有_____。
(解釋與結(jié)論)將C中產(chǎn)生沉淀通過_____、洗滌、干燥、稱量,通過計算求得牙膏樣品中碳酸鈣的含量。
(反思與評價)
反思實驗過程,小剛同學提出應采取必要措施,提高測定準確度。他提出的下列各項措施中,不能提高測定準確度的是_____(填字母序號)。
a 在加入鹽酸之前,排凈裝置內(nèi)的CO2氣體
b 放慢滴加鹽酸的速度
c 在A﹣B之間增添盛有濃硫酸的洗氣裝置
d 在B﹣C之間增添盛有飽和碳酸氫鈉溶液的洗氣裝置
(拓展延伸)小亮同學為確定A中溶質(zhì)成分,進行了如表所示實驗:
實驗操作 | 實驗現(xiàn)象 | 實驗結(jié)論 |
(1)、取少量濾液于試管中,加入足量____ | 產(chǎn)生白色沉淀 | 溶質(zhì)主要成分為Na2CO3和NaOH |
(2)、過濾,取少量濾液加入 | 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依據(jù)下列實驗和數(shù)據(jù)回答以下小題。KCl和KNO3的溶解度曲線如下圖所示。
序號 | ① | ② | ③ | ④ | |
固體種類 | KNO3 | KCl | KCl | KCl | |
固體的質(zhì)量/g | 25 | 25 | 25 | 50 | |
溫度/oC | 10 | 10 | 30 | 50 |
【1】①~④所得溶液屬于飽和溶液的是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
【2】下列關(guān)于①~④所得溶液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 溶質(zhì)質(zhì)量:① < ②B. 溶液質(zhì)量: ③ < ④
C. 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② = ③D. ④中溶質(zhì)與溶劑的質(zhì)量比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小組對“化學紅綠燈”實驗感興趣,進行以下實驗,探究溫度和靛藍胭脂紅溶液濃度對變色所需時間的影響。
(查閱資料)靛藍胭脂紅是一種指示劑;向靛藍胭脂紅和氫氧化鈉的混合液(綠色)中,加入葡萄糖,靜置時靛藍胭脂紅與葡萄糖逐步反應,而產(chǎn)物在振蕩時又能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再逐步轉(zhuǎn)化成靛藍胭脂紅。顏色變化可循環(huán)多次,過程如下:
(進行實驗)
在錐形瓶中分別加入表中試劑,充分混合后,溶液為綠色。靜置,觀察并記錄。
實驗序號 | 0.1%靛藍胭脂紅溶液體積 / mL | 2%氫氧化鈉溶液體積/ mL | 18%葡萄糖溶液體積 / mL | 水體積 / mL | 溫度/℃ | 變色時間/s | |||
綠→紅 | 紅→黃 | 合計 | |||||||
① | 10 | 70 | 10 | 10 | 20 | 178 | 81 | 259 | |
② | 10 | 70 | 10 | 10 | 40 | 22 | 21 | 43 | |
③ | 10 | 70 | 10 | 10 | 60 | 6 | 5 | 11 | |
④ | 20 | 70 | 10 | 0 | 40 | 21 | 27 | 48 | |
⑤ | 5 | 70 | 10 | x | 40 | 25 | 5 | 30 |
注:所用溶液的密度均按1 g/mL計。
(解釋與結(jié)論)
(1)靛藍胭脂紅的化學式為C16H8N2Na2O8S2,碳元素與氫元素的質(zhì)量比是______。
(2)實驗⑤中,x =______mL。
(3)實驗①②③的結(jié)論是______。
(4)能證明靛藍胭脂紅溶液濃度對變色所需時間有影響的實驗是______(填序號)。
(反思與評價)
(5)上述實驗循環(huán)多次后,當葡萄糖完全反應后,再經(jīng)充分振蕩、靜置后,溶液顏色最終為______。
(6)除上述實驗探究的因素外,還可能有的影響因素是______(寫出一條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實驗室要從X、銀、銅、鋅四種金屬混合物中分離某貴重金屬.流程如下:
請回答:
(1)氣體Q的化學式為:______;
(2)四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由強到弱的是______;
(3)固體丙中一定含有的金屬是______;
(4)寫出③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圖a是兩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圖b是9號元素的原子結(jié)構(gòu)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圖a“鈉”方框右上角橫線上應填寫NA
B. 氯元素屬于金屬元素
C. 圖b方框橫線上的數(shù)字是9
D. 11號元素與9號元素可以形成化學式為NaF的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鎂在國產(chǎn)大飛機C-919”的制造中大顯身手,小亮在實驗室模擬“海水制鎂”的原理來富集鎂,他將25g氯化鈉和氯化鎂的固體混合物全部溶解于盛有70g水的燒杯中,然后向其中加入63.6g氫氧化鈉溶液至恰好完全反應(圖像如下),過濾,稱量濾液質(zhì)量為147g,求:
(1)圖像中m=_____g。
(2)濾液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分析處理圖表中的信息是學習化學的一種重要方法.
(1)如表是氯化鈉和碳酸鈉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根據(jù)此表回答:
溫度/℃ | 10 | 20 | 30 | 40 | |
溶解度/g | 氯化鈉 | 35.8 | 36.0 | 36.3 | 36.6 |
碳酸鈉 | 12.2 | 21.8 | 39.7 | 53.2 |
①4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_____g.
②碳酸鈉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_____(填“增大”或“減小”).在20℃時,將100g的水加入30g碳酸鈉中,充分攪拌后得到的是_____(填“飽和溶液”或“不飽和溶液”),將上述溶液升溫到30℃,該溶液的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為_____(計算結(jié)果精確到0.1%).
③10℃時,分別配制表中兩種物質(zhì)的飽和溶液,其中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較小的物質(zhì)是_____.
(2)將足量的稀鹽酸加入一定量的鐵、銅混合物中,寫出其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如圖是實驗過程生成氣體或剩余固體的質(zhì)量隨反應時間的變化關(guān)系,其中表示正確的是_____(填標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