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關空氣的說法錯誤的是 ( )
A. 按質量計算,空氣中含有氮氣約78%,氧氣約21% B. 空氣是一種十分重要的天然資源
C. 空氣中各種成分的含量是相對穩(wěn)定的 D. PM2.5是造成空氣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全國百強!2017屆吉林省九年級下學期第二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填充題
下列有關物質性質的描述中屬于物理性質的是( )
①濃鹽酸具有揮發(fā)性,在空氣中形成白霧;②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作干燥劑;③濃硫酸具有脫水性;④硝酸具有氧化性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屆安徽省桐城市九年級第四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填充題
我省皖南山區(qū)盛產(chǎn)毛竹,以毛竹為原料,采用了純氧高溫及氮氣阻隔延時的煅燒新工藝和新技術,燒制竹炭,竹炭天生具有的微孔更細化和蜂窩化,它的吸附能力是木炭的5倍以上,其主要成為是竹炭纖維,竹炭纖維的化學式為(C6H10O5)n.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竹炭纖維在一定條件下,燃燒可生成水和一氧化碳
B. 每個(C6H10O5)n中含有6n個碳原子
C. 竹炭具有凈化空氣的能力
D. 竹炭纖維中C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最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屆甘肅省白銀市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填充題
古代字畫能長期保存,是由于單質碳在常溫下具有( )
A. 穩(wěn)定性 B. 氧化性 C. 還原性 D. 助燃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屆甘肅省白銀市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填充題
只用下列鑒別方法不能把待鑒別的物質區(qū)分開的是
選項 | 待鑒別的物質 | 鑒別方法 |
A | 二氧化碳和氮氣 | 分別向其中伸入燃著的木條,觀察燃燒情況 |
B | 糖水和鹽水 | 用嘗味道的方法區(qū)分 |
C | 過氧化氫溶液和水 | 加二氧化錳,觀察有無氣泡產(chǎn)生 |
D | 氧氣和空氣 | 分別向其中伸入燃著的木條,觀察燃燒情況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首發(fā)]山東省臨沂市2017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探究題
某化學興趣小組進行鐵生銹的實驗探究活動。
[探究一]鐵生銹的條件
(1)該興趣小組將潔凈無銹的鐵釘分別置于上圖所示裝置中,經(jīng)過一段時間觀察______________,(填裝置序號)裝置中出現(xiàn)了明顯的銹跡。
他們的結論:鐵生銹是因為鐵與空氣中的__________等發(fā)生了化學反應。
(2)甲同學提出了疑問:空氣中的氮氣、二氧化碳沒有參與鐵的生銹過程嗎?請設計實驗為甲同學釋疑。_________________,觀察并記錄現(xiàn)象即可證明。
[探究二]影響鐵生銹速率快慢的因素
乙同學說:媽媽常說菜刀沾有鹽水生銹更快。這種說法對嗎?同學廣泛查閱資料。
資料一:導電性強的溶液都可加速鐵的生銹。
資料二:海上航行的輪船在與海水接觸的部分鑲嵌一鋅塊,能有效降低鋼材被腐蝕的速率。
(3)將上述A裝置中的蒸餾水改為下列液體中的_________,可使鐵生銹的速率加快。
a.硫酸鈉溶液 b.無水乙醇 C.蔗糖溶液
(4)一些鐵制品表面覆蓋了某些涂層。不同的涂層被破壞后,鐵生銹的速率不同。你認為下列________涂層破壞后,鐵生銹的速率較快。
a.鍍鋅鐵 b.鍍錫鐵
(5)一些建筑的大門刷上了一層銀白色的金屬,你認為該金屬可能是___________。
a.銀粉 b.銅粉 c.鎂粉
[交流與思考]
(6)寫出一種防止鐵生銹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首發(fā)]山東省臨沂市2017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選擇填充題
下列反應屬于置換反應的是( )
A. 2H2O2H2↑+O2↑ B. H2+CuOCu+H2O C. 3Fe+2O2Fe3O4 D. 2NaOH+CuSO4=Cu(OH)2↓+Na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屆廣西省來賓市九年級上學期期末教學質量調(diào)研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信息分析題
(1)某原子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該原子核內(nèi)有__(填數(shù)字)個質子,若該原子核內(nèi)有10個中子,則該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約為__.
(2)請從給定化合價的、、、、,五種元素中,選擇合適元素,按要求寫出一種金屬氧化物的化學式__.
(3)化學就在我們的身邊,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請用給出的化學知識點解釋下列現(xiàn)象(只填序號):
A.分子的體積很。籅.分子在不斷地運動;C.分子之間有間隙;D.不同物質的分子性質不同.
①墻內(nèi)開花墻外香__;
②變癟的乒乓球放入熱水中逐漸鼓起來__;
③一滴水中大約有1.67×1021個水分子__;
④氧氣用于動植物呼吸,氮氣用作保護氣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屆福建省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探究題
(1)小剛同學在做一定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氯化鈉溶液的配制實驗時,其配制過程如圖所示。試回答下列問題:
①寫出圖中a儀器名稱:_______________。
②圖示實驗中有一處明顯的錯誤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圖示實驗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③小剛同學要配制90 g質量分數(shù)為10%的氯化鈉溶液,應稱取氯化鈉的質量為____g,需要量取水的體積為____mL(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 g/cm3)。
④稱量氯化鈉時,若將氯化鈉放在天平的右盤中,砝碼放在天平的左盤中,并且在稱量過程中使用了游碼,則會使稱取的質量____(填“大于”或“小于”)配制溶液所需的質量。在量取水的體積時,小剛同學俯視讀數(shù),則所配制溶液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shù)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2)在研究酸和堿的化學性質時,某小組同學想證明:稀H2SO4與NaOH溶液混合后,雖然仍為無色溶液,但確實發(fā)生了化學反應。請與他們一起完成實驗方案的設計、實施和評價。
①方案一:測定稀H2SO4與NaOH溶液混合前后的pH(20℃)。測定某NaOH溶液的pH,pH________(填“>”、“<”或“=”)7。將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該NaOH溶液中,混合均勻后測定其pH,pH小于7。
結論:稀H2SO4與NaOH溶液發(fā)生了化學反應,并且___________過量。
②方案二:觀察__________________。(根據(jù)圖示實驗步驟,概括方案要點)
結論:稀H2SO4與NaOH溶液發(fā)生了化學反應,其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
③為了進一步獲取稀H2SO4與NaOH溶液確實發(fā)生了化學反應的證據(jù),依據(jù)中和反應是_____________(填“放熱”、“吸熱”或“無熱量變化”)的反應,采用同溫下的稀H2SO4與NaOH溶液進行實驗,整個實驗中至少需要測定溶液溫度__________次。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