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圖象不能正確反映其變化過程的是( )
A、鎂在裝有空氣的密閉容器內燃燒 | B、電解水生成氣體的體積 | C、濃硫酸長期露置在空氣中 | D、向空氣中部分變質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稀鹽酸 |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解:A、鎂在密閉容器中燃燒質量不變,故正確 B、水通電電解生成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為2:1,故正確.
C、濃硫酸具有吸水性,會吸收空氣中的水蒸氣而變稀,但是溶質質量分數不會是0,故錯誤.
D、變質的氫氧化鈉溶液含有氫氧化鈉和碳酸鈉,加鹽酸會先與氫氧化鈉反應,不會生成氣體,后與碳酸鈉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反應直至碳酸鈉耗盡,故正確;
故選:C.
【考點精析】解答此題的關鍵在于理解電解水實驗的相關知識,掌握電解水的實驗:A.裝置―――水電解器B.電源種類---直流電C.加入硫酸或氫氧化鈉的目的----增強水的導電性D.化學反應:2H2O=== 2H2↑+ O2↑,以及對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的理解,了解①質量守恒定律只適用于化學變化,不適用于物理變化;②不參加反應的物質質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質質量不能計入“總和”中;③要考慮空氣中的物質是否參加反應或物質(如氣體)有無遺漏.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圖象與所對應操作相符的是( )
A.用兩份等質量、等質量分數的過氧化氫溶液制取氧氣
B.向一定質量分數的鹽酸中不斷加水
C.向等質量的鋅片、鐵片中分別加入足量的等質量分數的稀硫酸
D.向一定質量的氯化銅和稀鹽酸的混合溶液中不斷加NaOH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研究小組對自動充氣氣球(示意圖如圖1)進行下列探究. [查閱資料]該氣球充氣原理是:通過擠破液體包,使液體與白色粉末接觸產生二氧化碳氣體,實現氣球自動充氣.
(1)為檢驗氣體是二氧化碳,可選用(填試劑名稱)、
(2)探究一:液體包內溶液酸堿性的探究 室溫時,用pH試紙測得溶液的pH=3,則該溶液呈性.
(3)探究二:白色粉末成分的探究
[猜想與假設]甲同學認為是碳酸鈣;乙同學認為是碳酸鈉;丙同學認為是碳酸氫鈉.
[設計并進行實驗]
將少量白色粉末放入水中攪拌,固體全部溶解,說明甲同學的猜想(填“正確”或“不正確”)、
(4)室溫時,分別向盛有碳酸氫鈉、碳酸鈉和白色粉末樣品的錐形瓶中注入等體積、足量的10%鹽酸(裝置如圖2),記錄如表:
實驗編號 | 錐形瓶內物質 | 最終得到CO2體積/mL | |
名稱 | 質量/g | ||
① | 碳酸氫鈉 | 0、10 | V1 |
② | 碳酸鈉 | 0、10 | V1 |
③ | 白色粉末 | x | V3 |
實驗①的化學方程式為;表中x=;V1 V2(填“>”、“<”或“=”)、
(5)[分析并得出結論] 白色粉末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空氣是人類寶貴的自然資源,下列有關空氣的說法正確的是
A. 液氮用于醫(yī)療手術,因為氮氣可以支持呼吸
B. 稀有氣體在空氣中含量極少,只占空氣體積的0. 03 %
C. 氧氣可用作火箭發(fā)射的燃料
D. 二氧化碳能引起溫室效應,但卻是植物生存必不可少的物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聯(lián)系學過的化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古代“絲綢之路”運輸的商品有絲綢、陶瓷、鐵器等,其中陶瓷屬于(填字母序號)
A.金屬材料
B.無機非金屬材料
C.復合材料
D.有機高分子材料
(2)活性炭能除去冰箱內的異味,這是利用活性炭的性;
(3)碳酸氫鈉(NaHCO3)可用作干粉滅火劑,滅火時,碳酸氫鈉粉未受熱生成碳酸鈉和兩種常見的氧化物,請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其基本反應類型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碳可以與濃硫酸在加熱的條件下發(fā)生如下反應:C+2H2SO4(濃) CO2↑+2X↑+2H2O其中X的化學式為( )
A.O2
B.SO3
C.SO2
D.H2S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