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水是人類最寶貴的資源.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水是由水分子直接構成的.
(2)檢驗地下水是硬水還是軟水,可用的物質是肥皂水.
(3)生活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殺菌的方法是煮沸.
(4)能證明“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實驗是電解水實驗.
(5)海水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的名稱是鈉
(6)寫出水具有的化學性質通電可分解.

分析 (1)根據(jù)水的構成進行分析;
(2)根據(jù)日常生活中用肥皂水來區(qū)分硬水與軟水進行分析;
(3)根據(jù)生活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殺菌的方法是煮沸進行分析;
(4)根據(jù)水通電分解生成氫氣和氧氣,所以該實驗能證明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
進行分析;
(5)根據(jù)海水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進行分析;
(6)根據(jù)化學性質需要發(fā)生化學變化表現(xiàn)出來進行分析.

解答 解:(1)水是水分子由直接構成的;
(2)檢驗地下水是硬水還是軟水,可用的物質是肥皂水;
(3)生活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殺菌的方法是煮沸;
(4)水的電解生成了氫氣和氧氣,說明了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5)海水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鈉元素;
(6)在通電的條件下能分解生成氫氣和氧氣,需要發(fā)生化學變化表現(xiàn),屬于水的化學性質;
故答案為:(1)水分子;(2)肥皂水;(3)煮沸;(4)電解水實驗;(5)鈉;(6)通電可分解.

點評 本題考查了水的有關知識,完成此題,可以依據(jù)已有的知識進行解答.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向一定量的碳酸鉀溶液中緩慢滴加稀鹽酸,并不斷攪拌.隨著鹽酸的加入,溶液中離子數(shù)目也相應地發(fā)生變化.如圖所示,四條曲線與溶液中的離子的對應關系,完全正確的( 。
abcd
ACl-K+CO32-HCO3-
BK+CO32-HCO3-Cl-
CK+CO32-Cl-HCO3-
DK+HCO3-Cl-CO32-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某同學在學完《分子和原子》后,對教材中的實驗進行了如圖所示的改進:
查閱資料:氫氧化鈉是一種白色固體,溶于水時會放出大量熱.根據(jù)圖所示和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1)在小試管中加入2~3g氫氧化鈉固體的作用是固體氫氧化鈉溶于水時能夠放出大量的熱,從而加快氨氣從濃氨水中逸出的速率.
(2)滴入2~3滴濃氨水后,在c處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滴有酚酞試液的試紙由下至上逐漸變紅.
(3)改進后的裝置除操作簡單、現(xiàn)象明顯、藥品用量少、省時等優(yōu)點時,還有一個顯著的優(yōu)點是實驗在封閉體系中進行,不污染環(huán)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化學用語是學習和研究化學的工具,請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題:
(1)用“元素符號”或“化學式”填空:
自然界熔點最低的金屬是Hg
自然界導電性最好的金屬是Ag;
海洋中含量最高的金屬Na.
(2)指出下列化學用語中數(shù)組“2”的含義
2NO3-2個硝酸根離子          Fe2+一個亞鐵離子帶兩個單位正電荷          4H2O一個水分子中含有兩個氫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如圖是初中化學常見的實驗裝置圖,根據(jù)題意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標有字母儀器的名稱:a.長頸漏斗、b.酒精燈.
(2)實驗室選用B作為發(fā)生裝置可制得的氣體是氧氣,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3)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氣體,其發(fā)生裝置選擇A,收集裝置可選擇D(填字母序號).
(4)驗證二氧化碳氣體收集滿的方法是將一根燃著的木條平放在集氣瓶口,木條熄滅,證明滿了.
(5)若選用C裝置收集氧氣,判斷氧氣已經(jīng)收集滿的現(xiàn)象是當大氣泡從集氣瓶口向外冒出時,證明滿了.
(6)某同學檢驗所收集的氧氣發(fā)現(xiàn)不純,請指出造成此結果可能的兩條原因有裝置氣密性不好;未等到有連續(xù)均勻氣泡冒出就收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工業(yè)上利用高溫煅燒石灰石(主要含CaCO3)的方法制取二氧化碳,.即是在高溫條件下使其分解生成氧化鈣(CaO)和二氧化碳.若想制取二氧化碳88t,請計算:需要CaCO3含量為80%的石灰石的質量至少為多少?(雜質不參與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某學;瘜W興趣小組的同學在進行“Na2CO3和NaCl混合物中Na2CO3含量測定”的實驗時,進行了如下探究:

【實驗探究一】
用已知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鹽酸滴加到一定質量的混合物,根據(jù)消耗鹽酸溶液的體積來測定碳酸鈉的含量.其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2CO3+2HCl═2NaCl+H2O+CO2↑.若不用指示劑,判斷反應是否完全的依據(jù)是不再產(chǎn)生氣泡.
【實驗探究二】
將樣品與稀鹽酸反應,測定反應后生成CO2的體積,經(jīng)換算并計算出樣品中Na2CO3的質量.用如圖裝置測定CO2氣體的體積,請分析圖Ⅱ裝置中油層的作用是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使反應前后油層上方氣體壓強和外界大氣壓相同操作方法是打開彈簧夾,移動量氣管,使兩邊液面處于同一水平面.
【實驗探究三】
用如圖Ⅲ所示的裝置測定Na2CO3樣品的純度(樣品中的雜質只有NaCl〕)
小資料:無水CaCl2可作干燥劑,與CO2不反應.
(1)裝置中的“無水CaCl2”的作用是吸收水蒸氣.
(2)若反應前,稱量整個裝置及藥品的總質量為598.6g,其中樣品質量為6g;打開分液漏斗向廣口瓶中加入足量的稀鹽酸,充分反應后,應該進行的操作是打開止水夾用打氣筒自a向裝置中鼓入干燥空氣,然后再第二次稱量整個裝置及藥品的總質量為596.4g
,則該樣品的純度為(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shù))為88.3%(精確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無色混合氣體可能存在水蒸氣、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氫和氫氣,將氣體通過濃硫酸,氣體體積沒有變化,再通過澄清石灰水后,沒有出現(xiàn)渾濁,但氣體體積縮小一半,尾氣導出后能燃燒,燃繞后產(chǎn)生的氣體能使無水硫酸銅變藍,卻不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則該氣體中一定存在HCl、H2,肯定不存在(填分子式)H2O、CO,寫出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OH)2+2HCl═CaCl2+2H2O,CaCO3+HCl=CaCl2+H2O+CO2↑,2CO+O2$\frac{\underline{\;點燃\;}}{\;}$2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1)將甲、乙、丙、丁四種物質放入密閉容器中,充分反應.各物質的化學式及質量變化如下表:
物質
化學式ABCD
反應前質量(g)2810244
反應后質量(g)0692未知
若甲、乙、丙、丁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為14:16:22:9,則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表示為A+3B=2C+2D.
(2)M物質由Cu元素和O元素組成,其相對分子質量為144,且Cu、O元素的質量比為8:1,則M物質的化學式為Cu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