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北京時間2008年9月25日至28日,中國成功實施了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開創(chuàng)了中國航天領域的新紀元.供航天員呼吸“人造空氣”中氮氣含量約占70%,氧氣占20%以上,此外,還有二氧化碳等氣體,非常接近空氣的比例.下列關于氧氣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氧氣能支持燃燒,可作燃料
B.氧氣能跟所有物質發(fā)生氧化反應
C.帶火星的木條一定能在含有氧氣的集氣瓶中復燃
D.水中的生物能依靠微溶于水中的氧氣而生存
【答案】分析:本題考査氧氣的化學性質和物理性質,氧氣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許多物質能與氧氣發(fā)生化學反應,說明了氧氣具有氧化性和助燃性.要注意氧氣本身不能燃燒,不具有可燃性.氧氣在通常狀況下,是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略大,不易溶于水.
解答:解:A、具有可燃性的物質可在氧氣中燃燒,它能支持燃燒而不是氧氣燃燒.故錯誤;
B、氧氣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許多物質能與氧氣發(fā)生化學反應,但不是所有物質,此項錯誤;
C、帶火星的木條能否復燃和氧氣的濃度有關,氧氣濃度低時帶火星的木條不一定能復燃.故錯誤;
D、氧氣的溶解性屬于不易溶于水,水中的生物能依靠微溶于水中的氧氣而生存,故正確.
故選D.
點評:本考點考查了氧氣的化學性質和一部分物理性質,基礎性比較強,氧氣的性質也是中考的重要內容之一,同學們應該加強記憶.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5、北京時間2008年9月25日至28日,中國成功實施了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此次飛行中,航天員翟志剛在太空邁出了第一步,開始了中國人的第一次太空行走,創(chuàng)下了中國航天領域的新紀元.請依據信息回答下列問題:載人航天飛機常用的液體火箭的推進劑主要是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類(偏二甲肼,化學式為C2H8N2),關于偏二甲肼的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6、北京時間2008年9月25日至28日,中國成功實施了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此次飛行中,航天員翟志剛在太空邁出了第一步,開始了中國人的第一次太空行走,創(chuàng)下了中國航天領域的新紀元.請依據信息回答下列問題:科學家們研制了“人造空氣”來供航天員呼吸.這種“人造空氣”中氮氣含量約占70%,氧氣占20%以上,此外,還有二氧化碳等氣體,非常接近空氣的比例.飛船能根據儀器實時監(jiān)測各種氣體含量,并自動調節(jié)各種氣體成分,同時將有毒的氣體過濾掉,始終保證飛船內的空氣適合航天員呼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神舟七號飛船是中國第三個載人航天器,是中國神舟號飛船系列之一,在北京時間2008年9月25日21時10分4秒988毫秒由長征2F火箭發(fā)射升空,標志著我國航天事業(yè)的又一里程碑.金屬過氧化物等可作宇宙飛船或潛水艇中的氧氣再生劑,如:過氧化鈉
(Na2O2)在常溫下能與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氧氣,化學方程式為:2Na2O2+2CO2═2Na2CO3+O2.為了驗證該反應中氧氣的產生,某興趣小組的同學設計了如右圖所示的實驗.
精英家教網
(1)A裝置中所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檢查A裝置的氣密性的方法是:將A裝置中導氣管上的膠皮管用彈簧夾夾住,往長頸漏斗中注入水至液面高出漏斗頸的下端管口,若能觀察到
 
現象,即可證明裝置不漏氣.
(2)表明二氧化碳沒有被過氧化鈉完全吸收的現象是
 

(3)常溫下水也能與Na2O2反應,生成氧氣和氫氧化鈉,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若要檢驗干燥的二氧化碳能否與過氧化鈉反應生成氧氣,以上實驗裝置應如何改進?
(4)某潛水艇上有4人,如果每人每小時消耗的氧氣在某溫度和壓強條件下體積為50L,則該潛水艇中每天需要過氧化鈉多少千克?(已知:在上述溫度和壓強條件下氧氣的密度為1.5g/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北京時間2008年9月25日至28日,中國成功實施了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開創(chuàng)了中國航天領域的新紀元.供航天員呼吸“人造空氣”中氮氣含量約占70%,氧氣占20%以上,此外,還有二氧化碳等氣體,非常接近空氣的比例.下列關于氧氣的說法正確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北京時間2008年9月25日至28日,中國成功實施了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航天員專用的小分子團水具有飲用量少、在人體內儲留時間長、排放量少等特點.航天員一次飲用125mL小分子團水,可維持人體6h正常需水量.下列關于小分子團水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